“身在朱门却不知人间疾苦”
“4000 块都够吃喝了?”
这是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的一个表述,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强烈反对之声如洪水猛兽一般向这位官员涌来,拼命掏钱交各种税费的老百姓对此表示难以理解和接受。
“敢情您老人家月入四千就够花了?有没有点数!”面对质疑,许局长赶忙解释自己原本是说农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 4000 元就算脱贫,可这话刚出口,又引来一片“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指责声。
城乡差距之痛——不能一概而论
许局长原本想表达,一个五口之家在农村月入 4000 元,基本实现温饱,算是脱贫,可这在城市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毕竟大城市消费高、房租贵,4000 块儿连个体面房都租不起,更别提吃穿用度、子女教育、养老保险了,许局长显然忽视了城乡差距,拿脱贫标准去衡量小康生活,难免掉进大而化之的语境陷阱。
这折射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之深,改革开放 40 年,国家早已摆脱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城镇化进程一日千里。可与此同时,城乡发展失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今天的年轻人想留在农村已是难上加难:农活辛苦,收入微薄,前景渺茫,唯有进城打拼,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空心化愈演愈烈。
而在闪耀霓虹的城市,农二代们又面临新的窘境,靠着勤奋努力才谋得一个小蓝领岗位,工资却满足不了大城市的高消费。房租、水电、通勤费压得喘不过气来,加班赶工、午夜梦回时常惦念着出租屋里熟睡的孩子,默默叹息婚姻甜蜜变烦恼。
如果退一步讲,就算回农村生活,4000 块也未必过得宽裕,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分配依然不均,乡村学校大量撤并,老人孩子都得进城求医上学,一笔不小的开销。
城乡收入划等号,本就不科学,农村 4000 元的脱贫标准,放在城市是否够格,本没有可比性,一句没头没脑的论断,难免给官员抹黑,也让百姓觉得寒心,农民工进城务工,为现代化添砖加瓦,付出和贡献有目共睹。可真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福利,现实却举步维艰,“同工同酬”、“城乡待遇平等”听上去很美好,落实起来处处掣肘。
代沟隔阂之困——须用心聆听
平心而论,许局长本意是好的,无非是想强调国家扶贫政策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一番话说得牛头不对马嘴,引发争议也在所难免,这凸显出官员与民众在认知上存在不小的鸿沟,上有所思,下有所盼,彼此若不用心聆听,分歧就会越来越深。
官员往往站在宏观层面看问题,数字、曲线、bar 图表占据他们的视野,工作重心在于如何完成上级指标。他们欣喜于 GDP 连年攀升、人均收入再创新高,殊不知老百姓并不把这当回事。对普通民众而言,柴米油盐才是真命题,收入增长敌不过物价飞涨,攒钱买房望尘莫及,孩子读书深造不敢奢望…这些才是老百姓的痛点、焦点,也是官员容易忽视的盲点。
往深处说,代沟隔阂还反映官民关系的疏远,尽管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力度空前,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明显加强,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顽固,一些干部脱离群众、漠视民意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承载着多少鲜活的人生。官员若只顾埋头做表填报,对民生疾苦熟视无睹,提出的政策再好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年轻人生存之艰——改革任重道远
“4000 块吃喝”事件再次将年轻人的生存困境推到风口浪尖。走出校门,他们就发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竟如此遥远。学贷房贷的重担压在肩上,996 的工作强度让人喘不过气,买房结婚生子的成本节节攀升。生活的重担逼得他们不得不降低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甚至萌生“躺平”的念头。
为什么年轻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无助?根子还是在收入分配不公、行业发展失衡等深层次矛盾上。一边是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另一边是年轻人干一辈子也买不起房的叹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我们不难看出,GDP 的增长并未真正转化为百姓的获得感。财富分配进一步向资本和权力倾斜,而不利于普通劳动者,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机制尚不健全,个税改革、转移支付等调节政策乏力,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经济增长模式正从投资、出口、地产驱动转向创新、消费、服务驱动,前者释放了大量的低端就业,而后者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转型阵痛期,年轻人首当其冲地承担了结构性失业的代价。他们学非所用,起薪偏低,晋升无望,买房无门,改革不彻底,落实不到位,年轻人的前景就会愈发渺茫。
网友辣评
网友一号:给他一个月工资四千五,看他还敢不敢乱说
网友二号:请给他家每个月只发生活费4000元好了
网友三号:不怕骗子骗,就怕骗子有正编!!!
4000 块的温饱线,真的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吗?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钱包何时才能真正鼓起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许局长的一番话虽不中听,却给我们敲响警钟:重视年轻人的诉求,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已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说到这,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身在其位,却不能谋其政。面对年轻人的呐喊,我们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颗悲悯的、理解的心。是什么阻碍了我们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又该如何打破藩篱,让青春不被平庸和世俗裹挟?国之重器,在于青年。年轻人,中国梦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