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没有《清明上河图》中那条幽僻小径旁舒展着“香饮子”招牌的凉棚,我们又怎能知道宋人和如今的我们一样,也酷爱香料药草制作的“快乐水”。若不是《清明上河图》上最市井繁华处立着一家名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店铺,我们便无从得知宋人玩香成一时风雅,不比现在市场上小众香水的风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上河图》上名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店铺

而说到历史上香气与文学的第一次正式而盛大的交汇,离不开那本以香水来命名的小说。1985年聚斯金德发表《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此后,这本小说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迄今为止全球发行量超过了一千五百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斯金德发表的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

这是一个需要调动我们鼻子来感受的故事。在那个启蒙运动的光辉正耀放的时代,理性欧洲大陆被疯狂高扬,而巴黎却笼罩在臭气熏天和污水横流之中。格雷诺耶,一个自身没有气味却嗅觉异常敏锐的天才,在现实世界中他是一个低贱的贫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污浊龌龊中,而他梦想中的“香水王国”却有着永恒的高尚芳香。在这个虚幻的“香水世界”中,人们的理性意志都被抛诸脑后,人们在香气的迷醉中彻底陷入癫狂。在刑场,格雷诺耶将他用毕生精力提取制作的“香水”洒向人群时,现实社会的道德秩序、伦理规则都不复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传统小说绝大多数都是以视觉形象为主体来塑造人物形象,聚斯金德却把嗅觉置于文本书写的中心,气味毕竟是抽象难写的,聚斯金德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嗅觉世界。2006年,德国导演汤姆·提威克(Tom Tyker)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搬上了大荧幕。至此,这个围绕着香气展开的奇特故事在电影史也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香水和艺术的互动并不仅仅存在于虚构的文学世界中,20世纪初期,文艺女青年香奈儿女士(Coco Chanel)放弃延用18世纪以来香水以天然鲜花高温蒸馏获取的精油为原料的传统,大胆开创以醛类化合物为骨架创作出香奈儿5号,这一不同寻常的气味,给了时尚和艺术界一记暴击。也是第一次,傲娇的当代评论家们用一个先锋视觉艺术的专业词来形容一瓶香水:“抽象。”也许,要在视觉艺术创作中征服评论家们很难,从嗅觉入手却可能有剑走偏锋的奇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hanel香奈儿5号香水

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北大艺术学院的彭峰教授显然也有这样的想法。他十分有创意地将中国馆展览的主题定为“弥漫”,“以荷、茶、香、酒、药五种气味的弥漫为线索,尝试对传统深厚的中国文化做出当代的艺术表达,让威尼斯弥漫中国味。”用“气味弥漫”作为一条主线将潘公凯、杨茂源、蔡志松、原弓、梁远苇5位当代中国艺术家的《雪融残荷》、《器》、《浮云》、《空香》和《我请求:雨》五件艺术作品巧妙地串联起来,创造出一个奇妙的感官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纽约视觉艺术家Janie Korn关于气味的雕塑作品

于是在那一年的中国馆,来自全世界的观众看到大朵的白云飘荡在绿色的草地上,散发出缕缕清新的茶香;写意的水墨残荷在油库古迹中盛开,水雾缭绕在大于6000立方米的空间中,伴着檀香,宛若蓬莱仙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弗朗西斯·库尔吉安携手塞夫勒瓷器厂大师工匠倾力呈现“玫瑰之耀”艺术装置,亮相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不仅艺术界对香水这种嗅觉表达的形式充满了探索玩味的兴趣,对于香水的设计师和调香师而言,艺术更是他们最重要的灵感来源:绘画、文学作品、音乐、电影……可以说,正是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世界,香水行业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创新生命力,也增加了被大众了解、与大众产生共鸣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利时艺术家彼得·德·库佩雷的《擦嗅画》系列中,其运用一种名为“微观密封”的技术,将气味注入到单色油画之中。参观者需要用手在画面上擦一擦,再凑近鼻子闻一闻,才能欣赏到画布上的内容

2003年创立于法国的小众香水品牌MDCI就将对艺术史和文艺复兴的致敬刻入了品牌基因。不仅瓶身线条借鉴了古希腊建筑的多立克柱式,限量的雕像头瓶盖更是直接将古希腊的人像雕塑艺术搬运到了香水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小众香水品牌MDCI的限量雕像头瓶盖

而且推出的诸多香水灵感都来自优秀的艺术佳作,譬如,东方花香作品海岸沙洲(Le Rivage des Syrtes)取材自二十世纪法国文学“超现实主义第二浪潮”旗手Julien Gracq的同名小说。甜美的果香巧巧桑(Cio Cio San)则借鉴了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里的东瀛女主角。果香白花香水西西里晚祷(Vepres Siciliennes)的灵感显然来自威尔第同名歌剧。清丽的西普花香黎明的约定(Promesse de l'Aube)是同名电影的嗅觉演绎。甚至2019年MDCI直接推出了一个名为“名画”(painters and perfumers)的香水系列,以8幅博物馆藏的油画名作为同名主题,不仅让调香师们命题作文以香写画,更是直接将名画印在了香水瓶身上,将艺术进行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DCI海岸沙洲(Le Rivage des Syrtes)取材自二十世纪法国文学“超现实主义第二浪潮”旗手Julien Gracq的同名小说

不过,我们也不必只眼巴巴羡慕着西方调香师的各种“整活儿”,中国新一代的独立调香师也在努力探索着用“中式”的香味去表达中国的艺术精神。天乐之香(Voice from the sky)的创始人兼调香师冯天乐今年创作的新香“水调歌头”就把这种中式意趣拉满。香水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创新地用上下阕来搭建香水结构以对应词的形式,更在气味上选择了龙脑、墨汁、酱香白酒这些西方调香师绝对不会使用的中国元素,把水墨氤氲的氛围用嗅觉精妙地表达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曾尝试使用AirParfum技术扩散气味,为当代观众还原17世纪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气味灵感

可以说,香水与艺术的互动渊源深长而趣味盎然,就像人离开了嗅觉注定残缺,香水作为嗅觉的艺术形式,也注定是人类艺术一块缺之不可的血肉。

撰文-太阳公子

编辑-李贝妮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