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6678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LGBTQ+”至少包括这5种人群
02、“LGBTQ+”是后天经历导致的
03、哪些经历会导致同性恋和跨性别?
04、因经历特殊,LGBTQ+人士要觉察自己有没有人格异常

近几年,国内网络上关于LGBTQ+的事件和讨论越来越多。

比如国内最有名的跨性别者金星,她最近公开展示宣扬“LGBTQ+运动”的旗子,继而被广州、佛山、苏州、上海拒演。

还有,马斯克曾公开说,他被骗签署了同意大儿子变性的文件,反应过来后非常后悔。他对于“LGBTQ+运动”、鼓励变性的政策深恶痛绝。

刚刚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也坚决反对“LGBTQ+运动”,他早就宣布会采取新的政策,禁止鼓励未成年人变性。

还有,今年的法国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夹带了“LGBTQ+运动”的私货,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的争议。很多国家和地区现在再也不能回放开幕式视频。

争议越多、关注越高,国内很多网友开始关注LGBTQ+这个话题,但很多人的理解还非常有限。

所谓的“LGBTQ+”,到底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这个群体会出现非主流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

LGBTQ+人士和社会大众该怎么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个话题,才更有利于获得真正健康、幸福的生活,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以下从精准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从人的内隐记忆层面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接近于问题的真相。

01、“LGBTQ+”至少包括这5种人群

LGBTQ+是什么?对于这一点,网上能够轻易查到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简单来说,这是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依次为:

Lesbian(女同性恋),

Gay(男同性恋),

Bisexual(双性恋),

Transgender(跨性别),

Queer(酷儿,指代所有非主流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人士),

“+”则是表示包括其余未细说明的性少数群体,如 Pansexual(泛性恋)、Asexual(无性恋)等。

有些人会混淆同性恋和跨性别者。

Lesbian(女同性恋)、Gay(男同性恋)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性冲动的群体,Ta们只愿意跟同性谈恋爱、发生性关系。

但是,Ta们认同自己的出生生理性别,从没想过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

而Transgender(跨性别)是指个体在心理上不能接受自己出生时的生理性别,很渴望成为另一性别,有的甚至因此接受了变性手术。

金星就是国内最典型的跨性别者。

她出生时是男性,但她说自己从6岁起就认为自己应该是女性。她的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并终于在28岁时做了变性手术,成为了一名女性。

有的人可能还会有这样的疑问:泰国的特色“人妖”,是否也属于跨性别者?

严格来说,是的。不过,大部分“人妖”并没有切除男性生殖器,只是长期服用雌性激素导致乳房发育,上半身是美丽的女性,但下半身还是男性。

而且很多“人妖”并不是真的渴望变成女性,而只是出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利益。

所以,有的人说金星是“人妖”,这其实是不对的。金星她接受了变性手术,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她都已经成为了一名女性,只是不能怀孕。

而Bisexual(双性恋),指的是个体没有特定的性取向,对男性和女性都有可能产生爱慕、发生性关系。

而Queer(酷儿),这个概念比上面任何一个概念都更难定义,也更难理解,甚至可能不同的LGBTQ+人士也有不同的解读。

在有的资料里,Ta是泛指所有非主流性取向、非主流性别认同的人。而在有的资料里,Ta是指对自己的性取向、性别认同仍未确定的人。

还有的资料则说,“酷儿们”不认为自己是男性、女性、跨性别或间性人,反对对性别进行划分。

还有的信息说,“酷儿们”就是对性别随心所欲的人,Ta们喜欢是什么性别,那就可以是什么性别。这听起来跟德国的“性别自裁法”倒是很吻合。

不过,无论是上述哪一个群体,Ta们在历史上,都一度是“精神病人”。

在西方历史上,很多国家曾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罪恶,同性恋者会得到严厉的惩罚。直到现在,在有些宗教国家里还是采取这样的观念。

后来,随着时代进步,同性恋被“去罪化”,但仍然被大夫们认为这是一种病,得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非常不人道的“同性恋治疗方法”。

再到后来,西方社会看待同性恋的目光发生了很大转变,实现了“去病化”。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大会通过决议,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不再将此视作一种精神疾病。

“跨性别”在临床上也有类似的发展过程。

在世卫组织1992年发布的ICD-10中,还有2001年中国发布的CCMD-3(两者都是疾病诊断标准)中,都有“性身份障碍”这个精神障碍,指的就是渴望改变出生生理性别的人。

CCMD-3还在“性身份障碍”下面细分了一个“易性症”(有的资料也叫做“易性癖”),指的是性身份障碍患者已经完全不能接受自己的出生生理性别了,向医生提出要使用异性激素,甚至接受变性手术。

按照这个诊断标准,金星当年就是典型的“易性症”患者。

而在1994年美国精神医学发布的DSM-4中,也有“性身份识别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这个精神疾病。

可以说,那时候,上面3部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对于“跨性别”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都认为这是病。

(以上资料出自《性别认同障碍的诊断——来自DSM-4、CCMD-3、ICD-10的观点》,2006年,张晓辉 童辉杰)

但是,在2013年出台的DSM-5中,性身份识别障碍被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性别烦躁”:

个体不认同自身的出生生理性别,这不是病;只有这引起了强烈的内心冲突、情绪剧烈波动,才能算是精神心理症状。

而解决的办法,主要就是使用异性激素和变性手术,帮助这个群体实现愿望。

也就是说,“性身份识别障碍”实现了去病化。

还有一部分跨性别者没有接受变性手术,但经常穿异性服装,比如爱把自己打扮成女人模样的男性。

很多人说这个群体有“异装癖”,但“癖”这个字带有贬义和道德批判的色彩,我们认为这个字并不恰当。

更准确地讲,这些爱打扮成异性模样的人其实有“异装成瘾”,这是一种行为成瘾,在成长过程反复体验过穿异性服装带来的兴奋感,形成了叠加性心理渴求。

Ta们还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曾长期内心压抑,但缺乏科学、正确的解压方式,而是通过穿异性服装来释放压力,逐渐发展为“异装成瘾”。

美国能源部的官员山姆·布林顿、国内明星伊能静的大儿子哈利,就是典型的异装成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姆·布林顿,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利,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性取向、性别认同障碍的去病化已经愈演愈烈,按照这个趋势演变下去,更多的性心理障碍也会被去病化,比如恋物成瘾、偷窥成瘾、摩擦成瘾等。

02、“LGBTQ+”是后天经历导致的

在主流观念里,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男女之间互性吸引,产生爱情和性冲动,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为什么有些人的性取向、性别认同这么“非主流”?

以前,主流精神医学、心理学都进行过一些研究,但找不到答案,也无法让这部分人的选择符合主流,可以说完全就是束手无策。

而且,随着“LGBTQ+运动”的兴起,这部分人不断要求得到社会的包容和平等的对待。

于是“打不过就加入”,既然解决不了,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就干脆说这不是问题,那就不需要解决了,“没病就不需要治疗了”,也就不会显得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无能了。

而且,“LGBTQ+运动”走向了极端,在西方国家演变为一种“政治正确”,不但不接受歧视,甚至不允许被讨论。

出于政治和经济等目的,西方国家的政府也过分保护“LGBTQ+群体”的所谓权利,发布荒唐的政策,导致其他群体的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尤其是女性群体。

比如2022年,美国发生了一起“男生穿裙子进女厕所,强奸15岁少女”的案件。

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西方发达国家,同性恋、性别认同问题的科研已经完全被停止,成了医学领域的“禁区”,国内这个趋势也很明显。

而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称“LGBTQ+”是与生俱来的,是天生的,有的文章甚至说这与基因遗传有关。

尤其是LGBTQ+人士,Ta们更加认同这些说法,并且认为既然这是天生的,那改变性取向和性别就是Ta们的自由权利。

希望大众对这些信息、观点要理性对待,别被“洗脑”了。

首先,无论是同性恋、性别烦躁,还是其它的LGBTQ+现象,这都不是“龙生龙、凤生凤”的单基因遗传导致的。这是非常、非常明确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了很多年了,科研人员至今没有发现所谓的“同性恋基因”“跨性别基因”。

至于多基因遗传,也找不到确切的、可重复的答案。

比如有些研究说找到了同性恋相关的基因位点,但后来又发现,这个基因位点也会出现在异性恋人群中,说明它跟同性恋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而且,现在LGBTQ+成为科研禁区了,这方面的多基因遗传很难出现新的突破了。

还有些人认为LGBTQ+与围产期的不良刺激有关,比如母亲怀孕时吃了某些药物和物质,导致婴儿体内激素分泌出现变化等等。

这种说法其实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孕妇在围产期接触过那么多物质,哪些物质会产生这样的影响?是怎么影响的?这根本无法考究。

可是,精准精神心理学的临床实践颠覆性发现:

LGBTQ+的真正根源是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至少,目前我们在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中接触过的个体无一例外!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大量的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Ta们中有部分人就存在同性恋、跨性别的心理。

我们不会将这看作一个病症,要求Ta们接受处理。

但如果Ta们愿意的话,我们会深入到Ta们的内隐记忆层面,寻找这背后是否有后天的病理性记忆,并发现都有。

而且,有时我们是在处理其他精神心理问题时(比如患者跟异性家长的亲子关系极其恶劣、无法跟异性正常相处等),发现患者的同性恋、性别烦躁的背后,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

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发现,而不是一种猜测!

不过,要声明的是,即使找到了同性恋、性别烦躁背后的病理性记忆,我们也不会擅自修复,改变患者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而会尊重患者的意愿。

03、哪些经历会导致同性恋与跨性别?

接着上面所说的,LGBTQ+的背后,到底有怎么样的病理性记忆?

病理性记忆至少包括3部分内容:叠加性心理创伤、叠加性心理渴求、不良的归因模式。

而LGBTQ+的背后,往往3种都有。

第一,Ta们遭受过大量来自特定性别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比如,女儿受到父亲的长期打骂、贬低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Ta们不但非常仇视父亲,而且很容易把这种负性情绪泛化到所有男性身上。

如果Ta们还遭受过其他男性(比如亲戚、老师、男同学)的伤害,还受到网上一些“男女对立”“男人是垃圾”信息的影响的话,Ta们就很容易抵触所有男性。

可人是群居动物,总需要找伴侣,女的不想找男的了,那找谁?

这部分群体早就接触过同性恋、LGBTQ+的信息,Ta们对同性恋并不排斥,那自然就想到了找同性作为伴侣。

对于家庭中的儿子,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

有些男同性恋、跨性别者(男性想变成女性)的形成还与同伴欺凌、校园欺凌有关。

Ta们因为种种后天因素,身体和性格都比较柔弱,胆小怕事,也因此容易受到一些男同学、男性小伙伴的欺凌。

有的受害男孩会对男性感到排斥,觉得这些人很粗鲁、蛮横,并且讨厌自己也是男性中的一份子。Ta们渴望成为女性,这样就能被保护、被呵护了。

有的受害男孩没有“变性”的念头,但Ta们很渴望得到强者的保护,使自己不再被欺负。

那谁是强者?Ta们想到了充满阳刚之气、又有正义感的男性。

如果现实中真的有男性帮Ta们解围,保护Ta们不受欺凌,还给予Ta们关心,Ta们真的可能会“沦陷”,爱上对方。

第二,LGBTQ+的背后还有叠加性心理渴求。

上面讲到,有的男性、女性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对同性群体产生排斥,又或者因为想得到保护,所以找同性伴侣。

如果Ta们跟同性相处、交往的过程中,体验过愉悦、幸福的感觉;

甚至在亲密接触时有过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快感的话,这会形成叠加性心理渴求,强化Ta们的同性取向!

至于跨性别者,Ta们往往在对“变性”的憧憬和想象中,甚至是短暂的角色扮演中,形成叠加性心理渴求。

就拿金星来说,她说自己6岁起就渴望成为一名女性,但青少年、儿童时期的金星认为这不可能,因为她出生部队家庭,又是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星,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她说,就是因为觉得不可能,所以她放任自己大肆想象,发呆时经常在脑海里勾勒出成为女性的幸福日子。

这种想象就能给她带来非常强烈的情绪体验,越想越开心,越想越渴望,形成叠加性心理渴求。

后来她一旦意识到“变性”有可能实现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坚定地认为自己就该成为女性。

有的性别烦躁者偷偷服用异性激素,Ta们看到身体发生了变化,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兴奋无比,这也会形成叠加性心理渴求,强化Ta们改变性别的念头。

第三,LGBTQ+的背后有不理性的归因模式。

最典型的就是,Ta们受到大量“LGBTQ+运动”的影响,认为这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跟后天经历无关。这其实就是一种外归因模式。

Ta们还认为,只要自身想改变性取向、性别认同,这就是自由和权利,是任何人都不能干预和阻止的。

而且,很多LGBTQ+人士对此缺乏觉察,Ta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思维模式、归因模式受到很多外界信息的影响,而是盲目认为自己认为的就是真相。

04、因经历特殊,LGBTQ+人士要觉察自己有没有人格异常

上面分析了LGBTQ+的背后,其实有大量的心理社会因素,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导致的。

在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中,如果个体同意,我们会深入到Ta们的内隐记忆层面,修复这些病理性记忆,然后Ta们再作出性取向和性别选择。

最后,这部分人都选择回归主流。

也就是说,如果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得到高效化、精准化的修复,个体也愿意的话,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可以快速改变。

当然,如果个体不愿意寻找这背后的病理性记忆,或者找到了但不愿意修复,这也是Ta们选择的权利。

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身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权利,这没有问题。国内社会对此是非常宽容的。

但问题是,很多LGBTQ+人士还有情绪问题、人格异常,比如仍然感到压抑、自卑、愤怒、低落,又或者在“性”的问题上非常偏执,听不进任何不同的声音。

这背后其实还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而且有的跟Ta们的非主流性取向、性别认同有关。

比如有些男同性恋者、跨性别者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就显得比较“阴柔”,被人嘲笑“娘炮”“娘娘腔”。

再加上上面说了,Ta们改变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可能本来就跟校园欺凌有关。

这些不良事件形成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令Ta们内心压抑、自卑、愤怒,逐渐形成了偏执型人格异常。

Ta们往往是非常善良的,对弱者充满同情。但Ta们同时也敏感多疑、容易从负面的角度解读别人行为,因此不断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

现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不少青少年、年轻人变性之后后悔了。

Ta们一开始以为只要变性了,生活就会变得美好了。但其实Ta们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没有得以修复,变性解决不了心理根源上的问题。

Ta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变性后仍然感到压抑、痛苦、自卑,还因为变性而遭受了更多痛苦和心理创伤,非常后悔。

因为很多LGBTQ+人士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出现偏执型人格异常,Ta们对于性取向、性别认同的认知也就更加偏执。

Ta们不光自己选择了非主流,还参与“LGBTQ+运动”,对此公开宣扬;

遇到对自己不认同、反对宣扬“LGBTQ+运动”的人时,Ta们会鄙视、大怒,指责这些人无知、愚昧、落后,疯狂打压、甚至是攻击别人。

其实这也是一种完全外归因的模式,这导致Ta们积累越来越多的愤怒,遭受的心理创伤越来越多,最后发展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完全听不进不同的声音。

金星公开展示“彩虹旗”,然后被网友批评后,她毫无自我反省能力,极力抵赖,还暗讽国内网友是“乌合之众”,这就是典型例子。

这部分人如果继续行为出格,在国内受到的批评、限制越来越多的话,Ta们又不懂得自我反省,Ta们对国内社会的愤怒就会越来越强烈,充满偏见。

如果Ta们的人格异常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会演变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但主要反的是不接纳LGBTQ+运动的社会。

现在,很多LGBTQ+人士和一些主流大众互相攻击、唾骂,非要在口水战和“性”方面分个你死我活。

其实这是非常不理性的,无论对于LGBTQ+人士,还是主流社会大众来讲,这都是非常危险的,只会令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撕裂,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和谐。

所以,最好的相处之道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一方面,国内的主流大众不要站在道德层面指责、批判LGBTQ+人士。

同性恋、跨性别这不是道德问题,Ta们也是难以自控的,只要Ta们没有作出伤害别人和社会的事情,就应该得到基本的尊重和包容。

而且,因为Ta们中有很多人经历过不良事件,比如小时候被欺凌、被歧视,所以内心可能是十分痛苦、压抑的,主流大众反而要给Ta们更多的关爱、包容。

但是,LGBTQ+人士也不能将国内大众的善良、包容当成理所当然,进而在国内公开宣扬LGBTQ+运动,还说这代表了先进、自由。

在国内,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国内社会的底线!

与此同时,LGBTQ+人士也要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不是天生的,而是与后天经历有关。

即使你们意识到这一点,但还是选择不改变,这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你们也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觉察能力,反思自己是否有敏感多疑、自以为是偏执型人格异常,是否有不理性的外归因模式;

更不要挑战国内主流社会的底线,而是走好自己的路,过好自己的日子,这才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