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95年,一趟寻父之旅让我遇见了那位改变我一生的军官。二十年后再相逢,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万千。这段经历,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我叫李明阳,生在四川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87年那会儿,我才刚满八岁,整天跟在娘的屁股后头满村子疯跑。娘叫王秀英,是村里有名的能干女人,虽说是个寡妇,可硬是把我拉扯大,还弄出了个小日子。
记得那时候,我们住的是土坯房,屋顶盖的是茅草。每到下雨天,娘就忙着搬腾盆盆罐罐,接漏水。我最喜欢的,就是躺在门口的竹椅上,听雨打在茅草上的沙沙声,闻着泥土的腥气,感觉整个世界都清新了。
村里人都说我娘命苦,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可我娘从不在我面前提起爹的事。
只是偶尔,我会看到娘半夜里偷偷抹眼泪,那时候我就知道,娘一定是想爹了。
我们村里,像我这样没爹的娃儿不少。村长说,那是因为前些年,村里的后生都去了城里打工。有的一去不回,有的遇了意外。我爹,大概就是遇了意外吧。
我们村的日子过得苦,可也有乐趣。每到赶集的日子,我就跟着娘去镇上。那时候,镇上的供销社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柜台里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糖果、肥皂、铅笔,还有五颜六色的塑料盆。我总是眼巴巴地看着,可娘从来不给我买。她说,咱们得省着花,等我长大了,要送我去县城读书呢。
村里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我帮着娘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放牛、锄地、割草。娘总说我是个懂事的好娃儿,可我知道,娘心里还是惦记着爹。
有天晚上,我听见娘在跟隔壁王大娘说话。娘说,她想带我去成都找爹。我的心砰砰直跳,又是兴奋,又是害怕。我从来没出过远门,成都在我心里,就跟天边似的遥远。
第二天一大早,娘就把我叫醒了。她收拾了一个布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裳,还有一些干粮。我们坐上了去县城的班车,颠簸了好几个小时。
到了县城,我才知道啥叫大开眼界。街上的楼房一眼望不到头,汽车跑得飞快,路边还有卖冰棍的。我央求娘给我买了一根,那冰凉滑腻的味道,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坐火车的时候,我紧张得不得了。娘握着我的手,轻声安慰我。我偷偷看了看娘,发现她的眼圈有点红,心里不由得一阵难过。我知道,娘比我更害怕,可她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火车上挤得要命,到处是背着大包小包的人。我和娘挤在过道里,动都动不了。就在这时,我一个没站稳,一头撞在了一个人身上。我吓得直往后缩,可那人却笑呵呵地摸了摸我的头。
"没事儿,娃儿,撞疼了没?"那是个穿军装的叔叔,声音温和,眼神和蔼。
我摇摇头,躲在娘身后。娘连忙道歉,那军官叔叔却说没关系,还问我们去哪儿。
就这样,我们认识了张志强叔叔。他说他也要回成都,正好可以照应我们。一路上,张叔叔给我讲了不少当兵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
到了成都,我才知道啥叫大城市。街上的霓虹灯五颜六色,马路宽得像条大河,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我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新鲜玩意儿。
可找爹的事儿却不顺利。我们按着娘记得的地址找去,可那里早就变成了一片工地。娘急得直掉眼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我们又碰到了张叔叔。他二话不说,就帮我们打听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有了爹的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按着打听到的地址找去。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既期待又害怕。路上,我看见娘的手一直在发抖,知道她比我还紧张。
我们到了一栋楼前,张叔叔说就是这儿了。我深吸一口气,跟着娘走进去。敲门的时候,我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
门开了,站在门口的是个陌生的叔叔。他看见我们,愣了一下,然后脸色就变了。
"你们是谁?找谁?"他的语气不太友好。
娘颤抖着声音说:"我是王秀英,这是我儿子明阳。我们来找李大山。"
那人的脸色更难看了。他冷冷地说:"李大山不在家,你们走吧。"
就在他要关门的时候,屋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谁啊?"
门又开了,一个穿着花布裙子的阿姨出现在门口。她看了看我们,又看了看那个叔叔,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就是秀英吧?"她轻声问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