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制度引领、牵头抓总、管执联动、防控风险、科技赋能等措施,推动现有 14 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现法治化、系统化、高效化、精细化、信息化,筑牢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底线。截至 10 月,大连市 14 处县级及以上水源的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100%,其中,城市主水源碧流河水库和英那河水库的水质总体保持在Ⅱ类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度引领

推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法治化

为有效解决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凸显出来的各类新问题,市生态环境局于今年年初启动了《大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办法》修订工作,并获准列入市政府 2024 年制定规章工作计划。目前,《办法》(修订稿)已完成意见征集,预计将于年底正式印发,这将为我市加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防治水污染,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牵头抓总

推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系统化

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自然生态现象 , 也是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市生态环境局对此高度重视,坚持抓组织领导、抓信息共享、抓问题排查,通过"监测 - 预警 - 通报 - 指导"建立水华防控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系统化工作机制,确保水源安全。在组织领导方面,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定《2024 年度大连市重点湖库水华防控监测预警方案》,督促水源运营管理单位压实水华防控主体责任。在抓信息共享方面,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水务局、水源运营管理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双方水华预警监测结果、日常管理及巡查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等信息及时共享,并共同研究处理问题。在抓问题排查方面,结合年度水华防控工作重点,组织各涉水源地地区对污水处理厂、规模化养殖场等重点部位开展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管执联动

推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高效化

市生态环境局与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联管联动机制,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提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效能。今年以来,双方共同组织开展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治专项行动以及"回头看"各 1 次,组织现场联合督导检查专项行动 1 次,查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 6 起,目前这 6 起案件已全部由属地生态环境执法部门依法立案查处。

防控风险

推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精细化

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巡查制度,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险源(重点污染源)清单并动态管控,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源一档"。通过日常巡查和多轮次的专项行动,实现了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底数清、账目明、数据新、动态准、措施实,全面提升了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精细化管理水平。

科技赋能

推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信息化

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管理新路径,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卫星遥感排查,动态掌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险源(重点污染源)变化情况。年内组织完成 14 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卫星遥感排查,排查结果交由各地区在日常巡查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中予以现场核实,对核查属实且在风险源(重点污染源)管控清单之外的,及时纳入清单管理,强化监管,让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更加科学、精准。

半岛晨报、39 度视频记者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