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极大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而作为一名县级医院的耳鼻喉科主任,宋志城认为除了医疗技术,医生的责任与细心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叫随到是对患者的尊重
在淄博市沂源县人民医院,宋志城已从医20多年。一直以来,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在耳鼻喉科,很多看上去不是什么大病,但其实有不少是急症,有的甚至一刻也耽误不得。”宋志城认为,治病救人就得往前赶,有时候多争取一分钟就意味着能够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
2010年的那个春节,宋志城记忆犹新。大年三十,他正准备与家人共享团圆时刻,突然接到了急诊电话。二话不说,宋志城换上衣服就往医院赶。
“当时一家人刚拿起筷子准备吃年夜饭,值班医生打来电话,说有个急性会厌症患者,情况紧急!”宋志城回忆道,他赶到医院时,还不到40岁的患者魏鹏(化名)已经出现呼吸困难、咽痛等情况。
原来,魏鹏在发病前两天出现了咽痛症状。年三十中午喝了一杯白酒后,他出现了咽痛加重、呼吸困难以及憋闷烦躁的症状。家人见状将其送到了沂源县人民医院。
“到我们医院时,患者已经躺不下了。躺下就憋喘加重,甚至有窒息危险。”宋志城介绍,当时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急诊室的抢救设备不全,患者被立即转到手术室。
手术中。
尽管时间没有丝毫耽搁,魏鹏躺到手术台上的那一刻,就出现“翻白眼”的情况。宋志城见状,立即开启手术。20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魏鹏恢复了意识。“可以说,我们是把这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宋志城说,“多耽误一分钟,后果都不堪设想。”
而这,也是他常年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的原因。宋志城相信,作为一名医生,随叫随到是对患者以及患者家人最基本的尊重。
小毛病背后可能有大风险
在耳鼻喉科,除了急症之外,一些看似不大的病同样不可忽视。 宋志城提到了鼻出血,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小病”。其实,有些严重的鼻出血很容易引起大量出血、失血、血尿减少甚至休克等危险情况。
50岁的程辉(化名),在一个多月前出现了鼻子流血的情况。不过,他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没怎么在意。几天后,他出现了鼻腔大量出血的情况。“患者到医院时,已出现喷射状动脉出血,需要紧急进行内镜内镜下手术。”宋志城表示,“如不及时手术,患者很可能因为失血过多导致窒息。”
小病不小。事关健康,患者本人以及医生都应绷起安全弦。“在日常生活中,类似鼻出血这样的常见病,很多人会在简单处理后,不再深究。但是,鼻出血背后往往暗藏危险。”宋志城介绍,鼻出血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早期信号。例如,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较为脆弱,容易发生破裂,鼻出血便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再如,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也可能导致鼻出血反复发作,且难以止血。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手术中。
关注的是人而不仅仅是病
认真可做事,专注得成功。如今,在宋志城的带动下,沂源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科室开展内窥镜手术、显微镜手术等均相当成熟。
每年完成内镜下手术约300例,科室团队在安全前提下,帮助越来越多患者解除了病痛。可以说,在“小小的镜像世界里”,宋志城和他的团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专业技能持续提高,从而得以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手术。
更重要的是,整个医护团队坚持以人为本,在术前认真准备、术中精准细致操作、术后专业护理,并且给予患者全过程“安慰”。“是的,我们须在各类疾患诊疗中,注意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宋志城认为,始终关注患病的人,而不仅仅是患者的病,是医务工作者做好服务的重要基础理念。
手术中。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房孝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