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贸电子董事长向记者介绍公司发展情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摄
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专注电子产品“智”造,让上海威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贸电子)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取得了稳步增长。
公司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整体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2%;同时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30.50%,维持在较高水平。
威贸电子董事长周豪良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公司整体经营生产情况良好,在手的订单也非常充裕。我们同时储备了很多新的项目,对今后三年的布局也是非常完善的。”
周豪良指出,公司在家电、汽车、工业自动化等主要领域都有新的建树,智能家电、汽车等行业规模非常庞大,公司在行业中深耕多年,后续将继续发挥优势,积极拓展新业务,预计未来在这些行业公司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北交所实施注册制后,上海第一家上市公司
威贸电子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工业连接方案集成制造商。公司于2015年8月登陆新三板市场,并于2022年2月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北交所注册制后,全国第三家、上海第一家上市公司。
威贸电子董事长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摄
周豪良表示,公司上市后,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募投项目的建成也让公司产能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公司投入了一批新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并且不断推进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数字化。通过引进一系列配套的软硬件,对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
此外,借助全自动生产线、数字看板、智能仓储等,公司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公司近几年推行的组件化策略,也使公司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都得到了提升。
“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投资并购的可能,同时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拓展主营业务。”周豪良说。
周豪良对记者表示,公司非常重视股东的权益,用权益分派来回馈投资者的支持。近几年一直保持了现金分红,公司上市以来进行过一轮回购,回购股份用于员工股权激励。参与这一次股权激励的有很多是一线关键岗位的员工,通过股权激励提升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威贸电子董事长与分析师交流。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摄
华源证券北交所首席分析师赵昊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威贸电子在北交所上市以来的2年多时间稳步踏实前行,收入、利润、经营性现金流等核心指标都在稳步增长。
展望未来,威贸电子在拓展主营业务的同时,做好内生增长,并利用好资本市场工具,找寻合适的外延并购机会。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威贸电子一直在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公司多次向当地社区和乡村振兴扶贫活动等捐款捐物,受捐助群体包括社区养老中心、贫困大学生、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项目帮扶对象等。
引入新质生产力,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技术和研发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20.3万元,同比增长14.5%,研发费用率为5.4%,较去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持续增长也表现出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始终以产品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
赵昊表示,公司上市以来持续保持5%以上的研发投入以及年均10%以上增长的研发费用支出,坚持研发创新,显示出威贸电子对研发的重视。
要成为智能化的工业连接控制方案集成制造商,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打造势在必行。公司从工艺优化和精益生产、自动化的优化和信息化集成规划等多方面进行了升级,通过引入一系列的智能管理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产品在生产控制、加工制造、物流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集成化,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
在日益强调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行业背景下,威贸电子前瞻性地从德国定制引入了国内首台应用于汽车行业的定制IDC刺破式连接器线束自动生产流水线。
这条生产线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的特点,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它通过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成功节省了超过40位人工,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流水线上配备的先进质量检测模块,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并自动筛选出不合格产品,确保不良品不会流入市场。
威贸电子董事长向记者介绍公司主要产品。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摄
凭借这条流水线的高效运作,公司在该项目上的业务连续两年实现了大幅增长,也使威贸电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展现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为企业的飞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周豪良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为威贸电子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威贸电子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威贸电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仅具备关于电子组件产品的多项核心技术,同时还积极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创新研发。这种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为威贸电子的持续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威贸电子公司大楼。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摄
在开拓新兴领域方面,公司在持续拓展飞行汽车、机器人等业务。工业机器人方面,公司目前的线束组件项目主要应用于协作机器人,该类机器人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飞行汽车方面,公司与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合作的项目处于小批量试产阶段,后续预计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进度推进量产交付。同时也在净水环保、医疗设备等领域挖掘更多潜在项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晓翀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