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8日讯“无论从前期筹备到活动现场的组织协调,还是从嘉宾全程接待到论坛服务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他们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增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人文合作交流;他们务实高效的工作态度,为论坛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日,一封来自青岛市妇联的感谢信送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师生手中。2024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派出宋姝娴等师生参与论坛的外事翻译与服务工作,志愿者们专业的外事服务工作为论坛的成功举办贡献了一份力量,得到了主办方的高度认可
多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秉承“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响应青岛市社会发展需求,为青岛市国际化发展提供专业化语言服务与高素质外语人才支撑,助力青岛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为青岛市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贡献着石大人的智慧与力量。
参与涉外志愿服务,向世界展现青岛“国际范”
早在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参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就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小浪花”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涉外志愿服务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特意发来感谢信,对师生在会务保障、接待来访、翻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表示感谢。
不论是冬奥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合组织“三会一展”、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等大型外事活动还是国际学术会议、外国专家来访等活动现场,都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校友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同声传译、外宾接待、媒体对接、嘉宾引导......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的语言水平,让世界感受青岛之美,向世界传递石大力量。
英语语言文学系宋姝娴老师多次参与市、区涉外志愿服务工作,在2024年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期间担任阿联酋代表团的联络人。根据阿联酋驻华使馆副大使阿米娜·哈马迪女士带有一岁宝宝同行的情况,宋姝娴在做好语言服务的同时,充分考虑嘉宾需求,与酒店沟通安排幼儿餐饮等细节,确保嘉宾顺利参与论坛各项活动,积极协助嘉宾与青岛市、黄岛区妇联的沟通合作,促成阿联酋大使馆与黄岛区妇联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肖潇、魏有为、王娜是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毕业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作为青岛中冶东方翻译中心的翻译人员参与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的翻译工作。从项目的前期建设与验收到后期的场馆赛道维护、媒体对接、专家陪同以及赛事翻译,他们全程见证并参与了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也向世界展示了来自青岛翻译人员专业的工作素质和良好的工作能力。
“参与这样的大型赛事,不仅需要专业的翻译水平,还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学校培养的综合翻译素养和能力,为我们毕业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魏有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近5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先后组织外国语学院的1400多名师生投身到青岛市外事服务翻译工作中,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广泛赞誉。青岛市外事部门曾高度评价道:“伴随着青岛市国际化程度的推进,近年来承办了很多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大的会议和论坛,服务保障工作筹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总是可以尽锐出战、担当作为,师生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技能,为参会国家和我市加强地方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做出了突出贡献,展现了青岛风采!”
搭建涉外交流平台,扩大青岛对外开放“朋友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精心搭建了一个集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和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设立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创新实践基地、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国际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东盟中心实践教学基地、俄罗斯别尔戈罗德联合培养基地等一系列实践基地,以及与中国—上合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冶东方翻译中心等单位的深度合作,该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也为青岛加强对外交流、推进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语言支持。
2020年6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委会联合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合国家能源人文研究中心”,围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和智库研究等方面与上合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为上合示范区发展提供人才、语言翻译及智库服务。
“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外国语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示范区的建设与服务,我们感到特别荣幸,中心也将继续发挥在语言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为青岛市与上合组织国家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中心负责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大满教授表示。
2022年,外国语学院申报的“国际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这是石大获批的首个省级智库平台,致力于开展国际舆情治理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语言健康智慧、能源语言服务等方面的研究。
中心负责人毛浩然教授提交的“尽快构建重点城市军民校企融合的战时应急能源保障体系”智库专报,创新性地提出军民校企深度融合的统一战线模式,为青岛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该研究成果已被教育部采用上报。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一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用语言沟通世界,积极助推青岛市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依托山东省与“一带一路”俄语区国家交流合作研究中心,结合学校与“一带一路”俄语区国家能源高校合作的优势与特色,推动青岛市与相关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先后与彼尔姆国立科研理工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开展合作交流,积极协助俄罗斯国立财政金融大学附属中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中学开展“莫斯科遇见青岛——中俄中学生文化教育交流”等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助推青岛市大中小学与俄罗斯教育机构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教授表示:“未来,我们将通过推动国际传播、参与国际组织合作和国别区域研究,深化军民校企融合,在人才核心竞争力培养方面落地见效,共同为青岛的国际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展多语种语言服务,向社会传递“人文情”
《Культура Циндао》 (文化青岛)、《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多语绘本》《康有为与青岛》《青岛旅游(俄语版)》《崂山道士》......
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一无二的“山海”特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多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师加强对青岛市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挖掘与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编撰成多语种书籍,积极讲好中国故事,助力青岛打造利于对外传播的城市文化品牌。“书籍的编纂过程,也是对青岛人文历史的研究与梳理”,《康有为与青岛》一书主编范靓副教授希望通过对青岛文化多语种展示,向世界展现青岛浓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魅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还积极发挥语言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向社会传递石大的人文关怀。已有14年传承的外语小队项目通过线上课程帮助青岛等地区儿童提升英语口语水平,提高学生的国际素养,近两年面向全国线上授课受益儿童达8000余人次,团队活动曾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报道,并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此外,该校积极投身于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项目,组织了一支由外语专业师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致力于为自闭症儿童提供语言康复和社交技能培训,帮助自闭症儿童逐步克服语言障碍,提升社交能力,为自闭症儿童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石大外语角”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直打造的外语文化品牌活动,不仅吸引了校内师生的积极参与,还走出校园,走进全市多所中小学,惠及了全市超过25000名公众。参加“石大外语角”成了青岛西海岸第一中学学生第二课堂的“必修课”,一有时间同学们就来到学校参与活动,“通过参加外语角,有机会全程用英语交流,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水平,还跟老师、外教学习到了很多国外的文化与习俗,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西海岸一中学生每次参加完活动都收获满满。
连续举办多年的“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活动,致力于用多语种展示中华文化、在故事里读懂中国,为中外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平台。俄罗斯留学生柳德米拉表示:“来中国学习是我从小的梦想,来到中国后,我了解了更多关于中国的文化,我现在也可以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来讲述中国的文化和故事”。
一直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将国际化人才培养和高质量语言服务作为落实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两个重要抓手。下一步,该校将持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水平科学研究,立足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智库研究、语言服务等方面为青岛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闪电新闻记者 刘继顺 通讯员 杜文倩 刘淑艳 杨安 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