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很难,坚持很酷。
对于家庭教育亦是如此,成长的过程意味着打破自己再重建,向内求变,向外生长。
糖糖在《别让情绪绑架爱》中说:
家庭教育的主旨并不复杂,但是需要用心体察。如果父母愿意耐心地体察孩子,尝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是啊,父母只要懂孩子,只要改变自己,只要持续觉察,啥事都好说。
可是,改变父母自己这件事,难度堪比登天。
但不改变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父母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就容易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孩子的感受。
尤其是父母在愤怒和悲伤等负情绪时,很难压制对孩子的评判之心,而改变自己成了一个必要但却很艰难的话题。
我知道自己想要改变需要下多大的狠心,需要多少勇气,更需要多少日积月累的努力。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因为痛狠了不得不改变,是因为我娃出问题了,我再不改变我娃就要废了。
改变自己的那些年,我做了很多对自己狠的事。
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我掐也要把自己掐醒。
我不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可是为了能释放掉自己的负情绪,我忍也要逼着自己下楼跑步。从300米到1公里,再到5公里、10公里、15公里,直到完成半马。
这其中吃的苦,是怎么熬下来的,只有我自己的意识知道。
但比起身体上的疼痛,我更无法容忍的是养育之痛。
在我没有成长和改变的那些年,我娃压根不理我,我从他房门经过,他都会骂我在监视和偷窥他。
在骂我时,孩子会用最刻薄的语言,让我去死,说我犯贱才会生下他。
后来孩子越来越叛逆,情绪越来越差,状态也越来越不好,开始两眼无神,开始消极厌世。
往事一幕幕,疼得痛彻心扉。
为什么我会改变那么彻底呢?并不是我因为我厉害,只是因为疼得太狠了,没路可退了。
我只能改变,因为我再不改变,我活不下去,我娃也会彻底废掉。
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有出路。
所以,我选择了颠覆性成长,从固定型思维晋级为成长型妈妈。
我都不敢想小学时的娃都已经反叛我到那程度,要是我没有改变的话,初高中我娃会怎么样?或者说还会有什么更不幸的事情发生?
不敢想,压根不敢想。那是我无法承受的痛苦,我宁可对自己狠一点,我去改变,也不要让我和孩子一起毁灭。
所以,这么些年,我一直是一个很勤奋和励志的妈妈,一直不敢放松学习与迭代自我。
糖糖说:
不做懒父母,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
是的,当年的我没有觉察能力,从来不反思自己,只会怪孩子,只会埋怨命运的不公平,只会用自己的无能愤怒来打骂孩子。
因为孩子是我唯一可以掌控和发泄怒火,而不会反抗我的人。
对于弱小孩子的掌控,不恰恰是为人父母的软弱吗?
把所有的问题都甩锅给孩子,似乎父母就没什么问题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是一种对无助现实的一种逃避。
直到我有了成长型思维后,才会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才会去洞悉自己内心更多的想法,去一点点触碰内心的脆弱,无助与恐惧。
糖糖说:
很多人的内归因,并不是真正的内归因,只是表面现象。
所以,我愿意做个持续成长型的妈妈,看到孩子背后的诉求,看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唯有不断提升认知之后,才能去自动化反应,带着理性和批判性思维,一步步接近真实,接近真相。
成长不是孩子的专利,也是家长的必修课。
因为持续成长,我从一个糟糕妈妈,开始蜕变成我自己。
从一个不读书,不运动,不写作,只会怨天尤人的妈妈,开始切换身份:写作者,写作课老师,家庭教育辅导老师。
先成为自洽的自己,终身成长,才能成为自洽的妈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