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投身革命,颠沛流离,与亲人聚少散多。1937年年初,毛主席在延安与斯诺的夫人海伦.斯诺谈话时,曾经感慨万分地回忆起自己31岁那年,,即1924年前后,在上海度过的一段时光。这时候,已经成为党的领袖的毛主席,动情地把这一段时光称为自己一生中度过的“最安定、最富有家庭生活气息的日子。”毛主席深挚的情感中,透露出对这一段日子无限的思恋,让人禁不住闻之动容。

这段时间,在毛泽东的早期革命生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923年年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大”,刚刚到了而立之年的毛泽东,在党的三大一次会议上,成为只有5人组成的中央局成员之一,并且担任中央局秘书,协助处理党中央的日常工作。那时候,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共产党人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毛泽东还担任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委、组织部秘书、文书科主任等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3年初,毛主席离开湖南,与家人别离,先到上海参加了中共的“三大”,后又到广州参加了国民党的“一大”。1924年2月,他再次回到上海,居住在慕尔鸣路(今茂名路)甲秀里7号(现威海路583弄云兰坊7号)

毛主席的这次远行,平添了心头的离愁别绪。他写下了著名的《贺新郎 .别友》一词,把别离时刻的心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既有缠绵的情丝,也充满着刚劲昂扬的革命精神。在上海的工作繁忙而充实,但仍然无法排解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到了这一年的端午节前后,杨开慧离开了湖南的清水塘的家,带着她的母亲以及两岁多的毛岸英、刚刚出生不久的毛岸青来到了上海,毛主席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团圆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上海的住处,与他每天工作的地方大约只有两里多路,这个幸福的五口之家,沉浸在团聚带来的温馨幸福之中。毛主席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工作的地方,一点也不感到奔波的辛劳。家中有老有小,和和美美的日子,对于平常人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革命者的生涯中,这样的每一天,都显得弥足珍贵。杨开慧在这里相夫教子,感受着在家庭生活的无限快乐。她除了帮助毛主席办报、收集资料、开展宣传工作和妇女工作外,还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上海分部的聘请,到工人夜校讲课。有时候,毛主席有了空闲时间,就抱着大儿子岸英去课堂上听夫人讲课。在那些日子里,这个家庭有多少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啊。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毛主席因为身体原因,决定离开上海,回到家乡养病,当年年底,他就带着家人回到了湖南韶山。

这段后来被毛主席称为“最安定、最富有家庭生活气息的日子”非常短暂,仔细算下来,仅仅只有半年多的时间。过了许多年之后,毛主席在跟人回忆起这段时光时,字里行间依然包含着浓浓的情思。普通人身边的看似寻常的天伦之乐,在伟大的人民领袖那里,居然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牺牲,怎能不令人深切感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今天,当人们来到上海的甲秀里毛主席旧居参观时,会看到这番话已经被镌刻在故居上:“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最安定、最有家庭生活气息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