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你看着不好好写作业的孩子,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孩子却抱怨道:“妈妈,你好啰嗦好烦呐!你越来越像姥姥了。”

这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原来你也曾这样埋怨过你的妈妈,你也曾对妈妈不理解,不体谅,现在却无意中走着妈妈曾走过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我们成为曾经讨厌的样子

精神分析上有一个概念叫投射性认同,是指个体把内在不能接受的自己的一部分、自己所认为的客体特性、自己所渴望的理想化的客体特质投射在互动的另一方上。

这是一种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动机等归因于另一个人或某个群体,同时又感受到被他们控制或影响的感觉。

在心理咨询中许多来访者都曾描述自己曾经最恨的就是父母那种无所不在的控制行为,可是在长大后,自己也变成了很有控制欲的人。

比如一个人从小就坚信婚姻是牢笼,是坟墓这个观点,因此当她在婚姻中处于一种温和幸福的状态时,她总是焦虑不安,她无意识地要做出一些糟糕的行为来激怒另一方,这样她才能回到自己熟悉的安全感当中。

在她内心中,她可能是害怕婚姻变得糟糕,但是她认为婚姻本就是糟糕的,所以采取了她认为“正确”的行为做法,总是及时控制着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她的另一半可能并不能理解,并会认为她故意为之,因此会暴躁、愤怒。

实际上,就是另一半对她形成了投射性认同,她的另一半真的成为了一个大发雷霆、暴躁的伴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曾经讨厌的样子

投射性认同的发生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将其不喜欢、想要摆脱的自体部分或其某种心理需要向外投射。

比如一个在缺少男性力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子,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缺少体验男性对家庭支撑的机会,于是她学会了”女性必须自立自强,自己帮助自己”这样的人生信条。当她长大成人后,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依赖男性、信任男性,或者从男性那里获得帮助的经验,所以在她结婚之后,无意识中她会感觉自己的丈夫是靠不住的,她必须依靠自己努力奋斗来照顾好自己。

第二阶段:是被投射者接收信息和投射者施压的过程,包括言语和情绪的表现,让被投射者在互动中产生真实的压力体验。

妻子可能用很多的行为方式将丈夫无法靠得住这个信息投射到丈夫身上去,比如她努力奋斗,让自己的能力很强;或者丈夫不管做什么,她都觉得不满意,从而削弱丈夫在家庭中的功能;或者当她在生活中遇上困难时,她不相信可以得到来自丈夫的帮助;或者丈夫所取得的成绩她无意识中会否认其价值,等等。

第三阶段:是被投射的一方在压力下做出反应的过程,即按照投射者所期待的方式进行回应。

通过妻子的期待,慢慢地丈夫真的就成为了一个对家庭没有什么帮助的人,于是她就越发感觉到无法依赖丈夫的恐惧,于是也就越加努力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丈夫被再一步削弱,在这个过程中,妻子将她的得不到照顾和帮助的恐惧投射给了丈夫,丈夫在一个能干的妻子面前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当他不管怎么样都无法满足妻子的期待时,于是他放弃了属于自己的部分功能,进而妻子在这个关系中感受到丈夫真的是靠不住的,妻子的预期便成为了现实。

这就完成了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个人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另一个人,他们会像自己一样体验这些情绪。

这种情感的转移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并且可以导致一系列的感觉和行为,例如爱、恨、理想化、贬低、内疚、羞耻或恐惧,就像《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这篇文章说道的,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常 佳

稿件来源:享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