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农业经济学家表示,在近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直是美国农业的最大市场。然而,两国间的政治紧张局势一直在加剧,对贸易造成了阻碍。预计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将比2023年下降超10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巴西大豆的激烈竞争,但教授也认为,美元强势、中美之间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等其他因素也不能忽视。
在两国间上一轮的贸易战中,美国农业遭受的损失超过270亿美元,最终依靠美国政府的援助来抵消,但那几年对于种植者来说相当痛苦。
美国其实也是农业大国,且在中美贸易当中,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占据相当一部分。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美国政府对华大打贸易战和关税战,中美贸易不断走低,两国关系持续探底,作为反制,中方对美国大豆、小麦、玉米、牛肉等进口产品加征了25%的关税,美国农民苦不堪言。特朗普政府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为缓和局势,与中方进行了多层级磋商,并于2020年初签署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美国食品与农业展馆既是双方希望保持美中贸易畅通的善意展示,也显示美国有关商界有意制衡美国政府的对华强硬立场。鉴于依赖中国市场,美国农民对美中双方针锋相对的行为感到不安。如果美方进一步升级美中贸易战,农业将成为中国现成的制衡工具,因为该领域有许多像巴西这样的进口替代选项。中国愿意加大购买量,但华盛顿的对华政策将决定美国农产品出口商的财富和命运。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仍有恢复和增长的空间。
本月,美国国家玉米种植者协会和大豆协会发布了一项预测,称如果美国对华贸易战重燃,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每年可能下降约1500万吨,降幅超过50%。玉米出口预计减少220万吨。如果中国在新一轮贸易战中征收新的反制关税,上述美国农产品领域的损失还会更大。而且,和2018年时一样,美国农业仍然不太可能找到足够的新渠道来弥补这些损失。
需要关注的是,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近日,来自美国的农业企业报告说,它们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最大贸易博览会上签订了大额合约,并表示即便在明年1月白宫权力移交后,对中国的大豆和高粱出口仍将保持增长势头。据上海美国商会称,在为期6天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期间,共有31家美国企业与中国买家签订了价值7.11亿美元的合约,同比增长41%。报道称,尽管人们担心特朗普开始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后贸易战会升级,但进博会上业务量的上升成为北京与华盛顿经济关系的一个亮点。
今年进博“朋友圈”实现再度扩容。本届进博会一共有来自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企业展和国家展,将集中展示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其中不乏首次亮相的一些“新面孔”,还有连续多届参加的“老朋友”,有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连续七届参加的“全勤生”。
不管是进博会上的“头回客”,还是“回头客”乃至“全勤生”,大量跨国企业和外资品牌,都在为了长期看好的中国机遇加码本土化布局,这也成为他们降低贸易摩擦风险的应对战略。
面对美国新任总统上台可能引发的关税风险,进博会“全勤生”德国SYR净水器品牌汉斯希尔中国区副总裁唐鹏告诉第一财经,他们在去年于浙江投资数千万建立的工厂,推动了德国制造在中国的国产化,将缩短链条,从而缓解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
尽管中美贸易关系复杂且难以预测,但农业贸易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亮点。美国谷物协会为能成为这一亮点的一部分而感到自豪,并致力于在中美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双方的农业贸易和互相帮助。对于未来的期望,美国谷物协会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瑞恩·拉格朗表示,无论政治形势如何变化,他们都期待与美国和中国之间保持牢固的关系和强劲的农业贸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