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岁月,谁主沉浮?腥风血雨里,诗词也能掀起滔天巨浪?
寒窑苦读,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1893年12月26日,一个平凡的湖南韶山,正在上演一出改变历史的序幕。
一位名叫毛泽东的婴儿呱呱坠地,他的啼哭声仿佛在预示着这个古老国度即将迎来新生。
少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便显露出了过人的文采。
寒窑里,一盏昏黄的油灯,总能伴他挑灯夜战。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已经是文坛的一匹黑马,一篇《沁园春·雪》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惊才绝艳的"游击战之词"
1936年初的一天,中共中央红军刚刚抵达陕北,生存空间岌岌可危。
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胸怀天下的诗人提笔写下了那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将革命理想与抱负寄托于这首七律诗中,以最广阔的视野,最豪迈的情怀,呐喊出无产阶级的必胜信念。
有人评价说:"此词气势之雄,非出于游击战的人不能道也。
"正是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磨砺出的胸襟气魄。
抗战的炮火中,诗人不忘初心
抗日战争的惊涛骇浪里,毛泽东这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窑洞的昏黄灯光下,写下了一首又一首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诗篇。
这些诗作犹如一面面猎猎红旗,鼓舞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粉碎日寇的野蛮侵略。
八年血战,多少英雄儿女血洒疆场。
1945年8月,当那一声声胜利的号角吹响时,诗人的心却依然沉静如水,他知道,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山城风云,一词惊动文坛
1945年10月,抗战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山城重庆却已经风起云涌。
国共双方的政治较量暗潮汹涌,文化界也同样波澜壮阔。
就在这个时候,一首传说中的《沁园春·雪》悄然流传于文人墨客之间。
大文豪柳亚子读后大为惊叹,认为此词"千古绝唱"。
他迫不及待地为这首词作了和韵,并到处宣扬。
一时间,《沁园春·雪》在重庆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惊世骇俗的"帝王之词"
然而,对于那些自诩"正统"的国民党文人来说,这首词却如同一个晴天霹雳。
他们惊诧于一个陕北来的"草莽英雄"竟然能写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诗词。
更令他们难以接受的是,毛泽东在这首词中对历代帝王将相的评价竟如此不屑一顾。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分明是在挑战他们心中所谓的"道统"!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帝王之词"。
风暴眼中的"蒋公"
蒋介石,这个自诩为"五千年未有之大英雄"的独裁者,自然不会对这场文化风暴视而不见。
他尽管自恃文采,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人。
他把陈布雷叫到跟前,幽幽地问道:"你看这首词,当真出自毛泽东之手?写得如何?"陈布雷不愿迎合蒋介石的心意,只得如实相告:"委座此词,气势磅礴,纵观今古,实属罕见。
"蒋介石闻言勃然变色,他不由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口中喃喃道:"真是'帝王思想','帝王思想'啊……"
学阀们的拙劣表演
"来人,传令各大报刊,对毛泽东此词,务必群起而攻之,定要批得他体无完肤,让天下人都看看他的丑恶嘴脸!"
蒋介石下完命令,立即有大批御用文人纷纷响应,一篇篇充斥着酸腐文风的"批判文章"见诸报端。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自诩"一代文宗"的学阀们,竟然写不出一首能与《沁园春·雪》比肩的作品。
反而是一些身陷囹圄的进步文人,如唐弘仁,却潜心创作出了气势恢宏的和词。
这不禁令人唏嘘,一个自由的灵魂,即便身处牢狱之中,也能迸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芒。
相比之下,那些趋炎附势的御用文人,又是多么的猥琐丑陋!
"时异势殊,无可比拟"
种种"批判"文章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然而,面对这场"围剿",毛泽东只是淡然一笑。
他深知,自己这首词,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更是一次思想的交锋,一次信仰的对决。
他曾经这样评价这首词:"这首《沁园春·雪》,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它昭示天下:这盛世如您所愿,山高水长,天地英雄气。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异势殊,无可比拟。"
高山仰止,旷古绝今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
从1936年初的陕北高原,到1945年的山城重庆,再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以其磅礴的诗词,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慷慨激昂的革命史诗。
他以诗人的情怀,政治家的胸襟,思想家的睿智,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擎起了一面"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大旗。
从此,这个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在他的引领下,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如今,每当我们吟诵这一句千古绝唱,心中总免不了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词,不仅见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峥嵘岁月,更折射出一代伟人的精神风貌。
它如同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时刻鼓舞着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结语
或许,那些国民党的酸腐文人,在内心深处也曾为这首词所震撼。
只是,面对时代大潮的滚滚洪流,他们终究无法抛弃自己蜗角虚名的负累,终究难以跃出自己思想的樊笼。
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心有千千结,难诉金石言"吧。
而毛泽东,却以一腔热血,一片丹心,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
在他的笔下,雪,不再仅仅是冬日里的风景,而是化作了革命洪流中的一朵浪花;长城,不再只是一段断垣残壁,而是凝聚成了民族屹立不倒的脊梁。
就如诗人海子所说:"诗歌是一切伟大精神的火炬。
"毛泽东手握的,正是这永不熄灭的精神之炬!
信息来源:
《沁园春·雪》-毛泽东
《沁园春·雪》-柳亚子和词
《沁园春·次韵》-唐弘仁和词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诗词为媒,毛泽东与柳亚子》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
《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传》迪克·威尔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