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底,蓬勃发展的延安迎来了一则喜讯。一个高学历的留洋博士、有名气的科学家来到了延安,党中央高度重视,专门接见,欢迎他到延安参加革命事业。他就是陈康白,一位具有爱国情怀和时代担当的红色科学家。
陈康白
陈康白原名陈运煌,1902年出生在湖南长沙麻林桥乡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陈淡园是一名私塾先生。1918年,陈康白考入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开始了对新文化的学习。就读期间,结识了在此教书的徐特立先生。徐特立的言传身教对陈康白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对其今后走上科学救国的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2年,陈康白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上海,进入沪江大学,成为一名化学专业的学生。就读期间,他奋发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学习之余,陈康白还在校刊《沪江大学月刊》上发表了多篇短文,如《咏霜》《江楼有感》《湖南同乡交谊会即席写怀》等。
随着思想的愈发成熟,陈康白的爱国情感也愈发强烈。一次反美运动中陈康白被校方勒令退学,中断了学业。辍学后的陈康白返回家乡湖南,在徐特立的推荐下进入厦门大学继续攻读化学专业。1927年,陈康白在厦门大学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任教期间,他潜心研究,经常发表学术论文,极具创新精神。1929年,陈康白应浙江大学邀请到浙大化学系从事化学研究,获得了更多与国内外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1930年,北京大学看中了陈康白的学术能力,聘请其到北京大学化学系作研究员。
在北京大学工作的三年时间中,陈康白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专家之一。他在美国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道夫·温道斯在内的国际化学界专家的重视。阿道夫·温道斯特别邀请陈康白到自己所任职的德国哥廷根大学交流讲学。1933年,陈康白获得公费留学资格。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出资送他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研究院作研究员,专攻生物化学。
1936年,陈康白一家在哥廷根公寓的合照
哥廷根大学十分重视陈康白的研究工作,不仅开辟专属楼层供他办公与实验,而且还配备专门助手,甚至为其夫人提供特别助学金,邀请她到德国学习并照料陈康白的生活。陈康白最终以勤勉的作风和丰硕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际认可。
陈康白与杨慎宜新婚时的合影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远在德国的陈康白闻讯后果断放弃优越的学术条件,毅然决定携妻子回国,为抗日斗争做贡献。归国后的陈康白拒绝了时任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的邀请,而是在徐特立的引荐下来到了延安。徐特立当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在他的帮助下,陈康白看清了国内抗战形势,对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坚定了投身延安的正确选择。
在延安,边区人民的热情和中共领导人的接见让陈康白心潮澎湃,他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理论,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康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1939年,筹划举办了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使边区各阶层充分了解边区工业建设的新面貌。毛泽东在开幕会上作讲话,鼓舞了大家的抗战信心。盐税收入是边区财政的重要来源,1940年中央委派陈康白兼任三边盐业处处长,解决食盐产量不足的问题。接到任务后,他迅速向盐民了解情况,分析当地地质结构,帮助盐民找到“海眼”并研究出新的制盐工艺,提升了盐产量,极大地缓解了边区财政的困难。1944年,陈康白积极响应中央随军南下的号召,担任中原军区军工部部长,他利用自身的科学知识,改良军工厂的生产工艺,研制出了威力更大的木柄手榴弹及新式地雷,提高了军需生产效率。
陈康白非常重视边区的科学教育与研究工作。1938年2月,他与高士其、董纯才、李世俊等在延安发起成立国防科学社,旨在“研究与发展国防科学,增进大众的科学常识”。为了整合边区科技力量,改变边区科学基础薄弱的状况,中央决定筹办一所自己的自然科学大学。1939年初,陈康白担任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筹备组的主要负责人。5月30日,自然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同年底,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直属于中央领导,是抗日根据地自然科学教育与研究的最高学府,成为培养高级与中级专门科学及技术人才的学校。李富春兼任自然科学院院长,陈康白任副院长负责全面筹备工作。
1940年初,陈康白(左三)与林伯渠(右一)等勘察延安自然科学院校址留影
延安自然科学院
筹备期间,陈康白一方面积极推动基础建设,一方面解决招生、课程、师资等一系列问题。1940年9月1日,自然科学院正式开学,设有大学部、高中部和初中部。大学部初设物理、化学、生物、地矿四个系。科学院建立了边区唯一的科学馆,馆内有化学实验室,可以系统地做化学实验。陈康白负责有机化学课的教学,一堂课两个小时,他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从不看一眼讲稿。
1941年,徐特立担任自然科学院院长,陈康白在恩师的领导下推进学校改革,在边区的生产生活、人才培养、科普宣传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延安生物学会、数理学会、机电学会、化学学会、医药学会、物理学会、农学会、军工学会等专业研究学会相继成立,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陈康白(前排左二)与徐特立(前排左一)在延安的合影
1943年5月,陈康白接替徐特立担任自然科学院院长。同年11月,学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为延安大学的一个独立院校。几经合并更名后又于1949年迁入北京,发展成为北京理工大学。
1944年6月,陈康白根据中央指令,离开自然科学院,随359旅南下开辟大后方。1947年,他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军工部总工程师。1948年任东北财经委员会和设计委员会重工业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康白先后担任东北人民政府人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常务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副部长、松江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0年6月,毛泽东给陈康白签发的任命通知书
1951年6月,中央正式任命陈康白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三年的任职期间,他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主持开展全国首批研究生培养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哈工大实际情况的办学之路。其间,他还于1952年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支持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建设,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中国科学院设秘书处,陈康白与钱三强同为秘书长,这是对陈康白科学成就的极大肯定。陈康白还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国务院参事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晚年的陈康白
1981年7月31日,陈康白因病在北京去世。去世前的一个多月,陈康白仍不忘当年在延安的情景:“记得当时在学习《自然辩证法》总论部分时,大家逐字逐句地反复学习,热烈争论,力求真正领会恩格斯的深湛思想,那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回想起来,至今历历在目颇受鼓舞。”
对于陈康白来说,延安是他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起点。他的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为我国近代的科学建设打下基础,推动了我国近现代自然科学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文字:肖琳琳(上海理工大学)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