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值此十周年之际,新华社联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启动“南水北调通水十周年” 行进式大型融媒体报道。
跟随汩汩南水,解码大国重器,倾听民生故事,见证生态变化,新华社行进式报道团将踏访南水北调重要工程节点和沿线受水区,以接力直播、采访扎记、图片故事、卫星新闻等方式,展开全媒体中英文报道,全景式展现南水北调巨大成就。
“信语南水北调”特开设专栏,为您带来记者们一路探访的系列报道。
敬请关注!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渠首枢纽(无人机照片,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其中北京段全长80公里。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京市供水超106亿立方米,供水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地下水水位连续9年回升,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人。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无人机全景照片,11月14日摄)。“南水”由河北段明渠经北拒马河暗渠进入北京(从左至右)。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资料照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供图)
这是11月9日在京冀交界处拍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竞文 摄
这是11月9日在京冀交界处拍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竞文 摄
这是11月10日在北京市拍摄的团城湖明渠。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这是11月10日在北京市拍摄的团城湖调节池。新华社记者 胡竞文 摄
这是11月9日在京冀交界处拍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竞文 摄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无人机照片,11月14日摄)。“南水”由河北段明渠经北拒马河暗渠进入北京(从左至右)。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是11月9日在京冀交界处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这是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惠南庄泵站(资料照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供图)
这是11月10日在北京市拍摄的南水北调团城湖明渠纪念广场。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无人机照片,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无人机照片,11月14日摄)。“南水”由河北段明渠经北拒马河暗渠进入北京(从下至上)。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是11月10日在北京市拍摄的南水北调团城湖明渠纪念广场。新华社记者 胡竞文 摄
这是11月10日在北京市拍摄的团城湖调节池。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无人机照片,11月14日摄)。“南水”由河北段明渠经北拒马河暗渠进入北京。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是11月9日在北京拍摄的惠南庄泵站厂房内景。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来源:新华社
责编 | 宋 昕
校核 | 李 萌
审核 | 李东海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