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将死之人,为何执意要吃一碗长长的面条?
当你读完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懂得那面条里,包裹着怎样深厚的情谊......
病榻上的特殊心愿
1971年12月26日,一个寒冷的冬日。
窗外雪花飘飘,窗内却是一片沉寂。
卧室里,陈毅元帅已经病重多日,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
他的妻子张茜,女儿陈姗姗,还有几个医护人员守在床边,不时地为他擦汗、喂水,却不敢大声说一句话,生怕惊扰了他的休息。
突然,陈毅微微睁开双眼,用微弱的声音说: "我想吃面条,长长的那种面条......"
一旁的护士正要去拉开窗帘,听到这话愣住了。
她转过身,看到窗外透进的一缕阳光,照在陈毅憔悴的脸上,给他苍白的脸庞镀上了一层金辉。
在这一瞬,护士仿佛看到了他嘴角扬起的一丝笑容。
"爸爸,你现在身体这么虚弱,恐怕连流食都难以下咽,怎么突然想吃面条呢?"陈姗姗不解地问。
张茜听到丈夫的话,却突然泪如泉涌。
她瞬间明白了陈毅的心意,连忙对厨房吩咐道:"快,给首长做一碗长寿面,再配几个寿桃!"
当一碗长长的面条端到陈毅面前时,他强撑着坐起身子,一口一口地吃着,动作虽然缓慢,却无比郑重。
吃完最后一口,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虚弱地说:"祝毛主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原来,第二天就是毛主席的生日。
陈毅身患重病,不能像往年一样去给毛主席祝寿,便想到了这个特殊的方式,以吃长寿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祝福之情。
张茜和女儿这才恍然大悟,不禁潸然泪下。
她们被陈毅的深情所震撼: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心里装着的,还是毛主席和革命战友们。
生命的跑道,戛然而止
然而,病魔终究还是无情地夺走了这位战斗英雄的生命。
1972年1月6日深夜11时55分,陈毅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带着对毛主席、对战友们的无限眷恋,走完了他65年的人生之旅。
噩耗传来,举国悲恸。
张茜几乎昏厥过去,嚎啕大哭。
她紧紧握住丈夫冰冷的手,不愿相信那个总是笑着安慰她的伴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她。
丧礼现场,周恩来总理数度哽咽,几度说不出话来。
他和陈毅相识几十载,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岁月,他们并肩战斗、携手前行,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叶剑英司令,曾在悼词中写下:
"鬼域含沙射,元良息仔肩。
儿曹当鹤立,接力竞无前。"
他以诗来悼念这位革命战友,字里行间满是哀思。"
毛主席得知噩耗,也十分悲痛。
他缓步走到灵堂前,久久伫立,泪水浸湿了眼眶。
多年的并肩作战,让他与陈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如今,这个可以托付重任的老战友,就这样长眠于九泉之下,再也不能与他共商国是,他悲从中来,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恸。
张茜在丧礼上看到毛主席时,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抓住毛主席的手恸哭道:"主席,您怎么也来了......"
毛主席含泪拍了拍她的手背,沉痛地说:"陈毅是个好同志,为革命、为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张茜听到毛主席的话,泪流满面。
她深知,丈夫此生,就是为了革命事业和毛主席而战斗的。
如今,他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他的情怀,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怀念。
粟裕上书,为张茜求情
陈毅去世,给张茜带来的,不仅仅是感情上的创伤,还有现实生活中的困顿。
一家的顶梁柱倒下了,张茜一下子不知该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
这时,陈毅生前的老战友粟裕挺身而出。
他得知张茜的处境后,立即向中央写下了一封措辞恳切的报告:
"张茜同志目前处境十分困难,丧夫之痛和生活的压力,让她的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恳请中央能够给予特别的关怀,帮助张茜同志渡过难关,让她能够安心地生活下去。"
报告很快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
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此事,并指示有关部门尽快落实粟裕提出的建议。
叶剑英元帅也表示,一定要妥善安排张茜的生活,不能让陈毅的遗孀再受苦受难。
在各方的关怀下,张茜很快被安排到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任副部长,生活终于可以稳定下来。
然而,失去了朝夕相处的爱人,她的内心仍然有一块无法填补的空白。
峥嵘岁月里的并肩作战
提起陈毅和粟裕,人们很难不为之动容。
他们不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更是一对亲密无间的革命战友。
追溯到1927年10月下旬,是粟裕第一次见到陈毅。
彼时,他们都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满怀着对革命事业的赤诚之心。
谁曾想,这一照面,竟成就了一段长达几十年的战友情谊。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他们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情谊。
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已经到了心照不宣的地步。
"1946年10月,陈毅向军委发电报,提议:"华野、三野统一指挥","在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
毛主席欣然同意。
他在回电中写道:"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负责,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
就这样,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下,两位旗鼓相当的战将,强强联手,开启了解放战争中辉煌的一页。
而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两人的默契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粟裕当时正指挥华野,与敌军的黄百韬兵团展开殊死搏斗。
陈毅虽远在中原前线,心系战友,却丝毫没有懈怠。
当他听说粟裕急需作战经验时,立即通过电话,详细介绍了粟裕之前歼灭黄百韬兵团的经验。
"挖坑道突袭,再分割歼灭。
"短短几句话,却给了粟裕极大启发。
他迅速调整战术,出奇制胜,终于拿下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这是当年军中对他们的美誉。
从井冈山走来,他们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战歌。
对故人遗孤的无微不至
让人动容的,不只是战争年代的生死与共,更有和平岁月里的耿耿于怀。
陈毅去世后,粟裕对张茜一家人的关心,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悉心照料着这位战友的妻儿。
当他得知张茜身体抱恙时,便四处为她寻找最好的医生,恨不得把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都调动起来。
他还时常去医院看望张茜,给她带去自己亲手采摘的新鲜水果,给她讲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努力让她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张茜最放心不下的,是小儿子陈小鲁。
丧父丧母之痛,常让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夜不能寐,终日惶恐不安。
粟裕得知此事后,对张茜说:"你放心吧,小鲁这个孩子,以后就由我来照顾。
我会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好好教导他,让他健康成长。"
说到做到。
在张茜去世后,粟裕对陈小鲁的关心更加无微不至。
他经常把这个孩子接到家里,为他改善伙食,给他讲革命前辈们的故事,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在粟裕的悉心教导下,陈小鲁终于走出了阴霾,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青年。
1974年,张茜与世长辞。
粟裕悲痛之余,仍然记挂着这位老战友的后事。
他亲自操持张茜的丧礼,让陈小鲁以儿子的名义守灵、送别。
更令人动容的是,粟裕的女儿对陈小鲁一见倾心,两个孩子很快坠入了爱河。
粟裕得知此事,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支持。
在他看来,女儿能够嫁给战友的儿子,也算是缘分天注定。
在他的见证下,陈、粟两家,结成了更加紧密的亲家关系。
用一生诠释战友情深
如今,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士们,许多已经长眠于地下。
但那些激荡人心的故事,那些可歌可泣的情谊,仍然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传颂。
陈毅和粟裕,就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革命战友情比金坚"。
他们亲如手足,情同兄弟,互相扶持,彼此信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或许,这就是那个火热年代最宝贵的财富:那种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战友之情;那种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的凝聚力量;那种甘于献身、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1972年陈毅病逝后,粟裕向中央递报告:张茜处境困难,请予以关照
2022-12-13 18:00·全民历史观
1972年陈毅病逝后,粟裕向中央递报告:张茜处境困难,请予以关照
2022-12-26 06:10·昌邑市广播电视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