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首届合作伙伴大会暨光明崇明清水蟹美食节举办以来,光明崇明农场在清水蟹产业持续发力,打响“崇螯”品牌。“崇螯”清水蟹连续7年蝉联“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并首次斩获“最佳口感奖”。这背后是一支相信科学和技术价值的高学历的自主养殖团队,持续多年的坚持与探索,崇明农场一批“新农人”坚守初心,践行“养好每一只蟹”的承诺,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养殖的关键环节。在新设备先行先试方面,该团队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开发自适应水草疏理机,综合节省人工48.5%,确保及时解决高温期的水草治理难题;在新品种培育落地上,选用国家级良种“江海21”并积极参与到科研团队最新的品种培育;在养殖全程管理体系,团队总结了自主养殖的管理体系和光明崇明农场清水蟹的养殖操作规程>
今年大闸蟹产业遭遇7-8月持续极高温、9-10月较高气温等多重不利天气影响,整体表现不如往年,而“崇螯”清水蟹却逆势增长,销售火爆。这背后,是“好蟹不怕晚,品质赢口碑”的信念,也是市场对崇明清水蟹的认可。今年崇明岛的大闸蟹同样受天气影响,最佳育肥温度延后,大闸蟹性成熟比往年延迟了半个月左右。但崇明农场的养殖团队坚持“足斤足两足肥,一平方一只蟹”的精致养殖理念,确保每一只蟹到消费者手中都拥有供应米其林餐厅的品质。
今年,通过“上海味道”平台牵线搭桥,“崇螯”清水蟹和逸彩餐饮首次达成深度合作,成功走进餐饮渠道,为消费者在餐厅用餐时提供了品尝高品质清水蟹的新选择。上海逸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上海三家米其林餐厅主理人的王建朗表示,以前采购的大闸蟹鱼龙混杂,品质波动较大,今年通过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的对接,实地考察了崇明农场,对“崇螯”清水蟹品质信心十足,其精致养殖理念和餐厅用心做好菜、唯品质品牌至上高度契合,符合了米其林坚持的原产地、季节性、健康可持续的优质食材概念。双方迅速建立合作关系,将“崇螯”清水蟹引入米其林星级餐厅。考虑到初次合作对销量预估存在难度,企业采用特定规格产品策略,旨在通过此次尝试进一步了解崇明农场产品优势,为未来深度合作奠定基础。除大闸蟹外,双方在蔬果领域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逸彩对崇明农场培育的番茄非常关注,计划于明年推出礼盒预售活动,提前布局市场>
让市场如此关注的番茄,来自被评为“上海地产番茄优秀生产基地”的“番小囡”番茄产业园持续五年的耕耘。大会上,极具上海本土化特色的“番小囡”品牌发布NFC番茄汁新品。这款番茄汁主打零脂低卡、营养健康,秉持不加水、鲜果冷榨、原味果汁的制作理念,通过非浓缩还原(NFC)技术保留番茄的纯正风味。
上海市瑞华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张健自豪地介绍,这款美味的番茄汁源于优选的7个工艺,精选8分熟以上自然生长的完整果类、全程冷链运输、消毒清洗、低温物理破壁、冷压榨汁、UHT消杀(135度-150度,2-8秒瞬杀菌),最后经过热灌装,使番茄汁的营养成分能更好地让人吸收,口感也更佳。同时,农场打造了莓莓、果果、莎莎三个可爱的IP形象,后续还会继续围绕“番小囡”IP打造品牌整体形象。
世界级生态岛上的“小高巧”产业
清水蟹、番茄、玉米等“小高巧”产业何以在崇明这个世界级生态岛上蓬勃发展?崇明农场发布的绿色低碳白皮书或许能揭晓答案。白皮书分析了农业低碳发展战略和全球新模式,结合自身经验和成果为农业低碳发展提供指引。通过稻田土壤改良等七大行动,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平衡,构建绿色农业循环产业经济体系。今年,崇明农场成功入选上海市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名单,并获得了碳管理体系(EATNS)评定证书。
合作伙伴携手共促“小高巧”产业发展
大会现场,崇明农场向30多位合作伙伴颁发了“卓越贡献奖”“战略合作伙伴”“优秀供应商”等多个奖项,并举行了多项签约仪式,共同助力崇明农场“小高巧”产业发展。在“2025光明崇明农场‘产业攀升、主业利润倍增’经济指标意向签约仪式”上,多家企业与农场签订了意向书,签约金额达5800万元,展现了各界对崇明农场产业发展的信心。同时,“2025光明崇明农场‘小高巧’产业发展联盟创新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上海理工大学产业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光明崇明农场番茄产业联盟、光明崇明农场清水蟹产业基地等多方代表参与签约,标志着各方将在人才培养、产业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崇明农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上海海洋大学卓越农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光明河蟹产业发展研究院揭幕。崇明农场积极发挥“链主”作用,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创新。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同设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及数字渔业养殖基地,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合作打造自动化辅助系统,实现科技赋能。此外,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合作,为农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崇明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陈光荣表示,崇明农场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建设上海海洋大学卓越农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光明河蟹产业研究院,是双方前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落地的具体举措,我们希望能够汇聚双方优势资源,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以全产业链思维共同攻克河蟹产业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加强培育从事水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新农人”,不断推动水产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目前,我们明确了前期挂牌、中期建设以及常态运营的方案和步骤,最终考虑联合申报上海市级的技术工程中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