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1010篇原创

好久没去献血了。

记得上次献血还是在2020年4月30日,在献了400cc之后,本来打算回去休息,一个突发的“好消息”打断了这个计划,又回到公司。开车回公司的一路上圆方晕晕乎乎的,不知道是献血的原因,还是因为“好消息”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献血,应该是孩子半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孩子经常生病,经常往医院跑。有一次去医院取药还是什么,看到有献血车,突然心有所感,就萌生了要献血的想法,那还是2013年。

今天这一次献血,也是在医院。前几天从小带我长大的姥姥90多岁,不小心摔了一下(现在康复得还行)。这几天有时间就会去医院陪陪她,今天上午在医院陪她唠了一上午,从医院走的时候看到了献血车,突然心有所感,撸起袖子就上了……

填表,排队,测试,抽血,观察,拿证,整个下来大概花了20多分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走了,还给了一个袋子。袋子里是一袋饼干和一盒纯牛奶。专门打开吃了一块,味道吧……还行。

之前思考过“无偿献血”这个问题。

关于“有偿献血”的弊端,很多国家都踩过坑(有的国家现在还是这样),尤其作为一个河南人,这个问题其实是蛮沉重的。那一段蛮荒时期“有偿献血”所带来的问题,可能要再过20年才会慢慢过去。

因为进行有偿献血,一方面可能会使一些人因为经济利益而隐瞒自己的健康问题,从而增加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与此同时,有偿献血会导致血液买卖形成产业,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组织非法的采血活动,甚至强迫他人卖血,严重侵犯人权和危害公众健康。

不过“无偿献血”,也不是没有其延伸出来的问题。这些年,有不少地区都爆发过“血荒”,可能就是一种体现。

而“血荒”背后,其实还是“无偿献血”的社会参与度不够,而社会参与度不够的背后,是整个链条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按相关法律规定,献血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用血时可以优先或免费用血,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地方不按规定执行,导致献血者及家属无法及时获得用血保障,甚至仍然需要缴纳费用,又或者自己去寻找“供血者”的窘境,这使得献血者的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时间长了就会降低了公众对献血机构的信任度。

而一些关于献血过程中可能感染疾病、献血对身体有害等不实传言,以及个别血站管理不善等负面新闻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献血的看法和态度,使人们对献血产生顾虑。

从圆方自己的体感来说,献血之后的确会有一些疲惫感(也有可能是心理因素),但是并不会比跑个半马要累。在好好的炫了两顿之后,感觉就恢复的差不多了(医生不建议献完血就喝酒)。

而且,在献血之前,会采指尖血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等传染病项目,也相当于是做了一个小体检了。

而圆方之所以选择献血,最最关键的还是因为献血是一种帮助他人、拯救生命的行为。当从采血车下来,当圆方想到这袋血可能会拯救哪一个重症的手术病人时,或许这就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回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