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曹魏末年,权臣司马氏专权篡位,但鲜有人知在这黑暗的乱世中,还有一位忠心耿耿的将军,为匡扶社稷而奋起抗争。他曾率军深入高句丽腹地,大破敌军,为魏国开疆拓土;他也曾力抗东吴入侵,保卫魏国南疆。然而,当司马氏篡权之际,这位忠臣良将挺身而出,欲讨伐权臣,却落得身死族灭的悲惨结局。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位为国捐躯的将军,最后竟死于一个普通百姓之手。这位将军是谁?他的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沉浮起落?他为何会有如此悲壮的结局?

毌丘俭的家世与早年仕途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动荡。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毌丘俭的父亲毌丘兴,凭借自身才干,在西北边陲立下赫赫战功。作为武威郡太守,毌丘兴在平定胡人叛乱中表现出色,因此被封为高阳乡侯。随后,他被征召入朝,担任将作大匠,负责监督宫殿营造等重要工程。

毌丘俭生于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仅精通诗书礼乐,还对兵法韬略颇有研究。在父亲去世后,年轻的毌丘俭继承了高阳乡侯的爵位,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魏文帝曹丕建立曹魏政权后,朝廷百官多有更替。毌丘俭凭借自身才学和家族声望,得以进入朝廷。他最初被安排在当时还是平原侯的曹叡麾下任职。这段经历为毌丘俭日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与曹叡共事期间,毌丘俭表现出色,得到了这位未来皇帝的赏识。他处事稳重,思虑周全,常常能为曹叡出谋划策。二人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这为毌丘俭日后的仕途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元226年,曹丕驾崩,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凭借与新皇帝的良好关系,毌丘俭的仕途迎来了飞速发展。他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位,逐渐成为朝廷重臣。

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毌丘俭多次展现出其卓越的才能。有一次,曹叡大兴土木,欲修建宫殿。恰逢此时,蜀汉名将诸葛亮北伐中原,朝中大臣纷纷进谏,劝说皇帝停止修建工程,以便集中精力应对外敌。然而,这些劝谏都未能打动曹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关键时刻,毌丘俭挺身而出。他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直接反对修建宫殿,而是采取了一种迂回的策略。毌丘俭向曹叡进言,称赞其雄才大略,指出修建宫殿不仅能彰显国力,还能安抚民心。但他同时也巧妙地提醒皇帝,当前国家正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建议可以暂缓工程进度,将部分资源用于军事防御。

这番话既肯定了曹叡的决策,又委婉地提出了建议,恰到好处地平衡了修建宫殿和应对外敌这两个问题。曹叡听后大为赞赏,不仅采纳了毌丘俭的建议,还对他的智慧和谋略赞不绝口。

正是凭借这次出色的表现,毌丘俭得到了曹叡的进一步重用。他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督襄阳军务,负责防备蜀汉的进攻。这一任命既是对毌丘俭能力的认可,也体现了曹叡对他的信任。

在荆州任上,毌丘俭勤勉尽责,严格训练军队,加强防务。他还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改善民生,使荆州地区在他的治理下变得安定繁荣。这些政绩不仅巩固了魏国在荆州的统治,也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这样,毌丘俭凭借自身才能和对魏室的忠诚,在短短几年间从一个年轻的继承爵位者,成长为朝廷重臣,为他日后在军事和政治舞台上的更大作为做好了准备。

征讨高句丽的辉煌战绩

公元235年,毌丘俭向魏明帝曹叡上书,提出了一套平定辽东的策略。曹叡深感此策可行,遂任命毌丘俭为幽州刺史,并加封度辽将军。这一任命标志着毌丘俭正式踏上了征伐高句丽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