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在网店大规模地买书了,尤其是为了凑单这种曲意为讨便宜而买书的倾向,一直在努力地加以摒弃。
今年双十一,因为朋友买书的缘故,又购起了买书的欲望,时刻关注购物车,看到的是书价的涨跌起伏,也看到了书减价的诱惑。
一直放在购物车里的“二十四史”价格直线下跌,跌破了一千元,再次勾住了我的眼睛。
早就想买一套“二十四史”,大概十几年前,我在京东上,还花钱办了一个PLUS用户,得到了大额立减券,大概是1000元减300这一类的,当时就看上了“二十四史”,最后用上券,也在九百元左右,但最终还是被犹豫不决困扰,主要问题是考虑到四大箱,63本,实在没有地方放置这一摞书,加上家里也有了其它版本的前四史,所以,终于没有下单。
后来在遇到想看看原版的历史书的时候,总觉得受到原本资料的掣肘,想购买一套“二十四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买书者买书的最大困扰,还是书的命运问题。
总有一种异样的声音从心底升起,买的书,将来何去何从?
这也是买书者独有的声音。
你买一个手机,买一个电器,买一个家具,从来不会想到它们日后的去向如何。
但买书不同。
买书者总会追问,这些书,你能占有多久?
而网上曝光的买书者收藏的一摞书,最终当成废纸,四处流散,此情此景,总是在买书时袭入心头,让买书时心有余悸。
这种犹豫,也在敲打着买书时的心情。
而这种心态产生的原因,还是总体来说,一种共性的思维,对买书人的本质上的不友好。
你去旅游,你去吃一顿,消费完了,从没有去计较之后的患得患失,而买书偏偏会开始终极追问。
相对而言,买书是一种最极简的消费方式。买了书,你消费完了,阅读完了,但书还在,物质的书本身毫无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讲,购书,是一种没有损耗的消费,反而有所得,有所收益,有所精神的丰润。
但唯有买书人在考究读完的书的未来去向问题,岂不是很奇怪。
其实我们平心而论,对买书总是很苛刻,很吝啬。一个月的汽油费,就可以买来一摞书,从来没有去计较加油时的支出,没有计算本不需要的出行带来的消耗;饕餮一顿,也能够换成一套梦寐以求的书,但是在结账时,甚至连结算金额都佯装视而不见。
但在买书时,却在等待活动,等待降价,而且买了一套书,日后不会再次关注同一本书的价格,很少当它的回头客,而就这么一本书只有一次的购书掂量,却会让我们反复试算平台的最低价格,而在这种反复权衡中,还有一个像大山一样压在心头的终极诘问,这些书将来命运如何?
呜呼,买书之难,买书心理之杂,买书思忖之多,确实超乎了买书所应有的心态。
那天买“二十四史”史,我再次体味到了买书时的纠结。
实际上,这还是整个社会共识里对读书的不友好,连琐着带动了对买书的不友好,从而给我们的心理也产生了如此斤斤计较的买书掂量。
我们的潜意识里,不会把买书作为一种正常的消费习惯,看成是一种像出行、像吃饭等等我们消费过程中都能获得收益的一种活着的常态化行为,总认为吃饭不能省,装摆不能省,但买书可以省,于是,买书成了一种负罪,成了一种额外的另类。
所以,我买书总是偷偷摸摸,在班上捧着一摞书,总觉得干了一件什么不光彩的事情,我收到书后,总是把它遮起来,然后偷偷地带走。
这一次,借用双十一激发起的冲动,加上朋友买书激起的再次涌动的购书欲,终于在立减活动消失前的子夜时间截止点,下单买了“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平装本,原价2280元,双11活动价格优惠,加上各种眼花缭乱的打折、减免,最后的价格是934元,在网上查了一下,网友们曝出的最便宜的价格,也在这么一个价位。
在下单时,还是有几分犹疑,还与朋友商量了一下,他买的一套是精装本,大约十年前买的,也是花了九百五十多元,十年后,还能用这个价格买到同样的书,这坚定了我下单的决心。
过了双十一这一天的二十四点,再回头看“二十四史”的价格,恢复到了一千七百多元的定价,顿时又获得了一次心理安慰。现在看了一下,目前这套书的价格在一千元左右,也不算太贵。
不管自己将来会不会读,但一定的图书的储备,是应对未来自己困惑的一个底气,一个援手。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意思,就是这一种吧。
我希望家里储备多少年的那些旧书,在用到时能够帮我派上用场。
曾经买了一套《斯大林全集》,只花了不到一百元,竖排本,繁体字,看起来非常吃力,多少年捆在一起,堆在书堆里,最近因为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这套全集拿了出来,至少它对于了解苏俄史、乌克兰史都能够提供当时的一种时代氛围。
我想,最理想的读书方式就是这样,平时储备了一些书,看似从来没有翻阅过,就想当于买回了粮食,从来没有消耗过,但有一天这些书被当成了新鲜的食粮,食用过了,那么这些书的高光时刻便瞬间点亮,完成了它们在自己手里的最辉煌的生命迸发,那么,这些书,便成为钢铁炉里的废渣,直到它在另一位读者手里,它又满血复活,具备了价值。
所以,每一次买书,我都会认为“自感很值”,包括这次购买的“二十四史”,值的不仅是它相对便宜的价格,更值的是它可能对我的精神消费有所助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