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年间,安徽省合肥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有这样一对特殊的"兄妹"。哥哥生性木讷,虽然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妹妹是被人遗弃的弃婴,因为天花在脸上留下了麻点,无人愿意提亲。这对"兄妹"的结合,在当时看来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谁能想到,他们的儿子日后竟在清朝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命运?而这段看似不同寻常的姻缘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李家困境
嘉庆六年(1801年),安徽合肥郊外的小村庄里,李殿华正埋头案前,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了。村里的邻居都说,李家祖上曾出过举人,家中藏书万卷,按理说科举之路不该如此坎坷。
然而连续三次的失利,让李家的境况每况愈下。往日里门庭若市的李家学堂,如今也冷清了许多。有钱的学子都选择去了县城里更有名气的学馆,留下来的都是些家境贫寒的孩子。李殿华不得不靠着一点微薄的束脂度日。
这一年的秋闱,李殿华又一次铩羽而归。看着自家那一柜已经泛黄的典籍,和日渐破旧的堂屋,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科举之路,或许真的与他无缘。
为了维持生计,李殿华不得不将家中部分藏书典当。然而让他更忧心的是刚满月的儿子李文安。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整日里哭闹不止。乡里的大夫说,这孩子命格特殊,要等到八岁才适合读书。
随着时光流逝,李文安渐渐长大。然而这个孩子却与其他孩童不同,他不爱玩耍,整日里都是一个人发呆。到了该启蒙的年纪,李殿华按照大夫的话,等到李文安八岁才开始教他读书认字。
谁知这一教,更让李殿华陷入了深深的忧虑。李文安虽然安静好学,但领悟能力却远不如同龄人。其他孩子十岁就能背诵《四书》,而李文安直到十三岁才堪堪完成。这让李殿华看不到半点希望。
李家的困境还在持续。李殿华不得不将家中的学堂改成私塾,收取更多的学生以维持生计。但即便如此,家中的光景仍然每况愈下。破旧的房屋年久失修,漏雨的地方越来越多;餐桌上的菜色也愈发清淡,常常一碗咸菜就要配上几顿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