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CSM | 出品
断想一束 | 栏目
HeyCSM
北京,北京,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1. “去北京试试吧。”
26 岁的阿亮坐在深夜的出租车里,打开手机看了看房东发来的微信:“这套房有人要了,要租赶紧定,不然明天就没了。”
北京五环外的一间 10 平米隔断房,一个月 3000 块。阿亮犹豫了几秒,回了两个字:“定了。”
阿亮并不是第一次来北京,他已经辞了两次职,换了三份工作。每一次,他都告诉自己:“在这儿,能找到机会。”
可是机会在哪里?他也说不清。
- 他嫌老家的公司没有发展,薪资低得让人绝望;
- 他去过杭州,发现全是卷到极致的大厂,自己既进不去,也呆不长;
- 他甚至想过创业,但现实把他打得清醒。
于是,他又回到了北京。因为在他心里,北京是个容得下“不甘心”的地方。
这让人想起一个说法:
“所有低不就的人,都逃不过北京。”
可这到底是北京的魅力,还是他们的命运?
2. 什么是“低不就”?
先说“低不就”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 不满足现状:老家、三线城市的公司,工资低、晋升慢,未来像是一潭死水。
- 高不成目标:互联网大厂、金融投行、知名企业,学历、背景、经验处处不占优势。
- 陷入两难境地:选择低一点吧,心里憋屈;选择高一点吧,又没那个能力。
“低不就”的人,大多处在一个焦灼的阶段:
- 他们曾经有过更高的目标,但一次次被现实打击。
- 他们想要追求更多,但心里又知道自己还不够好。
- 他们对未来不甘,却没有勇气在现状中扎根。
他们是谁?可能就是在北京合租里写代码的程序员;在咖啡馆改稿的兼职设计师;或者某个公司一直“跳槽”的普通职员。
他们的共性是:
- 想要改变,但没有资本;
- 想要更多,但能力配不上野心。
3. 为什么这些人最终都会去北京?
(1)因为北京“容得下不甘心”
北京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它的包容性在于:
- 这里的阶梯很长,既有五环外的租房、兼职,也有望京 SOHO 的高薪白领,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 这里机会的确多,虽然竞争残酷,但相比其他城市,门槛却没那么绝对。
阿亮说:“在老家,35 岁就是‘废人’;在北京,40 岁的人还能换方向。”
这种“可能性”,让无数低不就的人心生希望。
(2)因为北京的生活满足了他们的“对赌心理”
“低不就”的人,其实是一群不甘心的赌徒:
- 他们赌自己的未来,赌环境的机会,赌自己终能熬到出头的一天。
- 而北京这种“资源密度极高+阶层跃迁相对容易”的城市,恰好为这种赌局提供了舞台。
即便失败,他们会想:“至少我努力过。”
而不是“我一辈子呆在原地”。
(3)因为北京能让人暂时忘记“无意义感”
对很多低不就的人来说,真正让人害怕的不是苦,而是那种“日子像流水账”的无意义感。
- 老家小城市,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让他们感到窒息。
- 北京虽然苦,但这里每天的节奏、卷度、信息量让人觉得:至少在努力,至少在往前。
阿亮说:“北京有一种错觉,你会觉得,只要在这里待下去,就会有机会。”
4. 这些低不就的人,最终会怎样?
(1)有人熬出头,也有人逃离
北京的残酷在于,它会让你意识到:
- 你的选择并不稀奇,像你这样的人太多太多。
- 北京给了你机会,但也给了太多代价:房租、卷度、孤独感。
阿亮的上一任室友,在北京待了 5 年,最终还是回了老家。理由很简单:“我觉得这里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2)有人在北京找到了答案,也有人更迷茫
对于低不就的人来说,北京其实是个放大镜:
- 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这里能帮你更快实现;
- 如果你没有目标,这里会让你的迷茫变成更大的焦虑。
5. 所有低不就的人,都逃不过自己的选择
其实,问题并不是“低不就的人去不去北京”,而是:
“低不就的人,是否能和自己的选择和解?”
- 如果你在北京,是不是在用“奔波”掩盖真正的迷茫?
- 如果你不去北京,是不是愿意接受现实的平庸?
- 无论在哪,你是否有一天能告诉自己:我的选择是值得的?
阿亮最后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北京不是答案,但至少它是一个试卷。答完了,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你呢?
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去北京吗?
(文中的阿亮是我,是你,也是北漂的折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