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世纪我国人口突破2亿大关以后,在人口总量方面,我们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国。
然而直到2022年,这种趋势却发生了变化!不仅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减少85万人。而且新生人口还出现了多年持续减少的情况。
这一次突如其来的人口负增长,也充分说明——当下人口问题的严峻。
为缓解人口结构失衡,这些年,我们从放开二胎到鼓励三胎,甚至为鼓励多生,已经有不少地区开始现金奖励生育…
然而政策上的强有力支持,并没有带动年轻人结婚生育的积极性,人口趋势依旧下行!
于是,有专家急了,并开始出谋划策…
有专家提议,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毕竟,现在幼儿园学费实在是太贵了,动不动就上万块一个学期,家长难以承受。
也有专家建议放开未婚生育。应该把结婚跟生孩子分开;有些人可能不想结婚,但他们可能想生孩子;
还有人建议鼓励增设或者延长产假。以此让年轻人有充分的时间养儿育子女,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
甚至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法子”——不生娃就限制独生子女享有继承权~
前几个建议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这个强迫性质的建议,反而会激起大家的反感,甚至引发逆反心情绪。
因此行内人士觉得,想要解决大家不愿意生孩子的问题,还是得从源头入手,找出大家不愿生的本质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经分析,年轻人不愿多生,无非就是负担太重了:
01、结婚成本太贵,结的起婚生不起娃
当代年轻人,彩礼、购房是他们进入婚姻殿堂、升级为父的基础。然而很多人的情况是,解决得了彩礼问题,解决不了房子问题。
比如很多地方动辄几十万的彩礼,年轻人收入本就不高,结婚第一关就得掏空家底。还有什么余钱买房,甚至很多人连首付都拿不出来。
房子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调整了三年,但以当前的房价均价1.5万/平米,随便买套房都得100万以上资金,这对于我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显然是无法承受的。
02、养育压力太大
其实彩礼、婚房,也只是前期成本,一旦结婚生育,就得考虑到孩子的养育问题。
比如当前在城市,哪怕三四线小城,要将一个孩子从零岁养到了18岁,起码都得大几十万资金,咱们具体来看一下这笔开支:
三岁前,每月光奶粉尿片就得大几千,三年大约3万;三岁后上幼儿园,又是三年,一年学费上万,三年又是三四万;如果在这期间孩子还要上兴趣班,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虽然九年义务教育不花钱,但是很多地区到中考就开始分流,比如广东某地,今年中考八万人,普高只录取一本,其中还有近一半是私立高中,实际公立高中录取次占比1/4;
讲到私立高中就得多叨两句,一年近十万的学费,三年就是30万。试问有几个家庭读得起?
更何况这还没有算上大学的费用,要算上这些,养大一个孩子,起码都得上百万资金…
这样压力,怎不畏惧?
另外,现在的孩子出生,何止是资金上的压力。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当中,都需要家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家长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导致我国大多数家庭面临一个这样的状况:
为了照顾孩子,只能做起全职妈妈,结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工作者,承担一家人的开销,生活品质一降再降。
所以,看看自己的经济底气,谁敢多生?
03、看病就医负担不低
老龄化加剧,很多家庭在医疗支出方面的负担就变得更重了,尤其是家中有多个老人的情况下,如果老人有稳定的养老金压力还小点。
实际上,很多80后、90后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没有养老金,结果就形成了:两个年轻人要养两个孩子,还得养四个老人的局面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病痛更多,导致家庭在医药方面的支出也跟着大幅上升。
另外,倘若家中有生大病的,尤其是癌症这类,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场大病就可以掏空几代人的家底,甚至一夜返贫,步入高负债。
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实世界确实有这样的案例。
尽管医保年年都在提高保障力度,试图减轻大家的负担,但毕竟很多人并没有职工医保,新农合保障不断提升,但一旦大病就医,自费依旧不少。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一大难题。这种经济压力下,怎么敢多生?
结语:
总之,要解决当前我国出生人口数量的持续下降问题,还是将专注于根本问题,只要年轻人负担小,生的起、养的起,没有后顾之忧,生育问题也能适当的提高。
至于一些专家提出的,不生就限制独生子女的继承权,这法子如果被采纳,后果反而不好,
你们说呢?
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必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