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字典里为何没有“未来”?
中国与西方记载历史的方式存在着根本差别,西方人习惯“向前看”,中国古人却总是“向后看”。
西方人书写历史一定先要找到一个源头,就像发现河流的水源在哪里一样,然后沿着这个起源地向前寻找水波前行的流向,直到放眼望见一条蜿蜒曲折的线性轨迹奔腾入海,海洋就是大河奔赴的终点。
与此相似,史学家可以把历史源头作为“起因”,借此寻找下一步的“结果”,再进一步把“因果”关系拉成一条直线,就能推测出未来是什么样子。
西方世界发明了一个清晰的历史演化线性公式:源头(起点)→因果(中介)→未来(终点),这个公式被赋予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进化论”。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人的头脑里只存储了对“过去”的记忆,没有“未来”的概念。
在他们的印象里,历史越古越好,包括远古“圣王”发明的制度、礼仪和生活方式,大多被后来朝代当作效法的榜样。
古人写历史也习惯带着向后看的眼光和态度,他们总是对最原始的东西感到好奇。
远古有两个黄金时段常常被他们挂在嘴边不断提起,一个是尧、舜、禹三代圣王主政的时期,另一个是夏、商、周这三个前后相续的朝代,这两个时期加起来,不妨称作“前三代”和“后三代”。
“前三代”令人羡慕,是因为“圣王”干出过一些后人难以企及之事,比如大禹不但治理了洪水,还规划出了“九州”,创立了传说中的夏朝。
“后三代”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周朝礼制兴盛完备,可作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总之,所有开天辟地的辉煌故事,都是“圣王”在当主角,后人只要照猫画虎按着办肯定错不了,没人再奢望还有什么新的发明创造,顶多做点修修补补的工作,不用添加什么新内容。
至于记载历史的书籍,古人好像觉得先秦诸子留下的那几本已足够用了,秦汉以后出现的大量典籍似乎全是为了读懂这几本书做的注释,没有任何原创性,至少著述人自身也是这么定位的。
比如《春秋》《周易》《周礼》这些古典经书,或者《论语》《老子》《庄子》等诸子先贤作品,都具备同样神圣的意义。
这些书被叫作“原典”,是因为其中记述的人和事足以让后人反复玩味效法。
中国帝王最为得意的自夸术,就是说自己的统治非常接近圣王“三代”,如果觉得还到不了“三代”的水准,那就把时间稍微推后一些。
比如清代乾隆皇帝就声称模仿的是“汉唐盛世”,目的还是尽量把效仿对象回溯到更为遥远的帝王。
在他看来,论黄金成色,汉唐两朝虽然比“三代”逊色不少,但毕竟仍勉强算是“过去”的辉煌年代。
一旦历史书写的目标指向“过去”,而没有“终点”,那么历史就永远不会变成一条直线发展的逻辑,而更像一个不断循环的圆圈。
一个帝王要想获得“正统”资格,就必须持续向“三代”这个闭环圆圈的起始点迈进,以便确认在这个运动周期里面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于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历史观被发明了出来,这就是著名的“五德终始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