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采用什么栽培方法?”“预计第二批茯苓的产量如何?”……近日,在福建省尤溪县森林居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松蔸茯苓种植基地,来自沪明两地的食用菌专家团,正向公司技术总监廖观保了解茯苓的栽培生长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沪明两地的食用菌专家在森林居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松蔸茯苓种植基地现场指导

茯苓是一种常用的药用真菌,素有“十方九苓”“药膳白银”之称,主要靠菌丝分解吸收松木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结成菌核。长期以来,因国民经济建设和林地抚育需要,多数国有林场和集体林地每年都要采伐大量松树,松树伐蔸和枝丫材则作为废弃物被遗弃在山场,而这些废弃物恰恰就是适宜茯苓生长的“家园”。

去年8月以来,尤溪依托沪明合作,围绕茯苓种植,建立松蔸、段木、袋料栽培3个科研实践基地。基地利用马尾松伐桩、树尾、枝丫等伐区剩余物作为种植基质,采取“良种+良法+精细化管理”种植模式,助推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鲜茯苓

“公司在尤溪的茯苓栽培面积达2000多亩,主栽茯苓菌种‘C21’,今年6月第一批采收时,亩产鲜茯苓300斤,实现产值约240万元。”廖观保介绍,森林居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茯苓菌种生产、茯苓松蔸及段木栽培,现拥有1条菌种生产线、1条茯苓加工生产线,可年产菌种30万袋、加工成品茯苓20吨。

目前,森林居公司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了专业的茯苓研发团队。得益于县内外专家的科学指导,每亩茯苓的产量提升了10%以上。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尚晓冬介绍,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而茯苓是一种寄生在松木上的菌类,利用其寄生特性,还可以消解和转化疫木中的幼虫、蛹和成虫等,从而实现疫木的安全高值化利用。“我们打算将更多上海的茯苓菌种拿到尤溪试种,从中选出更适合尤溪栽培的菌种,助力提高当地茯苓的产量和品质。”尚晓冬说。

通过科技赋能,尤溪茯苓栽培面积已突破1万亩,为林业增产增效拓宽了新渠道。

近年来,在大食物观的科学指引下,尤溪积极搭建科研机构、企业、林农三方林下经济发展合作平台,开展《利用茯苓栽培就地清理枯死松树研究》《林下种植互叶白千层试验》等林下经济科技研究推广项目,以“试验—示范—推广”模式,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打造了茯苓、七叶一枝花、黄精、灵芝等8条林下经济示范带。

同时,作为全省16个“三多”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尤溪积极探索以“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形成具有尤溪特色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我们正以生产技术服务、经营管理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多重服务为抓手,促进林农、经营者、集体、社会等实现多方得益。”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尤溪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吴承文介绍,一方面,尤溪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联合省内外专家,实行“林农点单、专家送餐”,帮助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另一方面,通过发放林地经营权证,推出普惠林业金融产品“福林贷”,以“银行+合作社+林农”模式,解决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启动资金问题。

目前,尤溪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58.85万亩,实现产值20.18亿元。2023年全县新增林下经济经营面积6000余亩,亩产值达3000余元,相较2016年,每亩林地增加产值400余元。(王琨 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