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夏天,居住在上海的贺子珍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由于种种原因,她不能前往北京去见毛主席!所以大多数时候,他都是通过电视机了解毛主席的近况!而最近,每看一次电视,贺子珍就要心疼一次,因为毛主席苍老的速度太快了!所以只要电视上出现毛主席,贺子珍就仔细的观察!可这一看不要紧,她注意到一个细节,毛主席的桌子上摆着一叠卫生纸。当时毛主席正接见外宾,这么重要的场合,摆这么无关紧要的东西干嘛?她的心中浮现出一个不好的想法,随后的一幕更是直接给了她答案。贺子珍急忙给李敏打去电话,让她快去中南海去找毛泽东。不久后李敏证实了她的想法:毛泽东已经病危。作为毛主席曾经的爱人,贺子珍为何只能从电视机里看到毛泽东?她又是如何判断毛泽东病情严重的呢?

英勇女将与革命领袖的爱情

1927年10月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中建立起来的农民武装抵达宁冈茅坪,从此开启了中国革命的井冈山时期。在此之前,袁文才等人都在当地建立了革命队伍,其中袁文才的队伍最壮大,他也是众多农民武装的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外来户”,毛泽东初来乍到,自然要主动亲近当地的“老革命”。两人在大仓村第一次会面后相见恨晚,被彼此的革命热情相互吸引,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以后,毛泽东时常向袁文才介绍全国全世界的革命形势,而袁文才作为东道主,承担起了照料毛泽东生活的责任。当时井冈山的条件实在是艰苦,毛泽东为了完成工作需要到处赶路,不久脚上磨出了大泡。袁文才于心不忍,便委托一位前不久随哥哥参加革命的女青年替他处理日常琐事。这位女青年便是贺子珍,时年18岁。贺子珍乐观开朗,做事风风火火,与她相处总能被她的热情感染,这让毛泽东在艰苦的革命工作中有了一丝慰藉。生活工作趋于安定后,毛泽东便托人下山打听妻子杨开慧的下落。杨开慧在毛泽东的革命生涯早期不离不弃,为他提供了巨大支持,两人的感情极深。然而毛泽东日夜期盼来的却是一个惊天噩耗,帮他打探消息的地下党员吴福寿对他说:“毛委员,你们应该无法再相见了。”之后吴福寿将自己打听到的杨开慧惨遭逮捕、受尽折磨后被杀害的消息告诉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这是反动派放出的假消息,当时杨开慧已经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结合当时许多革命人士家属被害、毛泽东祖坟被挖一事,这则谣言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毛泽东听到这一消息仿佛如遭雷击,内心瞬间崩溃,旋即生了一场大病。这可急坏了袁文才,他把毛泽东安排进离自己家不远的八角楼养病,照料毛泽东生活的担子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贺子珍身上。从此以后,两人从时常见面变成了朝夕相处。毛泽东从悲痛中走出来后便重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俩人天天一起挖野菜做饭,闲暇时毛泽东常常给贺子珍讲杨开慧的故事。1928年2月,他们一同来到象山庵做社会调查,数日的工作内容在两人的整理下汇集成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这便是著名的《井冈山调查》。从毛泽东身上,贺子珍看到了他对感情的忠贞和对革命工作的坚定。而毛泽东也发现,贺子珍这个小姑娘处事大大咧咧,内心却也温柔细腻。久而久之,两人对彼此暗生情愫,但却没有捅破那一层窗户纸!就在这时,推一把的人出现了。当时除了袁文才之外,井冈山一带还有许多人各自拉起了革命队伍,其中有一支革命力量的负责人叫王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初入井冈山时,王佐对他是抱有警惕态度的,在他看来,毛泽东或许来胡乱折腾一番就走了,不值得把革命事业托付给他。可相处一段时间以后,王佐才发现这个湖南伢子是一心一意干革命,于是警惕变成了担忧,他怕有一天毛泽东会走,他想把他留下来。苦思冥想之后,王佐想到了一条万全之策:让毛泽东做个井冈山女婿。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袁文才,而袁文才自然乐见其成,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促成了这一对革命婚姻。1928年5月28日,毛泽东与贺子珍在象山庵举行了婚礼,受到了从共产党众领导人到井冈山老百姓的一致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质生活贫困,但精神生活极为富裕。”多年后贺子珍回忆这段生活,仍忍不住感慨。贺子珍见证了井冈山会师的辉煌时刻,也陪伴毛泽东经历了长期被打压的灰暗时光。除了在工作、生活上对毛泽东提供支持,贺子珍自己也成长为了优秀的革命战士。作为我党井冈山时期发展的第一个女性党员,贺子珍曾担任湘赣边特委机关秘书、红四军机要科科长等职务。1931年4月21日,毛泽东最终获知了杨开慧牺牲的准确时间:1930年11月14日。反动派没有消灭他,党内左倾势力没有打垮他,但发妻的牺牲却使他悲愤欲绝。随后的两天时间里,毛泽东水米未进,他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对贺子珍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丈夫对另一个女人的追思没有使贺子珍不满,她所看到的只有两个无畏的革命战士,一个牺牲,成为了革命的启明星;另一个还在奋斗,需要自己的陪伴。在贺子珍的照料下,毛泽东两次走出另一位妻子亡故的阴霾。1934年,在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下,党和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受重创,井冈山已经不再是牢不可破的中央根据地,整体转移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长征开始后,贺子珍才发现自己怀孕了。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这可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但是回头路已经没了,贺子珍只能硬撑下去。随着贺子珍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环境越来越恶劣,红军多次想要对她进行特殊照顾。但她可是毛泽东的妻子,对于这些好意帮助她一概拒绝。不仅如此,她还承担起了红军战士们的食宿工作,一路上忙前忙后。1935年,贺子珍终于临产了。前方是焦急赶路的队伍,后面是紧追不舍的敌军,不远处敌机航弹的爆鸣频频传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贺子珍在一位贵州老乡的棚子里完成了生产,新生的女儿还未及看一眼便被匆匆抱走了。不久后,队伍在贵州五排里扎营,天空中突然传来敌机的轰鸣声,千钧一发之际,她转头看见马路上还有伤员没来得及隐蔽。于是奋不顾身地冲出掩体抢救伤员,幸亏同行的战士手疾眼快,将贺子珍和伤员迅速拉到掩体里。敌机稍一远离,贺子珍再次跳出掩体,想要安顿其他伤员,怎料敌机这是引蛇出洞,飞出几公里后再次折返。这次贺子珍没有那么幸运了。硝烟散去后,战士们找到了她:血流一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身上布满了弹片击穿的伤口。医生进行救治时没有麻药,她在手术中疼得醒了过来,人们只能按住她的胳膊强行手术。最终她的命保住了,但是身上仍有17枚弹片暂时无法取出,而且需要长期卧床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不想因自己一人的伤情拖累红军,对毛泽东说:“把我留下吧……”两人都知道那会有怎样的后果,要么因缺医少药死在老乡家里,要么被敌人捉去残害至死。毛泽东背过头去,拭干了眼角的泪水,转身叮嘱医生:“照顾好她,抬也要抬过去!”随后便回到队伍中。此刻毛泽东也想陪在妻子身边,只是他不光要照料贺子珍一人,还要照料几万人的红军队伍。三个月后,出乎所有人预料,贺子珍已经康复到可以骑马行军了。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好消息,万里长征的目的地陕北,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渐行渐远的革命伉俪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踏入吴起镇,这意味着从此以后中共中央得以在新家安顿下来。贺子珍憧憬着与毛泽东的新生活,然而她还没有意识到,她与毛泽东的感情正在逐渐走向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陕北,毛泽东需要为新一阶段的革命做打算,并且陕北的内外环境同样恶劣,他工作繁忙,与贺子珍聚少离多。而得知共产党在陕北落脚后,一大批进步人士慕名而来,围绕在毛泽东身边的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这段时间的贺子珍更多的是在家里料理家务,渐渐地她感觉两人没有了共同语言。有时她向毛泽东倾诉自己的想法,但毛泽东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对她的话一笑而过。贺子珍毕竟是一名女性,一旦内心敏感的部分被触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情绪,不安、不满一起涌上心头。曾经携手渡过无数难关的革命伉俪,渐渐开始因为种种琐事争吵不断,敞开心扉的交流越来越少。1937年1月起,美国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女翻译吴光伟一行人在宋庆龄的引荐下,来到延安对中共领导人进行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沫特莱是中国的老朋友,从1929年就开始在中国进行采访,与宋庆龄、鲁迅、丁玲等中国名家关系很好,西方社会也十分期待从她的报道中了解中国。此时的中国共产党早已被反动派妖魔化,亟需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正面形象,争取支持,因而史沫特莱的到访无疑是一件好事。但这件好事却成为了毛泽东、贺子珍感情彻底破裂的导火索。史沫特莱是美国人,对拥抱、亲吻等西方社交礼仪习以为常。在与中共领导人的交际中,往往也保持着这些习惯。这让很多延安妇女非常不满,贺子珍也不例外。另一位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对史沫特莱作出评价:她不仅反对男性压迫女性,也反对女性压迫男性。在史沫特莱看来,中共领导人哪里都好,只有一点让她难以忍受:领导人们对夫人的话很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随后的时间里,史沫特莱、吴光伟一行还在延安大力推行一项新的社交活动——交谊舞。众所周知,交谊舞会使人产生基础的肢体接触,在那时的中国妇女眼中,这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不满、矛盾的积累,终究使得贺子珍彻底爆发了!再加上贺子珍当时由于旧伤复发和自身知识的不足,贺子珍下定决心离开延安!此后贺子珍先后辗转西安、兰州等地。原本她还计划前往上海,从那里转道莫斯科,结果正赶上淞沪会战爆发,差点被卷入战场。对于贺子珍的离开,毛泽东曾百般劝阻,但无奈贺子珍心意已决。从西安飞往兰州时,她收到了毛泽东托人带来的手帕等礼物。她知道毛泽东这是想与她重归于好,因而将礼物悉数送回。毛泽东收到退回的礼物时,只见手帕上写着四个大字:就此诀别。后来的事实证明,贺子珍此时还是一时的负气之举,然而手帕上的字却让毛泽东彻底伤了心!而此后事情的发展,彻底超出了贺子珍的预料和想象!

以后就是同志了

贺子珍走时,肚子里已经有了他们的小儿子,平静下来以后,她觉得在苏联生下孩子,顺便完成学业后就可以回国与毛泽东团聚。直到后来,毛泽东再婚,贺子珍仍然以为还有回旋的余地。她给毛泽东寄去了一封信,随信还附有自己在苏联拍的相片。然而信寄出后却石沉大海,毛泽东没有回复任何消息。直到1939年周恩来因病前往苏联治疗,才带来了毛泽东的回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的内容很简单:我一切都好,勿念,以后就是同志了。至此贺子珍才接受了这段感情已经结束的事实,而新生的孩子也患上急性肺炎夭折了。因为伤心过度,她生了一场大病。正如心中写的那样,毛泽东虽然与她感情破裂,但还是将她视为革命同志和孩子的母亲。为了帮助她走出心中的阴霾,毛泽东将他们的孩子李敏(原名毛娇娇)送去莫斯科陪伴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孩子毛岸英、毛岸青赴苏联学习,毛泽东也叮嘱他们多陪陪子珍妈妈。在三个孩子的陪伴下,贺子珍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开朗。就在生活重现希望时,厄运再次降临到贺子珍身上。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550万兵力,分三路闪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随着战争的进行,苏联生活物资告急,贺子珍和三个孩子的日常温饱变得困难起来。而此时李敏又患上了肺炎,由于缺少药品,医院一直拖着不给她治疗。贺子珍苦苦哀求医生,但医生也无可奈何。贺子珍的性格冲动,与医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导致医生和政府部门都认为她有精神病,将她关进了精神病院。她在精神病院里一呆就是6年。直到1947年,在王稼祥等人的救助下,贺子珍才得以出院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国后贺子珍在哈尔滨短暂逗留了一段时间,之后终其一生都居住在上海。1948年贺子珍和李敏各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贺子珍在信中叙述了自己近日所做的革命工作,并表达了她对毛泽东一直提供照料的感谢。毛泽东依旧没有回复,只是将李敏接到了自己身边。从此李敏时常在两人的住处奔走,成了他们之间的传话筒。1950年,消灭反动势力和外部侵略的工作已经大致完成,毛泽东这才给贺子珍寄去了自己的信,信的内容依旧很简单,告诉她娇娇很好,保重身体,关注社会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很少回信,但毛泽东没有忘记这位特殊的“同志”。从回国后,贺子珍的身体每况愈下,而她又有抽烟的习惯,毛泽东总是通过李敏之口提醒贺子珍戒烟。每回李敏到上海之前,毛泽东总让她捎一些时令蔬菜或生活用品给她。李敏告诉毛泽东,贺子珍常常用收音机听他的声音,把收音机都听坏了。毛泽东就拿出自己多年舍不得花的稿费,买了一台国内最好的收音机给她。1958年,贺子珍回到江西老家休养,但病情越来越严重,江西省委不得不将这一情况上报中央。得知贺子珍的病情不容乐观,毛泽东在李敏面前潸然泪下,这回他终于写了一封长信,连带自己刚打开的一条烟,让李敏交给她。收到信和礼物,贺子珍高兴极了,让医生手足无措的病情居然好转了起来。1959年7月,贺子珍的好友突然把她带到庐山,并且不告诉她此行的目的。直到见到毛泽东居住的别墅,她才知道时隔22年后,两人终于得以相见了。此时庐山会议正在进行,毛泽东突然想到贺子珍也在江西养病,这才让人把她接来。由于当时庐山会议是秘密进行的,所以贺子珍的朋友不得不隐瞒带她来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单独相处的时间有一个多小时,至于他们具体讨论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有人询问毛泽东时,他也只说:“不行了,脑子坏了,答非所问。”之后他托付时任上海市长陈毅,用他的稿费填补贺子珍的生活开销。陈毅则宽慰道,整个上海市还养不活一个人嘛?贺子珍没有给上海添麻烦,1950年她就因旧伤被评为残疾,但从来没有领取过她应得的抚恤金。1972年毛泽东给她寄去8000元钱,这是他一生所赚稿费的很大一部分。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将钱送到时,她只是说现在不需要,等需要了再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这8000元她只取了一半用来治病、生活,剩下的一半一直没有用上,最后捐给了上海市委。1976年,电视机已经初步普及,当时国内有30多家电视台,北京市平均每三个人就拥有一台电视,这个新鲜事物使人们的娱乐方式和信息渠道发生了巨大改变。毛泽东对这个新事物很感兴趣,同时他再一次想起了贺子珍。当年一台电视机被送到了贺子珍在上海的家中,这是毛泽东送给她的礼物。对这台电视机,贺子珍爱不释手,从此她不但可以听到毛泽东的声音,还能看到毛泽东的影像了。但电视中的毛泽东,却一次次地让贺子珍揪心。1972年初陈毅元帅去世,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快80岁了,受到老战友离世的打击后,他的身体便江河日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毛泽东接受了白内障手术,身体更加虚弱,在公共场合露面的次数少了起来,只有重要外宾来访时,人们才能见到他的身影。每次出镜,他都比之前要老一点。这一切,贺子珍全都看在眼里。1976年5月27日,毛泽东会见了时任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此时镜头下的毛泽东已经不太能活动。他坐在沙发上,头不由自主地向上仰着,嘴里说的什么只剩下侄女王海容还能勉强听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晚年除了这些所有人都看得到的情形,贺子珍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毛泽东身旁的桌子上放着一叠卫生纸,影像中有人为他擦嘴的画面一闪而过。即使行动不便、口齿不清也只是代表毛泽东的衰老,但嘴角不自主地流涎却表明他病的不轻!想到这里贺子珍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她立即拿起电话打给李敏,让她去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李敏听了母亲的话也不敢耽搁,立刻跑去打听父亲现在的所在。不出所料,毛泽东已经病重住进了医院。见到女儿,已经神智不太清醒的毛泽东打起了一丝精神,他含含糊糊地问李敏:“娃娃,今年多大了?”“40了。”随后他又说了些什么,但已经没人听得懂了。他只得缓缓伸出一只手,在空中握成了一个圆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与病魔作了最后几个月的斗争,还是没能再一次站起来。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起初李敏没明白父亲给她比划的圆圈是什么意思,经过朋友提醒,她终于明白过来,那个圆圈代表的是桂圆。而桂圆就是贺子珍用过的名字。其实数十年来,二人见面的次数虽然寥寥,但不得不说的是,他们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依旧惦记着对方,而这份情谊不论何时,都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