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鸽鸽,女,1993年12月出生,2016年7月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同年9月参加工作,现担任洛阳市太平明德小学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四年级二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带领的班级先后被评为洛阳市文明班集体、洛龙区先进班集体。个人先后获得洛龙区教坛新秀、洛龙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撰写的师德案例多次被评为区级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

在记忆的长河里,成长是拔节的青竹,每当我经历一件记忆犹新的事,就会获得一些启示,得到一些成长。

学校每年10月份左右都要举办红歌比赛,身为音乐专业的我在这种活动中,当然不能落后。于是,我在9月底就让孩子们回家找去年的演出服装——小红军服(包括上衣、裤子、帽子、腰带、袖章、绑腿),害怕孩子们忘记,就让他们把衣服穿好拍照发钉钉家校本,第二天到校打开家校本一统计,有几个同学不是少袖章、就是帽子丢了,或者就是腰带找不到了,总而言之就是服装没有准备到位。放假前我又提醒孩子们,缺少的东西让家长利用国庆假期网上购买或自行准备。

因为国庆节到校的那一周只有3天,所以到校的第一天我就让孩子们把衣服带过来,当时忙着上课,忙着排练,也没让他们试衣服,就只问了一下大家的衣服是否准备到位。比赛当天早上一到校我就让大家把小红军服穿上,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但是有三个同学还没有准备好,都说是忘带了,于是我就给家长打电话,其中两个家长都说马上送来,但小明的家长却生气地说:“之前不是说过红袖章可以用红领巾代替嘛,而且我上班的地方离学校几十公里,家里也没人能去送“。电话这头的我听得一脸懵,我从来没有在班里说过红领巾可以代替红袖章,也不清楚小明的妈妈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班。

挂完电话后,我越想越恼火:提前三周都让准备服装,没准备好就算了,竟然还跟老师这样说话。因此,原本用来排练节目的第一节语文课被我上成了“思想政治课”。我首先让小明站起来说刚才妈妈的做法对不对,小明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他家里的情况,听完之后我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也理解小明妈妈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

接下来的半节课里,我让孩子们写一个小练笔:通过今天这件事,以后家长跟老师沟通时应该注意什么。第二节语文课就继续排练节目,为下午的比赛做最后的冲刺。

下午的红歌比赛,我们班果然不负众望勇摘桂冠,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小刚的红袖章在家里没找到,但他奶奶用家里的红色袋子给他做了一条,赶在比赛前送到门卫室。于是我就把小刚的事迹和活动照片一起发到班级群里,群里顿时热闹起来,家长们纷纷为孩子们的精彩表演点赞。

下午18:00延时放学后,我的搭班王老师还在教室留学生辅导,我习惯性地到教室看一看。忽然我的手机响了,一看是小明妈妈,我猜想她应该是为今天早上的事打来的,想起她今天早上说话的语气,我竟一时不知道怎么跟她沟通。于是就让王老师帮我接,谁知小明妈妈却坚持让我接电话,并表达了心中的不满,听到这里,我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办错事了,赶紧示意让王老师挂掉电话,谁知,小明妈妈一直打电话,还连发几条语音。这样逃避下去也不是办法,就立马向宋校长求助,校长建议:“先不要接小明妈妈的电话,给她发信息,让她明天到校面谈”。这招果然奏效,小明妈妈竟真的停止了打电话、发语音。

第二天早上,经过两位校长将近一个多小时的调解,我和小明妈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我对自己在班里公开让小明评价家长的做法表示歉意,因为我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虽然我让其他学生写小练笔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更多家长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但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深感抱歉;小明妈妈也对自己的行为,表达歉意。随后,我把小明妈妈送到学校门口,就继续回教室上课。

在回教室的路上,心里想:虽然今天我们把话都说开了,但我心里还非常难受,因为我感觉我和小明妈妈之间还有很深的隔阂,没有达到真正的相互理解,至少我还没有真正地释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方法,质疑自己的班级管理,甚至在教室除了跟教学相关的内容,一个字都不讲,不是我不讲,而是不敢说,害怕我哪句话再说不对,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家长又来学校找我,这种感觉太“难忘”,我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于是,我就准备当条“咸鱼”,但“躺平”的日子煎熬又漫长,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却又不敢说,这种感觉就好比看着别人喝“毒药”,而自己是个哑巴一样......

没过几天,宋校长在毕业班老师交流会上说道:“大家都说说每个班目前的情况,有没有需要学校帮忙的地方,特别是看到咱们六年级老师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不知怎么的,我一听到这里,心里就特别委屈,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掉,为了不影响大家开会的心情,赶紧跑到党员活动室外面调整下情绪,几分钟后,我又迅速调整好状态,继续开会。宋校长也看出了我的心事,安慰道:“改天我跟你一起去家访,这还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说实话,当时听到要去小明家里家访,我的内心其实是抗拒的,因为我并没有真正看开这件事,我认为去小明家家访简直就是“自取其辱”,但碍于校长的情面我也只能咬着牙说好。

在去小明家的路上,我一直问宋校长到那我该说些什么,生怕再说错话,把局面搞僵,“要多鼓励小明”,宋校长说。大约15分钟后,我们到了小明家,小明妈妈笑脸相迎,我也就没有那么紧张。交流期间,我们发现小明的右脚做了个小手术,穿拖鞋可能会好的快一点,于是宋校长当场就特许小明可以穿拖鞋上学,这至高的“待遇”,让小明妈妈感动不已。与此同时,我真诚地跟小明妈妈交流小明的在校情况,给予一些有效的建议,并鼓励小明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能有一番作为。

家访期间虽然我们都没再提那件事,但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次家访的初衷,之前所有的不愉快都在愉快的交谈中随风远去。当我们驱车离开小明家时,我清楚地知道:这个“小插曲”的句号终于画上了,我的心结终于解开了,自信阳光的崔老师终于回来了。这一刻,我如释重负,打开车窗,抬头望着蔚蓝的天空,尽情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风的温暖,幸福感瞬间涌上心头,稳稳的,暖暖的。

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家校沟通最重要的是家长与老师要在情感上形成相同的认知,只有这样,双方才能真正站在统一战线,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还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多走出校园,走进每个家庭,走入每个孩子的心里,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与家长携手努力,共同托举孩子的美好未来!(崔鸽鸽

【编辑 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