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掌柜黄利明

近日关于点位话题讨论很有意思,核心是当下中国股市市值与中国GD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关系问题。

市场很敏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人心思涨,人心思富,尤其是国庆假期前后有大量的资金进入股市,但我们不应因此就放大尤其歪曲某些言论。

我们应看到股市在回暖途中,信心预期在修复,股市会因为刺激和宽松政策的持续而带来转暖预期。我们更应该看到,监管也在不断平衡,既要让股市回暖,又要保护投资者的享受到股市红利,而不至于在暴涨暴跌中被股市收割。

作为一个学术与实践维度的探讨,大掌柜试图从各维度数据和各项政策来去看待,中国股市未来的市值前景,以及与未来中国GDP的比重关系。

从数据比对结果上来看,3000点偏低,4000点一点都不高,而匹配中国不断增长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GDP,需要观察的是GDP将如何打开A股的市值空间?

全球市场:GDP与股市比重关系

全球市场:GDP与股市比重关系

根据macro网站查询的,截至2024年11月12日,美国股市的总市值(以Wilshire 5000指数衡量)为60.25万亿美元。而美国2023年GDP为27.36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股总市值是美国GDP的220.21%。

一国总市值除以名义本国GDP得出的“巴菲特指数”,是通过与实体经济对比来判断股市估值是否存在高估的指标。传统的经验认为,若该比值处于合理区间,如 70%-80% 左右,表明股市估值相对合理;若比值过高,如超过 100%,则可能意味着股市存在泡沫;若比值过低,如低于 50%,则可能表示股市被低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美国指数超过150%已经成为常态。美股的“巴菲特指数”(总市值除以美国GDP得出的比值)在今年9月末达到为194%,创历史新高。在IT泡沫时期,巴菲特指数为170%左右。近来,超过150%已成为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1989 年底日本股市总市值达到了 GDP 的 140% 左右。当时日本的日经 225 指数在 1989 年 12 月 29 日达到了 38915.87 点的历史最高点,股市的过度繁荣使得市值严重偏离了 GDP 所代表的经济基本面,随后泡沫破裂,日本股市进入了长达数十年的熊市。

根据东证一部和东证Prime上市企业的总市值计算的日本巴菲特指数也在持续上升,2024年达到160%左右,创历史新高。

需要看到的是,全球化速度加快之后,全球资金流动也在加快,不管是美国国内经济情况,还是美国股市情况,乃至全球各国的经济情况和股市情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股市总市值情况与GDP的比重情况也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中国A股指数空间几何?

中国A股指数空间几何?

如果“巴菲特指数”(总市值除以美国GDP得出的比值)是有一定参考可比性的,那以全球核心股市,即美国股市来做比较的话,中国A股指数还有很高的估值提升空间。

根据2024年11月18日的收盘数据显示,当下中国股市(三大交易所市值合计)总市值为85.54万亿元,与中国2023年的GDP总额126.06万亿对比仅为67.86%。

因此,以“巴菲特指数”100%比照中国GDP来计算,中国股市还有41.48万亿即48.49%的上涨空间,即上证指数理论上可以达到4945.58点。以120%比照中国GDP来计算,中国股市还有65.73万亿即76.84%的上涨空间,即上证指数理论上可以达到5878.02点。而以美股持续在150%左右的“巴菲特指数”水平来看,比照中国GDP来计算,中国股市还有121.05%的上涨空间,即上证指数理论上可以达到7347.52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果以当下美国股市与GDP的220.21%比值维度来看,A股总市值更还有224.52%的上涨空间,即上证指数理论上可以达到10786.65点。从国内乐观情绪来看,我们会说中国经济比美国经济更有韧劲与活力,增速也比美国经济更高,那么按理中国股市的成长性就应该能比照美股的成长性。

从A股历史总市值维度来看,2015年5月A股牛市高峰期总市值是62.22万亿,而2014年GDP为64.36万亿,总市值与GDP的比重为96.67%。2007年A股6124点牛市高峰期,A股最高总市值是35.54万亿元‌,而2006年GDP为21.94万亿,总市值与GDP的比重为161.99%。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是,当下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对比当下中国GDP来看是偏低的,还有不小的成长空间抑或是上涨空间预期。

股市回暖途中,信心预期修复

股市回暖途中,信心预期修复

当然,理论只是理论,但我们不应再有“4000点是牛市起点”、“一万点不是梦”的盲目乐观。

因为,对于股市而言,这种言论只会促发百姓对股市的盲目跟风追涨,形成较为暴涨暴跌的散户爆炒行为。而最终绝大部分散户,又会因为对股市游戏规则的不专业把握而被各种回调收割,尤其是在那牛市末端站在高岗上的下跌周期中被收割。

不可否认,股市回暖,也带来了中国经济信心的回暖。但要看到的核心逻辑是,中国官方旨在提升经济活力、加速经济复苏的行动,即力度空间的货币宽松和财政扩张,才变相推动了股市上涨。

股市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股市上涨预期也是提升经济活力、加速经济复苏的附带产品。当然,这个附带产品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信心先行修复与回暖的领先指标,同时股市也部分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回暖预期。在提升股市市值的同时,也会提升个人的财富指数,提升个人的消费信心、扩展预期以及对整体经济的修复信心。

3000点被认为是熊市状态的情绪指标,客观上也是中国股民的“熊市”体感。因此这一点位的下行突破,也被认为是持续性会形成各维度救市的预期指标。当然,从“巴菲特指数”指标来看,3000点即便是当下的3300点也确实是一个相对GDP总额比较低的比重关系,存在低估状态。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从全球股市维度来看,“巴菲特指数”相对高企的时候,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货币宽松和财政扩张予以支撑,或是有经济复苏转向高增长作为基本面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以美股7只超大型高科技股票“七巨头”为代表,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企业在海外提高了盈利能力。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快于GDP,因此股市总市值的增速高于GDP,这使得巴菲特指数容易上升。

既寻求内生增长的消费提升,更寻求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拥抱全球化、跨国出海的外循环扩张,这才是中国企业未来核心出路,我们希望中国智造、中国上市公司能不断提升“海外”的盈利能力以在增速上超越国内GDP增速,相信这也能进一步推升中国股市指数进一步的上升。

毫无疑问,我们看到了最近两年中国企业的加速出海之路,也看到了中国正在不断地推动对外开放,更看到和体会到了中国官方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和财政扩张政策出炉,以及直面问题的10万亿历史性的化债规模出炉。

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不管是股市还是经济的信心正在修复当中,而股市投资者也不要认为这是一轮快牛,至少得是以一轮“慢牛”的心态来对待,更得以机构心态的专业基本面来追寻投资的稳健度,以享受企业成长红利的心态来穿越股市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