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15日,中国各民主党派代表、著名进步人士齐聚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新政协由此拉开帷幕。
当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中,不具备普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建立新中国的各项事宜,全部交由新政协会议决定。
在新政协第一次筹备会议中,新中国的国号引起了代表们的争议。
新政协筹备会
新中国的国号“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出现在文件中已经不是第一次,此前中共中央的一些文件,以及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讲话,就已经把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称作“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毛主席在1948年8月给香港民主人士及其他十二位民主人士的电文中,也把新中国称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1949年元旦,毛主席在新华社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文中提到的新中国名称仍然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1949年,新政协筹备会常委合影
在新政协筹备会议第一次会议期间,毛主席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一个任务是“宣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并选举这个共和国的民主联合政府”。
毛主席也在会议致辞中,喊出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的口号。
会议通过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 》提到,“提出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之方案”,是新政协的中心任务。
毛主席
“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国号,在新政协召开前后已被普遍使用,然而这个国号后来却因代表们的争议而更改。
毛主席一度还赞成沿用“中华民国”的国号,众多政协代表却对这个提议表示了不同意见。
于是,在经过了激烈的辩论和参考了多条不同的提案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号,才从天安门城楼上响彻全球。
那么,新政协代表对“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国号有哪些不同意见?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又为什么还有意要沿用“中华民国”这个国号呢?
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在中南海合影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大陆历经了38年。其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临时中央政府,还使用过另一个国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遭到了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创建中央根据地,并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瑞金。
中国共产党当时还是第三共产国际中国支部,国号也依照苏联模式。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是俄语“代表大会”、“委员会”的音译,表示国家权力归工农兵代表大会。
“共和”源于拉丁文“公民的公共事务”,表示国家是民主制度。
中央根据地只有一个政权,不存在联盟,而土地革命时期政治形式也有别于社会主义,所以中央根据地的国号,就采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真正实行了民主制,1930年9月,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就通过了《中国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条例》。
在险恶的环境下,仍然有九个特区选举出六百多名代表,前来参加“一苏大会”,商定建立临时政府的事宜,最远的代表来自海南琼崖。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各级苏维埃政府又进行了改选,大批工农群众加入城乡代表会议,或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政府不再是“官”政府,而是实质性的人民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
苏区方言“埃”和“我”谐音,不少苏区群众亲切地把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以此来表达一种归属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相当于国家主席。
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下设外交、军事、财政等八个部,还有一个类似于“国安”的政治保卫局。
可以看出,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相当于国务院,人民委员会主席则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一苏大”选举毛主席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可以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届临时中央政府,毛主席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两个职务一肩挑。
毛主席
直到1933年6月,苏区逐级选出七百余名代表参加“二苏大”,再次选举毛主席为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4年2月3日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才推选张闻天同志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还存在过一段时间。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定,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号,更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并迁都到延安。
人民这个词,首次出现在中国的国号上。
张闻天
1937年9月6日,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主动结束国家政权形式,陕甘宁边区就此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也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
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段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追求的都是建立一个民主的中国,这就是毛主席有意要沿用“中华民国”国号的原因。
毛主席认为,中国共产党要推翻的是蒋介石反动政权,而不是要推翻孙中山创立的“中华民国”,是要救中国,不是要灭亡中国。
新中国本质上是新政权取代旧政权,而不是新国家取代旧国家。
毛主席
其实早在1936年8月,为了促成全民抗战,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宣布愿意“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并把“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
毛主席对苏维埃这个名称,一直不太满意。
苏维埃是外来音译词汇,大多数中国人难以理解,一些老百姓,甚至认为苏维埃是一个姓苏名维埃的人,中国的国号上用外文音译词汇显然不合适。
在筹备成立新中国的过程中,本已用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国号,可在新政协筹备会议期间,有些代表提出这个国号太长,有些则提出这个国号的内涵重复累赘。
雷洁琼
民主促进会创始人雷洁琼女士提议,这个国号有点长,需要注明不用全称时,可以使用的简称。
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则主张把国号简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张奚若说:“……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两字了,人民的国家怎么会不民主呢?……”他认为有“人民”和“共和”这两个词,已经代表不是君主专制,而是民主制,不需要再重复。
而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则认为,应该在国号中保留民主这个词。
张奚若
1945年7月,黄炎培在延安和毛主席谈到历史周期律的问题,认为一个国家政权很难调出周期律。
毛主席对他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黄炎培后来在《延安归来》中写道:“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应该有效的。”
他认同民主是避免封建王朝两三百年就人亡郑息的办法,特别在意国号中民主这个词,提议简化国号就称新中国为“中华人民民主国”,简称“中华民国”或“中华民主国”。
黄炎培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言
复旦大学教授张志让也和他持同样的观点。
当时还未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两人还在给新政协的条陈中建议,未来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再把国号改为“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
廖仲恺的夫人、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何香凝女士等一些民主人士,则提出可以沿用“中华民国”国号,毛主席也表示支持这个提议。
可多数参加新政协筹备会议的民主人士,不仅不赞同沿用“中华民国”国号,还反对用“中华民国”做新中国国号的简称。
何香凝
在讨论中,多数代表赞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国号。
何香凝女士折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中华民国’这四个字,民的意思就是人民,孙中山先生为共和而奋斗,国家也就是共和国。”
后来在9月26日关于国号的讨论中,何香凝女士表示,“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凝聚着许多先烈的鲜血,沿用这个国号也不错,但多数代表反对,她也不坚持。
毛主席同样没有坚持沿用“中华民国”做国号。
1949年7月8日,新政协筹备会议第四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张奚若先生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得到了多数与会代表的认同。
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讨论《共同纲领》起草事宜
8月17日,第四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组织法草案中,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后面用括号注明国号简称“中华民国”。
9月7日,周总理在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向代表们做《关于中国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在报告中,周总理指出新中国的国号将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周总理对更改原因的解释,基本和张奚若先生一样,另外周总理还提到不沿用“中华民国”的原因:“……‘中华民国’共和的意思不完全,可做双关解释,不好理解……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应该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分开,国号要符合国家本质,就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周总理在会上发言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张奚若先生在提议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国号时,也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人民是指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已经表达了民主的概念,不必再重复。”
到194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基本确定,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有待解决。
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面,都用括号标注简称“中华民国”,到底用不用“中华民国”这个简称,在参会代表中又引起很大争议。
到9月21日新政协正式召开时,国号简称问题仍然没有议定。
9月25日,有三十位参加政协的老者,接到了周总理和林伯渠联名发出的26日午宴请柬,请柬注明:“有要事相商,请一定出席!”
毛主席与周总理
这三十名老者,年龄多在七十岁以上,基本上都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
周总理明言,这个午宴就是请教长者对国号简称的意见。
周总理说:“对国号使用‘中华民国’做简称有争议,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必要。我受常委会之托来请教老前辈,听听有什么意见。老前辈对‘中华民国’国号,也许还有点旧感情。”
既然参加午宴的大多数老者都参加过辛亥革命,那很可能赞同使用“中华民国”这个简称的意见是主流。
周总理
不料随着老者们的发言,不赞同的声音成了主流,甚至有人的反对意见还十分尖锐。
第一位发言的黄炎培,他认为一建国就完全抛弃“中华民国”国号,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
旧国号保留一段时间过渡很有必要,等三年后第二次政协会议召开再取消。
接着何香凝女士发言,表明自己认同“中华民国”的国号,如果大家不赞成,她也不会坚持。
第三个发言的前清进士周致祥,态度就比较激烈了。
他在午宴上痛斥民国政府是祸国殃民的政府,不能再用这个国号。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用简称,以区分两次革命的性质不同。
周致祥
华侨代表司徒美登,听不大懂周致祥的话,随从给他翻译后,他讲了番更为尖锐的话。
司徒美登是享有盛誉的侨领,他1904年就协助过孙中山,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还有意请他当掌印官被他婉拒。
“九一八”事变后,司徒美登开始在美洲为抗战筹款,他为抗战捐助了数额巨大的资金,回国多次受到蒋介石的接见。
每次接见蒋介石和宋美龄,都在门口欠身相迎,走的时候搀扶相送,蒋介石还请他做了中国国民参政会华侨参议员。
可就是蒋介石极为看重的司徒美登,对“中华民国”表现出了极度反感。他在发言中表示,他尊重孙中山先生,但对‘中华民国’一点好感都没有。
司徒美登
司徒美登反对使用“中华民国”简称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两点:
首先“中华民国”与民无关,蒋介石二十二年的统治砸了“中华民国”的招牌,共产党领导的这次革命和辛亥革命不同,国号应该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要用“中华民国”这个烂招牌。
其二:国号极其庄严,不能改来改去,一改就要改好,不要等三年再改。不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还留着“中华民国”简称,怎么好向国民颁布新政。
司徒美登的发言,得到了多数代表的热烈响应,法学家沈钧儒先生又从法学的角度,表达了反对使用“中华民国”简称的观点。
沈钧儒
他认为老百姓还习惯性写“中华民国”,没必要命令禁止,但在几个文件里,国号加上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弧,是法律上的一大漏洞。
他表示国际惯例国号只有字母缩写,立国文件上从没有其他简称。而且有法定国号简称,以国家名义与别国签约也不方便。
午宴讨论的结果,由周总理汇总反应给会议主席团做参考。午宴上一共有十八人发言,其中有十六人反对使用简称,压倒性的多数意见,最终被大会采纳。
于是,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废除了简称,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新中国唯一国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