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朱继雨)小学阶段是学生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小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有限,经常对喜欢或不喜欢的事物做出不正确的判断,由此,“绰号”便在课间交流中频繁出现。为了引导学生能积极应对绰号烦恼,悦纳善意外号,勇敢拒绝恶意外号,11月18日,潢川县江集二小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七节心理团辅课《绰号杀伤力排名》,让我们一起和“外号面对面”。
活动伊始,教师为学生讲解小皮的故事,教师和学生就绰号进行互动回答,打开学生对绰号的回忆。教师为每名学生发一张便利贴,邀请每名同学在便利贴上写下日常听到的容易伤害他人的三个绰号,并在绰号旁边写下它的杀伤力指数(1~5分,1分为不太伤害,2分为一般伤害,3分为有些伤害,4分为很伤害,5分为及其伤害,分数越高代表杀伤力越强)写完之后,教师邀请一名学生进行唱票,将便利贴提到的错好写的黑板上。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生手册》附录中撕下爱心卡纸,然后全班同学轮流朗读黑板上的绰号,每读到一个绰号,学生就将手中的爱心卡纸揉皱,一直到全部读完,然后就是邀请学生一边对揉皱的卡纸说“对不起”,一边将其展开,然后尝试尽力抚平卡纸,观察它是否能恢复到原来平整样子。
绰号,原本只是一个称呼。当朋友们亲切的叫我们绰号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彼此亲密的情谊。然而,绰号一旦变成伤人利器,它便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一道梗,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忘记的屈辱和伤痛。这堂心理班会课,旨在让孩子设身处地地感受别人受到的伤害,从而减少不雅绰号的诞生或流行;而那些被别人叫不雅绰号的孩子,能够找到真正明智的、合理的解决办法,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也有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