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1月17日电 题:石山草色青——广西喀斯特地区科技助农见闻
新华社记者郭轶凡
在位于广西西北部的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民在自家田里、林下种上了牧草。这些经科研人员改良的优质牧草不仅有助于土壤改良、水土涵养,更成了当地百姓的“致富草”。
记者近日乘车前往环江县下南乡一处养牛场,路途中道路两旁的牧草不时掠过车顶,发出沙沙声。
同行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馥平介绍,一般长得较高的牧草底部叶片容易发黄,但这里的改良牧草不管长多高都是通体翠绿,并且表面光滑没有锯齿。
环江县曾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中国科学院对口定点帮扶的县份之一。30年前,曾馥平来到这片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石漠化地区,帮助当地寻找适合的发展模式。
“帮扶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就是产业发展问题。”曾馥平说,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差,石山面积大、可耕地少、水资源利用难,原本田里种植的农作物以玉米、红薯为主,但这些作物遇到洪涝等自然灾害就很难成活,“喀斯特地区降雨分配不均,每到5至8月的雨季,玉米地常常被淹,淹三天玉米减产,淹一周绝收,农民损失很大。”
“20世纪90年代,通往下南乡的路都是极窄的山路,车辆开不进去,村民养猪也运不出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谭支良说,因为牛能慢慢牵着走出山,养牛成为当地不少农户的选择。结合当地养牛传统,经过反复调查实验,科研团队提出替代型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增收,也能治理石漠化难题。
在下南乡波川村环江毛南绿峯种养基地外,田里种满绿油油的牧草。基地负责人谭成语一见到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就熟络地打起招呼,介绍起基地的新变化。
“我现在种了80亩左右的牧草,一年可以割6次,再收购一些村民的牧草,够我养的200头牛吃了。”谭成语介绍,牧草管护轻松,雨季被水淹半个月也能重新长出来。
波川村村委会副主任谭远望介绍,村里的合作社带动400多户村民一起养牛,每年共销售约2000头肉牛,“原来种玉米一年每亩地能赚500元就不错了,现在种草养牛,养一头牛一年能赚3000至3500元,一亩牧草可以养活一两头牛。”
“种玉米一年至少需要翻动土壤两次,不利于水土保持,而牧草种下去最多20年都不用重新栽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克林捡起牧草地里一块苔藓告诉记者,牧草种植属于保护性种植,可以形成生物结皮,固持碳氮,涵养水分,增加土壤二氧化碳浓度。
种草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粪作为有机肥还田……王克林介绍,他们计划帮助环江根据香牛营养需求搭配牧草种植结构,打造肉牛区域公用品牌,构建环江香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
“我现在不仅养牛规模扩大,还在南宁开了快餐店、牛杂店,用牛骨头煮汤,村民养的牛还不够卖。”谭成语说,合作社一起养牛的村民收入都增加了不少,不少人五六年就能在县城买房,日子越来越红火。(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