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虎头李社区,天还泛着鱼肚白,村民李建义就出了门。他今天找了十几个“好手”到地里刨山药,准备从一大早就开始干。

前一晚气温骤降,李建义特意穿了件薄羽绒服,可还是挡不住冷风往脖领子里灌,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像今天这样起个大早只是开始,李建义的山药得挖到明年开春。“天虽然冷了,但我的心热着呢!”李建义笑言。

“今天刚开始挖,请的人少,回头人多的时候得请四五十个人。”李建义裹了裹领口,告诉记者,去年他种了80亩山药,行情不错,所以今年种了320亩山药。

到了地头,十几位“好手”已经等着了,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刨山药的“好手”都是长年吃这碗饭,所以大多熟识。在虎头李社区,这一行干得好的人不多,李建义有时还需从陈集镇或其他地方喊人。“不能用机器挖,虽然快,但山药的损坏率太高。好手一天挖二分多地,山药品相好。”李建义说。

划好区域,便开始干了。先拨土,再顺着根挖60公分,之后用套铲一插。几分钟,一个完整的山药就刨出来了。动作行云流水,看着简单,可这还真是门技术活。

“怎么找根?怎么下铲?怎么不损坏山药?再加上还得保证速度。这就得靠经验,靠技术了。”拿着完整的山药,同村“好手”李启俊满意地吐出口气,笑着告诉记者。

步入冬闲,反倒成了李启俊最忙的时候。五十岁左右的他干活正当年,好技术也都是十几年经验换来的。“每年从10月到次年4月,活不断,都抢着让我去。”李启俊说着话,手里活不停,“一天我能刨150米以上,工钱大概在300元。”

“刨山药的钱,再加上干其他活和种地的收入,小康是没问题。”李启俊呵呵笑着说。

走出山药地,在社区致富车间门口,正遇上来上班的村民崔雪粉,她刚把两个孩子送到学校。说起崔雪粉,村里人都会伸出大拇指,赞一声“好媳妇”。五年前丈夫去世,老人也走得早,家庭的重担、经济的压力,一股脑全落在了当年只有30岁的她身上。

“前几年孩子小,脱不开身,我就在社区的超市边带娃边上班,一个月2000块钱,那时候真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崔雪粉回想往日,眼眶泛红。如今孩子上学了,有了空闲的崔雪粉就到致富车间干计件的活,勤劳能干的她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同时,村里还给她们娘仨上了低保,七零八碎加一块,一个月差不多有6000块钱的收入。

致富车间里,崔雪粉的同事有30多人,基本是虎头李社区的。

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慎余也闲不住,大清早来到金河岸生态园,和负责人闫怀平商量土地新租期的事。闫怀平2015年在社区流转了620亩土地,盖了近500个大棚种植葡萄,年销售额近900万元。现在土地租期快到了,对村民来说,这可是大事。“地还得租,生意正红火呢。”刚结束忙碌采收季的闫怀平,一刻不闲,又准备去外地“淘”点葡萄新品种。

听记者问起社区里的增收门路”,李慎余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村里一共1468亩土地,流转出去了近900亩,租金普遍在1500元左右。三个大超市、致富车间、特色种植一共提供了近150个就业岗位,这还不算生态园的常年员工80多人。现在我们社区,一年四季没闲人。”

日头当午,暖意渐回。李建义和他请的十几个“好手”也准备去吃饭了。

“今年的纯利润得过百万了吧?”

“没多少,今天上午一亩地才出四千多斤,成本就得八九千块钱。”

李建义嘿嘿笑着,不愿多说收入。悄悄一算,按近期市价,一斤山药3.5元左右,一亩地能卖14000多元,纯利润在5000以上。

菏泽日报 记者 马源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