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培育海派之源的旅游景点,除了保留文化的基因、展示我们历史的连续性以外,更重要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今天。从完整的角度去审视徐家汇源,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深刻的启发。今天徐家汇源的“历史风貌、繁华商业、生态绿地”三位一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既先锋又和谐的大都市(城区)模式的展示,这种大气、多元、融合、充满文化氛围的景观,对其他现代城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历史风貌”是徐家汇源的核心。拿历史上的徐家汇来说,西方传教士带来的、与本土文化相应和的科学、教育、艺术、工艺、气象观察、博物学、图书馆、慈善等,都是开风气之先的现代性元素。在今天看来,昔日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方法,徐汇公学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徐家汇地区若干机构的慈善抚养模式,徐家汇藏书楼的图书分类法及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做法,徐家汇观象台一贯奉行的精准理性的契约精神,特别是历史上的徐家汇中西兼容、科学务实、塑造全人的理念等,都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我的一个博士研究生通过深入研究,以1923年土山湾印书馆编写的《书目表》为例,提出了当时中西结合的徐家汇“知识生产”的概念和历史过程。所有这些对今天来说仍有巨大意义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真正系统、全面的研究。2018年,“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整理和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可见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再具体说说徐家汇源的历史建筑群。我们可以循着《海派之源:徐家汇源》等书所提供的线索,来好好体验一把徐家汇的历史建筑之美。比如徐家汇天主堂,那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比如徐家汇大修院的建筑,是按照典型的西方修道院形式建造的,高敞的窗户、门楣等,都可以想见昔日的光景;比如徐家汇藏书楼,是中西结合的典范,上层为西文书库,藏书布局与梵蒂冈图书馆类似,下层为中文书库,建筑结构仿宁波天一阁;再比如徐汇公学的崇思楼,从那高耸的科林斯式廊柱即可窥见这是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上海电影博物馆前边的圣衣院建筑则给人一种高深、森严、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再看后来的建筑,比如百代唱片公司所属的百代小楼,属于荷兰风格的独立花园住宅,幽静、高雅;而新的上海电影博物馆,简直就是后现代建筑的生动体现。
总的来说,只要你仔细看这些建筑,就会有一种渐进的、阶梯式的,或者说看历史画卷式的感受,你会看到海派文化在这里留下的惊心动魄的岁月印痕和发展足迹。当然,这要建立在细细品味的基础上,走马观花是没有效果的。徐家汇源是国家4A级开放式旅游景点,身处这样景点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人在历史中游走,在文化中游走,购物、餐饮自然包含在其中,而不是仅仅只是消费的狂欢。
作者:李平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