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今天想安利下:北京i人。
提起北京人,大家可能会想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张大民,嘴皮子溜得像西瓜皮,损人不带脏字,却能把人气死。
或是王朔电影里的葛优,张嘴就是一篇小作文,从国家大事侃到柴米油盐,侃个三天三夜,都不带打磕巴儿的。
能侃,贫,多是北京人给人留下的印象。
但北京 i 人有点特殊,他们能说,会说,但没那么爱说。
比如,北京i人大张伟、付航在节目里耍宝,接梗,“癫狂”,看着比e人还e。但私下里,却颓,怕生,懒得张嘴。
生活中,和北京i人交往,会很舒服。
他们懂聆听。没e人话多、话密,不闹腾。
他们“通人性”。爱用一些大白话,输出深刻的人生智慧。像活在凡间的菩提,掌握智慧,会开解、安慰人。
他们有趣,会玩。把玩当成正经事儿,还能玩出花来,和他们呆在一起不无聊。
不夸张地说,拥有一个北京i人朋友,你的精神和生活都能得到救赎。
不信,您往下看。
北京i人喜欢“bin”(拘束)着,看着不稀得搭理人。
第一次见我的朋友@Yabadaba doo时,别人坐在一起聊天,他抱着膀,嘬着电子烟,一副爱谁谁的神情。
“牛什么呀?” 可能你还没跟一个陌生的北京i人搭上话,已经在心里和他们划清了界限。
他们看着高冷,实际上心里怕极了生人。
@星海是个北京i人,从小在胡同里长大。
他发现,北京的e人健谈、不见外,每天,吃完晚饭去别人家遛弯、聊天是必备事项。
“天南海北都能聊,而且共情能力特好。谁遇到不平事儿了,都能做到和当事人一样义愤填膺”。
e人喜欢分享、交流,但作为i人,他却害怕和人社交。
“怕说多错多,让人觉得我傻;也怕戳中别人不高兴的点,不被待见,索性就不在群体里发言。”@星海说。
@Yabadaba doo跟生人说话时,会脸红、心跳、嘴抽筋。
抱臂旁观、抽电子烟,都是他在社交场缓解压力的方式。
对于i人来说,社交也是一种消耗。
“每次参加完一个局,第二天,我一定要拿睡觉来补。”@瑶瑶说。
北京i人怕生;社交能量有限;加上有偶像包袱,爱面子的北京孩子,一辈子害怕露怯。
这导致他们看起来“端着”,难以接近,但真不是不好处。
北京i人敏锐、幽默。
第一次见面,@Yabadaba doo能察觉到他人的紧张,知道对方害怕说错话,会先说自嘲“我也犯怵着呢”。
之后,用开玩笑的方式帮对方放松下来,“没事儿,咱往砸里干。干不好,还干不砸吗?”
他们善于用自嘲、玩笑的方式帮别人缓解尴尬、卸下压力。
北京i人懂人性,会圆场。
连爱迟到的人,都能在他们那里得到疗愈。
一次聚会,我迟到了。当大家在群里@ 我时,知道我有出门困难症的@Yabadaba doo在群里回 “估计自己跟家犯蒙呢,再给意大利人(爱迟到)一点时间。”
北京i人的话没e人多,但会逗趣,他们的幽默出其不意,但又都在点上。
北京人的血脉里天生就流淌着幽默的基因。
老舍就被称为“语言大师”,“幽默大师”。
他在《离婚》里写,“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
“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儿就这么足”。
北京人把说话当作正经事,遍地都是玩弄语言艺术的专家。
在他们评价体系里,“会逗闷子”,意味着人机灵、反应快,社交能力强。
在这种文化下,打小话少的i人多少是有点自卑的。
“别人都能说会道的,你一上来就打磕巴儿,也会质疑自己。”@瑶瑶说。
@星海从小就特羡慕能大大方方跟人一起玩耍的人,但他从来都是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玩玩具。
“和人见面顶多说句‘吃了吗?’。i人像胡同的小透明或老好人。”@星海说。
北京评价不爱说话的人:
“杵窝子”
“嘴皮子不利索,是不是傻?笨?”
“逢人不理,瞎啊?”
e 人因为外放、不怕人的性格,天然在说话这个赛道有优势。
北京i人想挤进这个赛道,或在这个赛道获胜,就得另辟蹊径。
“说话要比他们还绕圈子”,@Yabadaba doo说:“或做一个一击必杀的冷面笑匠。”
观察、思考、琢磨,是不善言辞的北京i人找到的生存策略。
这样反倒让他们能够提取到被人忽视或想不到的梗或笑点。
比如,被称为“癫公”的i人付航在《喜剧大会》上,科普脏冰棍儿的吃法。
“冰棍儿掉地上了,怎么吃?”
“你不告诉别人,就能吃。”
冷门,意想不到,但又无法反驳,这是北京i人独特的幽默方式。
北京i人幽默起来,有轻有重的。
贫嘴在北京文化里,除了指话多、能逗趣,还指说话损。
大张伟在节目里分享去张绍刚家做客的经历,张绍刚想展示自己的健身效果,穿着背心迎客,大张伟看着他绷紧的胸肌,夸了句“背心不错”。
北京人把不好好说话、挤兑人,当作一种拉近关系、联系感情的方式,他们把这叫做“嚓”。
@娇姐说,她从小的成长环境就是家人之间互相嚓。
一次,她爸喝酒,把酒杯送到嘴边,倒完,嘴巴抿成一条线,嘶哈了几声,动作、神情比较夸张。
她姑父瞅见了,说:“嘿,跟武大郎喝药似的”。
大家都乐了。她爸也乐。
北京人喜欢你,就损你。越关系好的人之间,越会互相“嚓来嚓去”。
别人嚓你一句,你再嚓回去,话不落在地上,被北京人视为一种社交乐趣。
“不了解的人,会觉得你怎么这么不礼貌、不孝顺,怼父母、噎父母的,其实它就是一种地方文化。”@小光说。
但光贫不行,没眼力见在北京也是不受待见的。
北京话里有很多词形容人的不机灵,轻点是“蒙”,重点是“面”,顶级严重就是“傻X”。
“话说到位就行,没必要太贫太密,尤其不喜欢情商低又很贫的。”@长营说。
北京i人话没e人密,但善于察言观色,他们更能把握耍贫嘴的尺度。
一个人情练达的北京i人是天生的脱口秀演员,现挂的高手。
比如付航,出名前,他最出圈的就是和观众的互动视频。
现场互动没剧本,更考验一个人的临场反应能力。有效果,但也不能让观众下不来台。这要求演员要会识人,懂得推,也要有能力往回拉。
@Yabadaba doo没说过脱口秀,但作为北京i人,却深谙这手艺的精髓。
“得搂住了。先试探别人的接受度,看看对方脸色,不对了,就要往回圆。”@Yabadaba doo说。
北京人i人不爱主动热场子,但总有能力把场子热起来。
北京人的主体性强,他们不太会委屈自个儿。在一个局里,他们不太会主动张罗事儿,主动热场,但总有能力成为社交场的核心人物。
北京i人身上多有绝活儿。
@星海喜欢研究占星、紫微斗数、心理学等,会帮人相面。因为内向的性格,在社交场,他很少主动说话。
但别人一听说他会这个,他自然就成为了社交场的“香饽饽”。
@Yabadaba doo脖子上戴着大粗链子,穿宽松的衣服,个人风格很明显。你一见他,忍不住对他好奇,想打听他。
从中学时,@Yabadaba doo就看《我爱摇滚乐》杂志。对北京古早的地下嘻哈、摇滚乐队史如数家珍。去他家,他能给你科普一下午的hip hop 文化,不打磕巴儿。
北京本地人图安逸,更愿意把时间分给兴趣、爱好本身。
在北京大街上,你常能看见用大鞭子抽陀螺的、用弹弓打树叶的北京大爷。他们的眼神认真、专注,像有一团火,充满了passion。
王朔有部小说叫《顽主》,写了一群把玩当正事的北京青年的故事。顽主的人生信条是,玩也要兢兢业业,玩出花儿来。
北京人骨子追求“牛掰”,不甘人后。他们也卷,只是卷的领域和外地人不同。
对于不善于向外社交的北京i人来说,钻营兴趣、爱好也是他们获得关注和重视的方式。
“对于i人来说,你得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兴趣体系,才能维系来自他人的认可和尊重。”@Yabadaba doo说。
一个北京i人可以为兴趣付出很多。大学时,组乐队的的付航为了参加一场演出,推迟了毕业一年。
但北京i人不喜欢把努力摆在明面上,那样显得没才华,不牛掰,他们都是暗自发力,偷偷卷。
比如在综艺上,输出诸多金句的大张伟:
“前边是一片海,xx就是不愿意变成蓝色”
“现在我们拿欲望当志向”
“他们不是离开了这个世界,是走出了时间”
它们来自法国诗人阿蒂尔·兰波、梁漱溟和余华。大张伟看似不着调,实则句句引经据典。
在一个北京i人吊儿郎当的背后,满满都是努力。
和这样一个爱学习,有passion,爱卷兴趣的朋友在一起,你不会觉得无聊,每天准保有新鲜见闻可以听。
他们对兴趣的专注还时不时还冲击你的价值体系,让你忍不住问问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有个北京i人朋友,不怕你想不开。他们通透,会劝人,各个都“人间清醒”。
北京人有自己的劝人哲学。
@阿瓷问她的北京i人朋友,如何克服恐惧。
对方没有教她具体应对的方式,而是直接告诉她,恐惧是无法消失的。
“抱着无可奈何的心态,也许会心安一些。”
听起来有点丧,对不对?但这句话却被@阿瓷记在了小本上。
“既然负面情绪注定是要来,那就学着和它相处。”@阿瓷说。
我听过最有效的一句安慰也来自我的北京i人朋友@Yabadaba doo,我向他分享最近的烦心事儿,等我啪啪一顿输出完了。
他来了句,“没事儿,都得死。”
我下巴一下惊掉了。这个回答太存在主义了,有点向死而生那味儿了。
它让我忍不住扪心自问:如果明天就死了,我还会为眼下的烦恼而苦恼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
反正人的终点都是死亡。所有人的终点都是。那还有啥可愁的?吃点好吃的再说吧!
北京i人是有些悲观和看破世事的,这可能和北京这个城市的历史有关。
作为多朝的政治中心,北京老百姓看惯了朝代更迭、时事变幻。
小时候,@Yabadaba doo听老人儿聊天,说, “溥仪儿又怎么着呢?”“我吃我这碗儿白面条就挺好”。
北京的老百姓自古喜欢关心大事,大人物。老舍在《茶馆》里写,“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爱向内探索的北京i人能从大人物的境遇里,咂摸出人生道理,转而自我抚慰。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北京人看得多了,他们更懂得世事和人生无常的道理。
因此,他们知足、豁达,心大。
每个i人心里都有一本人生感悟集。
他们劝人不用高大上的语言,说的都是大白话,但足够四两拨千斤。
比如,付航劝失恋,陷入自责的男孩,“人们总觉得陪伴能解决一切”。
“但吴磊陪伴她了吗?”(指向旁边喜欢明星吴磊的女孩)
北京i人劝人的方式是往你脑门上狠狠敲一下。
你不是被一些教条、信念束缚住了吗?
我直接把捆住你的大道理消解掉,让你去质疑道理本身,而不是怀疑自己。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不同老人言,多活好几年”,这也是大张伟劝人语录打动人的原因。
在劝人这件事上,北京i人的情绪价值拉满。
除了会讲理,他们说话直,还爱接茬儿。
你对他吐槽谁谁谁“啥也不是”,他立刻跟你骂“一帮垃圾”。
甚至比你还气愤,“这不傻X吗?” 一顿输出,骂得比你还起劲儿。
不同北京e人热情、大方、不见外,什么事儿都能说出三五二,不爱说话的北京i人常被打上“傲慢”“清高”的标签。
今天这篇稿子就是为了安利下北京i人。
如果你有个北京i 人朋友,相当于你有了个笑话库、一个能带你玩的顽主,还有一个会开解人的心理咨询师。
他们能给你讲笑话,带你吃喝玩乐,在你伤心时,还能开解你。但有一点,你心得大,怼你可不兴哭。
撰稿:甄珍
晚祷时刻
你坚持的东西,
这个世界,
不能没有北京i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