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
FASHION
报道
REPORT
美容
BEAUTY
11月16日,第五届“华为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表彰仪式暨主题论坛 XMAGE,影像力量——共创之力”在厦门成功举办。该奖项由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联合华为手机共同发起,旨在持续打造新时代手机电影创作者交流与合作的新窗口、新平台,共同探索手机电影创新创作的广阔空间。自2019年首届金鸡手机电影计划举办至今,已累计收到青年创作者报名作品10000余部,今年第五届总投稿数据更是再创新高,共收到来自全球创作者的5813部作品,相比往届,今年投稿作品从数量到质量均有明显提升,故事题材丰富多彩,有视角多元的现实主义,有充满幻想的概念设定,有隐入市井的细微纪录,有不拘一格的艺术实验,还有突破拍摄限制的极限运动展示。此外,更多元的技术运用也是一大惊喜。有把手机作为第一视角成为“特别角色”的眼睛,观察着故事的发生,有利用手机界面拓宽叙事,成为关键剧情推进的方式,还有通过画面色彩变化进行空间感的延伸,来折射角色的内心。创作者们使用移动影像记录身边与社会变迁,将日常生活瞬间以更艺术化人文感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他们的记录与创新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本届金鸡手机电影计划终审评委阵容来自行业内的资深影人,导演监制李少红、导演摄影师赵小丁、导演编剧田羽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产业研究处处长王丹、华为终端BG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等。经过他们耐心而细致的评审,最终共有62部作品入围角逐最终荣誉,最终13部影片脱颖而出。这些荣誉作品不仅在视觉呈现与个人风格的打造上展现出新颖的创意,在内涵与表达上同样深刻而有力。其中不乏采用创新拍摄手法的佳作,以及通过实验性的影调色彩和新颖的叙事手法带来全新视听感受的作品,结构完整,向观众传递着积极正向的能量。
《章鱼母亲》《出门见喜》《风送晨曦来》3部作品获得“华为影像”荣誉。《章鱼母亲》深入海底世界进行拍摄,以章鱼护仔的伟大母爱引起观众的情感共振;《出门见喜》在黑白影像与正常镜头间巧妙切换,由一条鱼引发的荒诞故事串联乡村生活趣事,呈现两代人的思想交锋;《风送晨曦来》用一场梦讲述孩子对逝世母亲的思念,画面的强烈对比分割梦境与现实,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别离故事。
《赐福司》《好着呢》《一条鱼叫梅卡斯》3部作品获得“最佳艺术探索”荣誉,三部作品皆以超现实的角度展开,创作者借用俗常生活中被忽略的视角观察平凡人的细腻情感,带来了足以穿透屏幕的温情与感动。
《在城市边缘长大》获得“最佳纪录影片”荣誉,影片真实记录了主人公少年在人生关键节点上的困境与抉择,由此引发对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升学问题的思考。
《过家家》获得“最佳超短片”荣誉,影片以普通的过家家游戏切入,投射出孩子所经历的暴力家庭氛围,剖析家庭暴力对孩子潜意识的深刻影响。
《遇难者手机数据修复日志》获得“最具潜力导演”荣誉,影片以悬疑为壳,以父女间的血脉亲情为核,对于真相抽丝剥茧的过程与反转情节的打造都细腻扎实。
《格蕾塔的礼物》获得“最佳摄影技术”荣誉,影片摄影技术成熟,细节处理精妙,画面充满了童趣与惊喜。
《黑河》《注意》《生活倒影》3部作品获得“高校特别关注”荣誉,三部作品或放飞想象,以万亿年后的宇宙冰期为背景,探讨生命的意义;或独具巧思,将奇怪的迹象与逝世的母亲相关联,以浪漫的形式呈现浓厚的亲情;或聚焦特殊人群,呈现残障群体的真实生活写照,诠释尊重的奥义,传递爱心与理解。
此次OK!金鸡手机电影计划颁奖现场也采访到几位获奖的青年创作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章鱼母亲》的导演黄心驰很喜欢大海里神秘而纯粹的世界,他是一名水上摄影师,也是一名潜水教练,在做潜水教练之前是一个影视广告的编导。这次拍摄,他很自然地把爱好和技能相结合,让手机镜头沉入到海底世界去。“海洋生物跟陆地生物有一个本质上的差别,就是它的警惕性,它有可能两三天的时间熟悉了你之后,会逐渐地跟你成为好朋友,包括珊瑚礁,包括我们的整个洋流,你去感受到这些跟陆地上不一样的环境的时候,实际上是很美妙的。”他的可选拍摄海洋生物范围有很多,但最终他的视线落在了充满灵性与智慧的章鱼身上,用水下拍摄的方式,与章鱼彼此信任、成为朋友,观察并记录了它的一生,这在他看来非常有意义。
《好着呢》的导演插座君和《赐福司》的导演陈少博共同来自影视飓风团队。在B站的广阔舞台上,影视飓风绝对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团队之一,他们连续多年夺得b站“年度百大up主”称号,全网总粉丝量超千万,由创始人Tim(潘天鸿)管理和运营。而插座君和陈少博则来自影视飓风旗下短片账号“一步一部Rolling”。拍短片,其实是他们的日常,随时有好点子、好创意,就马上可以共同讨论,而不是像传统剧组那样,五湖四海的人们很多年才因一个项目而相聚。对他们来说,因为热爱的相聚,往往能让热爱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就像这次参赛,他们一共提交了多部作品,其中五部入围,两部获奖。这些作品题材既包含了家庭生活情感,也包含了特效小大片,无论是手机的镜头语言还是创作方式,都更十分新颖,《好着呢》的镜头视角模拟了扫地机器人的“眼睛”、《赐福司》在短片中融入了大量特效制作、《无糖汽水》有很多镜头看起来像从吸管里面看出去的……总之,这些实验方式也正是他们想要用手机这个工具拍摄的原因。毕竟太传统的话,那不就跟摄影机拍没区别了吗?
此外还有很多优秀的获奖和入围者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故事视角。比如《黑河》是两位女性导演徐然和李铧琪的作品,这是一个科幻题材的故事,讲述了将人类意识集合体上传的高概念设定为背景,随机展开了事件。徐康硕的《黎明到来之前》,探索科技的发展到底对人类会有多少帮助。《生活倒影》导演栾承岱刚刚研究生毕业,此前他的方向偏向于纪录片领域,这一次的短片则聚焦在残疾人学校的舞蹈老师,她在生活中装作一个听障的女生,与来学校交换留学的一个男老师发生了一些关于表达的故事。《恒干》导演苏妮琪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它的短片取材于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继父从一开始的排斥接纳,到最后和解的情感过程。
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向我们展示了“生活是表达者的主要场域”,青年创作者的积极与热情,对于手机拍摄和新技术的探索,让行业内前辈也深感惊喜。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在采访中表示,这次整体对青年创作者的作品的感受就是“被触动”,监制、编剧张家鲁也形象地表示,短片的态势越来越快冲击到长片,“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竞争压力,可能我们都快要失业了”。
随着手机影像技术的升级,手机电影可能会成为重塑电影行业的生态的其中一环。它降低了拍摄门槛,使得更多非专业创作者能够参与电影创作的同时,也更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而随着手机影像技术的进步,如夜拍、水下拍摄等拍摄效果的提升,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拍摄场景和手法。可以想见,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未来手机电影能够带来的多元影像作品和创意,以及它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制作方式,或许会为文艺片、独立电影带来新的方向,甚至推动院线电影内容格局的变化。
SPECIAL REPORT
OK!独家对话
皇甫宜川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当代电影》主编
OK!: 这次在金鸡手机电影计划看了这么多创作者的作品后有怎样的感受?
皇甫宜川:其实感受挺多的,我觉得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我觉得是“被触动”。看了这些影片以后,你会被深深地触动。这些电影面对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创作者们利用手机电影这种媒介,表达了人们内在情感中一种丰富性和无限的潜能。表现出了特别令人尊敬的艺术创新和艺术勇气,所以很多影片都让人特别难忘。
OK!:您能感受到这些青年创作者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思想状态?
皇甫宜川:就手机电影来讲,它最大的特点其实还是跟生活的接触,我想这个可能是跟我们大银幕上的电影,以及我们现在正在火爆的这样一些短剧不太一样的地方。手机电影的这种便捷性,让我们创作者有可能有机会深入到生活当中去,可能不是有意的,但是随时会触发他们的灵感,所以它会呈现出大量的跟现实有关的题材。比如有一部影片叫《好着呢》,这样的电影其实很难在大银幕上去呈现,他把一个我们通常认为冷冰冰的科技产品,在影片里变成了一种情感交流媒介,在一个时代的这样一个背景下,通过叙事的不断反转,你会感受到一种非常浓烈的母爱和动人之处,这是手机电影带给我们特别明显的一个特征。还有一些影片它会基于当下,呈现出对未来的一种思考,这也是我们这一次手机电影里我觉得让我特别惊喜的一个地方,把科幻的元素、超现实的元素融入到手机电影里面,非常有意思。
OK!:当手机拍摄越来越便捷,它对当下的创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皇甫宜川:我想其实核心还是一样,我认为手机电影是有传承的,它传承了我们这么多年来电影本身创作所具有的,贴近生活、思考历史,展望未来的内核。我想未来的发展还是一样,你必须要去关注生活,你要沉浸到生活里面去,要去体验生活,从生活里边去挖掘这样一些素材和故事。就像去年我们开幕的时候,曾经有一句话说:“举起你的手机,让普通个体在时代的背景下凸显出来,让普通人成为主角。”这个是我们手机电影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石,所以还是要去生活里边,去寻找当代的故事,再读历史,去发现历史,在生活里边展望未来,思考未来。这样手机电影一定会跟更多大众的内心情感所契合。
SPECIAL REPORT
OK!独家对话
监制、编剧
OK!:您怎么看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拍摄?
张家鲁:我觉得对青年创作者肯定是好事,但对我们来说就觉得是巨大的竞争压力,可能我们都快要失业了。(笑)
OK!:所以它其实冲击到了长片吗?
张家鲁:我觉得肯定是的,昨天聊天他们还提到一个数据,这次参加手机电影竞赛的有5800多个作品,最后选出60多个入围,最后13个获奖,我说,这比得金鸡奖都难。(笑)
OK!:从您的角度上来看,做长片和做短片,在创作上面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什么?
张家鲁:长片的整个规格预算还有周期时间,会强调一种专业性,这个事情对于整个电影的品质,对于创作上艺术性的追求,有一定的标准。但是手机我觉得现在是一个更有力的武器,它等于是有点把这个权力下放了。以前你受过专业训练,拿到这个专业的器材,你可以去做摄影的事情,现在不用,现在拿着手机,比如现在我们的采访,以往可能就得三个人做,还有一个人打着光来完成采访,现在不用,现在对面你坐在这里举个手机就把这个事给干了,这多好对不对?
OK!:所以它也可能造成准入门槛的降低,您怎么看?
张家鲁:我觉得它因为量大,人人可得,肯定要“泥沙俱下”,但好的东西,黄金肯定是在大量泥沙中出现的,尤其当创作的基数够大的时候,好东西、好作品、好的创意肯定会在这里涌现,这绝对是个好事。
OK!:您心中一部好的手机电影是什么样子?
张家鲁:我觉得不管怎么样的创作,它肯定要适应它的媒介特性。我之前还跟一个年轻导演聊,手机对我来说,最好的地方在于它的无侵略感,在你身边有人举起手机拍照什么的,对一般人来说其实不会有太大防卫性。比如一个电影演员,其实最难的第一关是什么?是放松。是松弛,在镜头前,尤其是那种可能上百万的器材,灯光一打的时候,你很难进入一个松弛的状态,因为你知道你自己在一个表演的场域里了。但是手机的那种轻松自如,无侵略性,可以去让你记录最真实的时刻,现在真实不是大家都最想追求的吗?那些经过设计的,经过安排的影视制作品或者视频,大家都已经有点看烦了,所以我认为手机的优势就在于此。
OK!:这次有看到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短片吗?
张家鲁:我还挺惊讶的,我看到的作品类型都很丰富,剧情、纪录、奇幻都做的特别好,还有一些新的技术AI做结合。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章鱼母亲》,它利用了手机的特性,潜水,这种水下摄影让人惊讶于现在手机的解析度,以前水下摄影多麻烦的事,现在是手机就把它干了,特别好。
SPECIAL REPORT
OK!独家对话
李昌竹
华为终端BG手机产品线副总裁
OK!:看了手机电影计划入围的片子之后有什么整体的感受吗?
李昌竹:今年还是保持了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大量的创作素材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本身的思考和观察。
OK!: 有什么让您觉得惊喜的技术运用?
李昌竹:一个是我们在《章鱼母亲》这部片子里,发现导演可以用手机全程地进行水下拍摄,因为手机的体积很小,它不像大机器一样让章鱼母亲这样比较容易受惊吓的动物感觉到不适,所以章鱼母亲很快适应了潜水员拿着手机对着它拍,导演大量使用PURA 70手机的3.5倍和10倍长焦微距,画面精细,非常漂亮,而且充满人文情怀,这也呈现出手机在这种场景下完成精细画面表达的独特优势。
OK!:青年影人对手机拍摄的需求和使用,给您带来哪些关于手机技术革新的思考?
李昌竹:手机用来做电影创作,有它独特的优势,比如说它成本低,非常灵活,在很多场景下都具有无可比拟的适配性。而且关键的一点是,几乎每个创作者都提到了,即使是对于素人演员,大家也对手机镜头不那么排斥,因为非常熟悉,所以他们都能保持非常本色的表演。所以说我们经常说不管是手机拍的视频、电影,还是手机拍的影像,它总有一种很特殊的亲密感,它消除了那种大机器所带来的隔阂,或者说那种专业的表演,它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它也降低了手机电影拍摄的“门槛”。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它的“门槛”是有的,因为你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其次你还是要遵循拍一个电影、制作一部电影在艺术上的这种追求。对于我们来说,未来在各个场景下持续提升它的画质,提升它色彩的还原度,提升在各个不同的场景,比如说刚才说的水下的场景,夜拍的场景,还有运动跟焦的这种场景,各个不同的场景下的能力。另外我们看到还有很多新技术对影像能力的加持,比如说大模型的AI对于影像处理的运用,还有新技术HDR Vivid菁彩影像和Audio Vivid菁彩声是超清音视频标准,它本身已经是广电总局的网络视听行业标准,能够提升影像的层次、细节,带来更有沉浸感的用户体验,它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还有赖于整个产业界的支持,我们也期望未来有更多的创作者能够运用这些新技术创作新的作品。
SPECIAL REPORT
OK!独家对话
导演 黄心驰
《章鱼母亲》
OK!: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吗?
黄心驰: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我半年前,在巴厘岛的图兰本潜水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只章鱼,因为我每天都会去这个地方,朝夕相处了之后跟它渐渐熟悉,在熟悉的过程中,我就通过手机去把它的一些日常行为,海里的活动给拍摄下来。
OK!:您本身的工作是跟潜水有关的?
黄心驰:对,我是一个水上摄影师,也是一个潜水教练,在做潜水教练之前是一个影视广告的编导,所以就是两者结合了。
OK!:您一开始是做广告和影视的,后来怎么想到转做潜水教练了?
黄心驰:我们做传媒的朋友都知道,传媒这个行业,包括影视广告,它的压力是比较大的,第一个可能要熬夜,第二个可能涉及大量的沟通,所以在身体和精神上那段时间的工作压力都是特别大的,所以就给自己放了个假去考了个潜水教练,然后在考的过程当中就体会到在海洋里的一些快乐,所以我就把我的技能反向带到海洋里面去。
OK!:可以形容一下在海洋里的快乐是什么样子吗?
黄心驰:比如说你很难在陆地上去体验到类似于像是失重的感觉,因为在水里我们有浮力的关系,比较偏向于在太空里失重的状态,这个会让我的身体跟心理有一种放松的状态。第二个是能很频繁地去跟海洋生物接触,海洋生物跟陆地生物有一个本质上的差别,就是它的警惕性,海洋生物如果在两三天的时间熟悉了你之后,可能会马上跟你成为好朋友不再惧怕你,包括珊瑚礁,包括我们的整个洋流,你能去感受到这些跟陆地上不一样的环境的时候,实际上是很美妙的。
OK!:海洋里的生物这么多,为什么最后选择了章鱼?
黄心驰:最开始的时候有想过去拍皮皮虾,然后又想过去拍龙趸石斑,然后也有想过去拍乌贼,但是因为章鱼本身的智力会比较高,所以我在跟它熟悉了之后,我发现它完全不会去排斥我在它身边活动的这样一个状态。我就觉得可能拍摄一个有智力的生物,比拍摄一个没有智力的生物,它的内容性、故事性可能更多一些。另外我是个人很喜欢的一部纪录片,叫做《我的章鱼老师》,那个是在南非拍摄的,我也是受到了一些启发去尝试的,像在纪录片当中一样去跟章鱼互动,跟章鱼接触,所以才有了后续这么一个故事。
OK!:水下拍摄是怎么完成的?您一边潜水一边手持着手机去拍?
黄心驰:是的。因为我们手机在水下的时候,它需要配置一个手机防水壳,防水壳与底座结合的两边会有把手,我通过手持握把去保持稳定,然后身体需要不断地跟浪涌、海流做一点对抗,尽量稳定住我的手机去拍摄它的活动。
OK!:每次下水拍摄大概持续多久?
黄心驰:大概是在一个小时左右,最长的一次是在2个小时05分钟,那一天我会下2-3次潜水去拍摄章鱼。
OK!:看到您这次用手机拍摄还使用了微距的技术?
黄心驰:对,我这次使用的是华为Pura 70 Pro+版本手机,这一次非常惊艳我的一个功能就是它的3.5倍变焦跟10倍变焦,就相当于我们相机的95焦段和270焦段,它可以很快速的去把很细小的一个生物捕捉进到我的相册当中,比如我们在水下会有很多底栖生物,它不会游动,它也没有办法跟随着洋流去捕食,所以他只能纯靠爬行或者蠕动,在海底类似于陆地上的小树叶、海草、海藻这种平台上面去做一些光合作用,或者是吃草这么一个动作,它可能真正的大小就只有米粒那么大。也因为它这种小生物是随时在移动的,所以对于传统的设备来说是非常难捕捉的。有时候我只能用前后移动的方式去对焦,因为在海里的话动对焦环是非常麻烦的,但手机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点击屏幕去完成一个快速的对焦,这个技术对于水下微距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帮助点和创新点。
SPECIAL REPORT
OK!独家对话
导演 陈少博 插座君
《赐福司》《好着呢》
OK!:这次你们入围了5部作品,2部获奖了,可以介绍一下这些短片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吗?
插座君:《好的呢》是一个比较温情的片子,它讲述的是母子之间的关系,母亲年纪比较大了,儿子给母亲买了一台扫地机器人,但是母亲很不喜欢这种高科技产品,后来母亲发现只要扫地机器人一坏,儿子就得过来修,修的时候就得陪她一下,所以母亲就喜欢上了这台扫地机器人,并且故意弄坏它,故意让儿子回来陪她。这个故事比较特殊,是用手机拍摄,并模拟了扫地机器人的第一人称视角。《赐福司》它可以算是一部“特效小大片”,讲述的就是天上有神仙,人间有人许愿,神仙会决定你的愿望是否通过。如果愿望不好,就不通过。所以它里面有很多特效,有下雪、火灾、动物、婴儿,还有一个天空之岛飘在天上,神仙是怎么知道人间发生的事呢?是通过一个皮影戏,皮影戏也是特效做的。《瞎导儿》讲的是剧组里面的故事,它其实是一个比较正常拍摄的短片。
陈少博:还有一部《只要我在你就进不了》讲了一个保安为难进入他势力范围里的不同人群的故事,全片只有一个机位,比较诙谐。还有一部《无糖汽水》是用华为p70拍的,模拟一个特殊物体的特殊视角,比如有打开钱包的视角、投币孔的视角、吸管视角,全片都是用这些视角串联起来的一个故事。
OK!:为什么会对这些特别不同的拍摄镜头和技术有兴趣?
插座君:我们其实经常用手机进行拍摄,各种手机也全都拍过了,拍多了就想尝试点新东西,我们也拍过正常分镜,但拍完之后发现,这种正常分镜我干嘛不拿摄影机,手机的优势不够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后来决定要拍一些只有手机才能做到的事情,不管是吸管里的视角还是扫地机器人,用手机会特别方便,因为手机可以直接放地板上拍,会感觉很贴近地面,我们的摄影机通常放不了地板上,如果要滚动还要加个滑轨,它基本上高度就已经快到膝盖了,所以大机器模拟扫地机器人是比较困难的。
OK!:创新的形式和内容哪个更重要一点?
陈少博:我觉得形式跟故事其实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也会想,选一个特殊视角以后,能更好地讲好一个故事,而不是为了这个特殊视角,去拍一个故事,因为不管用什么形式,你最终是要让大家来理解这个影片的。
OK!:手机拍摄中有碰到哪些问题吗?
插座君:首先,它没有log模式,一般摄影机它可以拍灰片,后期去调色会比较方便,但是手机它没有log,它拍出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是拿原片拍出来那个样子去调色的,后期调色的空间就比较小。其次,手机拍摄的配件上也还不太够,比如说这次在贴地的视角为了控制地面反光我们用了偏振镜,但是我们用的偏振镜依然还是摄影机的,和手机无法匹配,官方没有这样的配件,所以说它的一些配件还是稍微少一点点。
OK!:两位是怎么认识的?
插座君:我们是大学同学,同班同宿舍,也是一个拍短片的团队,所以我的片子他也在场,拍他的我也在场,我们很多片子都是一起完成的,比如说在剧本阶段会讨论,因为我们也是学画画出身的,在美术方面也会互相帮忙,互相支持做道具。我们目前在影视飓风旗下的一个短片的账号,专门负责拍短片的,我们叫“一步一部Rolling”。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