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她用93年成就一个香港女首富的传奇:从战火中走出的"千亿掌门人"
一个18岁的广州女孩,嫁给了大自己18岁的"老男人",本以为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谁能想到,这个决定让她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路走到了香港女首富的位置。而当她以为可以安享晚年时,三个儿子的争产大战又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这个93岁高龄的女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1947年的春天,广州城内依旧弥漫着战后的萧条气息。
18岁的邝肖卿正在叔父的织袜厂里帮工。这个早早失去父亲的女孩,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成熟与坚韧。
"那时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多年后邝肖卿[kuàng]回忆起那段岁月时这样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叔父邝维祺带她参加了一个商业晚宴。在那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人——郭得胜。
当时的郭得胜已经36岁,是澳门颇有名气的企业家。他创办的"鸿兴百货"生意兴隆,还开设了"茂昌银铺"做金融生意。
"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就觉得这个人很不一般。"邝肖卿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眼神里有一种坚定,让人觉得很可靠。"
而郭得胜也被这个年轻女子的气质所吸引。虽然年纪轻轻,但邝肖卿展现出的沉稳与智慧,让他印象深刻。
就在两人初次见面后不久,叔父邝维祺突然病倒。所有的工厂事务都落在了邝肖卿身上。
面对各种挑战,年轻的邝肖卿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她不仅维持住了工厂的运转,还成功处理了几笔重要的生意。
这段时期,郭得胜经常来工厂查看情况。他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居然有着超乎寻常的商业头脑。
"她总能在最困难的时候找到解决办法,这一点让我非常欣赏。"郭得胜曾这样评价邝肖卿。
婚后的邝肖卿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她不仅是一个称职的妻子和母亲,更是郭得胜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1950年代初,郭得胜看准时机,带着全家移居香港。在那里,他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
"那时的香港,到处都是机会。"一位与郭家相熟的老人回忆说,"但能抓住机会的人并不多。"
1963年,郭得胜创立了新鸿基地产,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事业轨迹。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新鸿基地产一路高歌猛进。他们先后开发了多个重要项目,其中不乏地标性建筑。
"香港的天际线,有一半是郭氏家族缔造的。"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到了1980年代,新鸿基地产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开发商。他们的项目遍布香港各个角落,年收入突破百亿港元。
在这个过程中,邝肖卿的贡献功不可没。她以敏锐的眼光,帮助郭得胜看准了多个投资机会。
"她就像是郭得胜的一个指南针,总能帮他找到正确的方向。"一位老员工这样说。
1990年,郭得胜因心脏病去世。在他的葬礼上,香港商界的巨头们悉数到场:李嘉诚、邵逸夫、霍英东、郑裕彤、李兆基……无一不是香港举足轻重的人物。
"那时候,谁都以为郭家会在三兄弟的联手下,创造更大的辉煌。"一位参加葬礼的商界老人这样说。
郭得胜临终前设立的"三分式"管理机制,表面看来天衣无缝:大儿子郭炳湘任总经理,二儿子郭炳江和三儿子郭炳联担任副总经理。三人各自负责不同业务,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
为了确保这个机制的可行性,郭得胜还特意成立了家族信托基金。规定基金不得解散,股权不得买卖,三兄弟各持15%的股份。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一位与郭家交好的长辈感叹道,"可惜人心难测啊。"
表面的和谐下,暗流汹涌。三兄弟各自在公司内部培养亲信,渐渐形成了三个势力范围。大哥郭炳湘倚重营运部,二弟郭炳江掌控财务,三弟郭炳联则把控人事。
"那时候去开会,都能感觉到会议室里的火药味。"一位公司的老员工回忆说。
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绑架案,彻底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臭名昭著的"世纪贼王"张子强,盯上了郭炳湘。不同于之前绑架李嘉诚之子、几天就拿到赎金的顺例,这一次的绑架案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