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单传”、“一个人的毕业照”、“史上最冷门”,这些标签近年来频频与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挂钩,迅速成为互联网上的热议话题,这种关注背后,是公众对专业选择、教育模式、就业前景以及学科价值的多重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普遍的认知中,北京大学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顶尖水平,进入北大似乎就意味着前途无量,然而古生物学专业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简单的等式关系。

一个每年仅招收个位数学生,甚至出现过连续几年无人报考的专业,究竟有何存在的意义?是高校设置的失误,还是另有深意?

薛逸凡是一个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在2010年高考后,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进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习古生物学,这个专业,研究的是深埋地底的远古生命,与现代生活似乎毫无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什么驱使她做出这样的选择?答案很简单,就是热爱,薛逸凡从小就对古生物学充满兴趣,进入北大元培学院学习古生物学,是她儿时梦想的实现。

与薛逸凡相似,安永睿、余逸伦等选择古生物学的学生,也并非一时冲动,安永睿对地理和化学的热爱,引导他走上了古生物学研究的道路。

而余逸伦,则是在5岁时观看《侏罗纪公园》后,就对恐龙和古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高中时期就发表了相关的专业文章。这些学生的经历表明,选择古生物学专业并非盲目跟风,而是源于内心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索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湖南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绩,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冷门专业”的热议,许多人质疑她的选择,认为她放弃了更有“钱途”的专业,是不理智的行为。

但是钟芳蓉的选择正是对个人兴趣和专业价值的坚持,这些学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选择并非简单的“热门”与“冷门”之分,更重要的是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方向。

事实上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他们没有被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而是勇敢地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实用主义的社会中,这些学生的坚持显得尤为珍贵,他们的选择也提醒我们,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更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学科,而是一个融合了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这种设置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深入思考。

元培学院作为北京大学的试验田,一直致力于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古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年级阶段的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化培训,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元培学院还为古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个性化的培养。

这种“小而精”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它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更符合古生物学研究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跨学科知识背景,同时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对一”的指导,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

与其他高校的古生物学专业相比,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更注重交叉学科的融合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传统的古生物学课程外,还包括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等相关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研究能力。

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生物学一个听起来就充满学术气息的专业,它的就业前景如何?是否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毕业即失业?答案或许出乎你的意料,事实上古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宽广。

古生物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从事科研工作,张博然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就赴美国伯克利大学深造,并在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薛逸凡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准博士”,安永睿则选择留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这些案例表明,古生物学专业并非就业的死胡同,反而为有志于科研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古生物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使其毕业生具备了在多个领域工作的潜力,他们可以进入石油、煤炭、国土资源等部门,从事与地质相关的勘探和研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行业对地质学人才的需求一直比较旺盛,古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凭借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在这些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古生物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博物馆、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古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凭借其对古生物知识的深入了解,可以在这些机构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古生物学专业人才的稀缺性,其就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在一些特定领域,例如古生物化石的鉴定和研究,古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甚至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该专业人才的价值和市场需求。

更重要的是,国家对地质、能源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为古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古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这为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生物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奥秘,通过研究化石,我们可以追溯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不同地质时期生物的形态、习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古生物学的研究,也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通过研究古代人类的化石和遗迹,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习俗,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科学探索方面,古生物学的研究,推动了地质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古生物化石是研究地质历史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层的年代和沉积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古生物学的研究,也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国家对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古生物学领域的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

这表明国家已经认识到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六代单传”或许代表着一种稀缺性,但也象征着一种传承;“一个人的毕业照”或许略显孤单,但也彰显着一种独特的个性;“史上最冷门”或许不被大众理解,但也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正是这些看似矛盾的标签,构成了北大古生物学专业的独特魅力,也引发了我们对专业选择、人才培养以及社会价值的深入思考。[浮云]

参考来源:

光明网 舒德干:培养更多古生物学研究的新生力量
环球网 北大再现一个人毕业照:该专业“六代单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6代单传,一人旷课全系放假,毕业照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