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被称为“病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里,先进的临床技术与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紧密结合,为许多的重症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而40多年前,重症医学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
直到198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陈德昌教授学成归来后,回国后建立了中国首个外科ICU,1983年成立中国首个综合性ICU——加强医疗科。他将国际重症医学先进理念较早地、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始终引领中国重症事业科学化、规范化前进。同时,陈教授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一同开创出了一条重症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近期,这位我国重症医学领域的先驱与奠基人发布了他所著个人回忆录及文学作品集《醉心医海——北京协和医院陈德昌回忆录》。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医者仁心的光辉形象,他的的一生既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奉献的一生:年少时在乱世之中磨砺意志,好学笃行;工作后在特殊年代为守护烧伤病人与死神搏斗;还曾经参加医疗代表团三次出访越南;担任医疗队长深入西藏阿里,为雪域人民送医送药;远赴法国求知若渴,为中国带回重症医学的火种;在非典爆发时,即使年逾古稀也依然临危受命担当重任……
好像只要是国家、社会所需之地,他永远能够无畏奔赴。陈德昌教授的故事也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医学的领域奉献深耕;他身上专注科研、用心教学、奉献国家的美好品质实际上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所顶尖医学高校的精神缩影。
作为我国医药领域TOP级别的高校,协和汇聚了众多像陈德昌教授这样的医学先驱的名师学者,共计拥有两院院士26人、国家杰青45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博士生导师1032名、硕士生导师1231人。这样的师资队伍,不仅是医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更是医学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且,在教育理念上,协和一直奉行“全人”教育,坚持在医学的教育体系中,提取好的教学意识、教学制度,去粗取精。所谓“全人”,就是在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拥有医者“尊科学济人道”的精神。具体而言,协和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实践、感恩梧桐树探访老教授等医疗志愿社会活动,让学生以学生的身份,提前接触医生工作,走近医院、走近社区、走近病人,更进一步了解体会未来职业的责任。
可以说,以陈德昌教授为代表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教研团队,他们不仅是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佼佼者,更是人类健康事业的守护者。这样的故事和精神也通过该校教育的力量一代代传承,激励着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
关注“一千零一个志愿”,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最新最全的大学招生信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