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图书馆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捐书,我圆梦了。”近日,84岁的章雪藻女士听到自己捐赠的图书即将开放借阅,十分高兴。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了解到,由章雪藻女士捐赠的价值100万元的图书,第一批今日开放借阅。第一批图书共有2000余种,6000余册,涉及文学、社科、心理等类别,均为近年出版。
图为由章雪藻女士捐赠的图书。广西桂林图书馆供图
把捐书视为“圆梦”,这是为何?章雪藻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童年在桂林度过,后又辗转天津北京等地。尽管在桂林生活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这片土地的山水与人情味让她记了一辈子。她把捐书视为“圆梦”,是想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恩,回报桂林给予她的恩惠。
“我的精神启蒙来自阅读,而书籍的源泉则是两个图书馆:当年的桂林王城图书馆(今广西桂林图书馆)和芙蓉路街道图书馆。我的母亲是当时街道的工作者,芙蓉路图书馆就由她经管,这也让我之后无论走了多远,到哪里的图书馆,都能看到桂林图书馆的影子,看到母亲工作的场景。”章雪藻女士说,母亲像一个文化使者,让许多人通过阅读打开了视野。此外,尽管她在桂林的生活只有短短五六年,但桂林的人和桂林的山水却构建了她的人格和情操的基调。
章雪藻女士
“我到过世界上的许多城市,每到一个,我都像再见桂林。我走过许多城市的许多街道,似乎都是走在芙蓉路上。我去过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许多图书馆,也都会看到妈妈在芙蓉路图书馆里忙碌的身影。置身中外不同的美丽风景,却都不如桂林的山水养人。”她深情地说,“出了国,走得远,竟然是越远越近母亲,越远越亲桂林。”
章雪藻女士和桂林的缘分还要从20世纪50年代说起。当时,她随家人迁居桂林,居住在今天叠彩区芙蓉路一带。
“桂林是干净的、安静的,人与人之间都特别友好。”在章雪藻女士的记忆里,过去和邻居们住在一个有着围墙的院子里,大家相互帮衬,亲如一家。她还记得,小时候和哥哥去挑自来水,送水的老太太非常和蔼,看到他们来挑水总会亲昵地摸摸他们的头。“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世界好亲热啊,人与人之间是这么的亲密。”
章雪藻女士还分享了在桂林一小读书时放学后和同学们去山上游玩野餐的经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翻过一座座青山之后,自己竟自然而然地融进了桂林山水之中。
沉思的、内敛的、丰富的、坚韧的、自信的,这是章雪藻女士印象中的桂林山水,也是她慢慢“悟”出来的桂林山水。
“当我望着山和水,我是真正地爱着桂林,我可以感受到它们无言的力量。我或许生来就应该是桂林人。”谈到挚爱的桂林,章雪藻女士在电话里哽咽了,“桂林好像把我身上的一些东西替我生长了出来,像是我情感的延续,像是我生命的具象。”
去年,章雪藻女士从网上找到了广西桂林图书馆的联系方式,表达了“捐赠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图书”的想法。
“我们之前从未接受过这样体量的捐赠,于是,我们和章女士反复沟通后,协助章女士确定书单,然后再由图书馆来接收这些图书。”广西桂林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第一批图书在今年10月到达图书馆,经过验收整理工作后,正式上架。
由于身体原因,章雪藻女士无法在这批图书开放借阅时来到桂林,但今天广大市民读者走进广西桂林图书馆,看到书架上一本本盖有“章雪藻捐赠书”字样印章的图书,就是她送给桂林的礼物。
“如果问我读书可以带来什么,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读书可以丢掉什么。读书一定可以让人丢掉狭隘、偏执、冷漠、自私、傲慢等一些人性丑恶的东西,让你慢慢地走向你向往的那个自己。”在章雪藻女士看来,阅读可以获取知识,看见万千世界,促进人们在真实生活中丰富人生经历,收获世界思想库中的荟萃,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在阅读中打开与自己对话的通道,找到自我所在。
“我爱一个人,我愿意把我看过的好书推荐给它,我爱我的故土,自然会想把最好的东西,也就是书,留给故乡的人们。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会与自己对话,学会聆听‘巨人们’的思想,然后指引自己更好地生活。”章雪藻女士说。
“非常感谢章女士的捐赠。这次捐书的意义远大于‘支持图书馆建设’本身,是一种对图书馆‘保护文化、延续文脉’作用意义的诠释。”广西桂林图书馆馆长钟琼说,广西桂林图书馆自建馆以来,广泛接收社会各界的藏书、赠书,并在战火中全力保护书册,守护广西、桂林文脉不息。“我们欢迎,也希望更多像章女士这样有图书馆情节的社会各界人士,将书册交由我们来收藏、传播。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赓续文脉,文脉存焉,国运兴焉。”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李思静)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