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杨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夫潜神对奕,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讵若功定礼乐,妙拟神仙,犹埏埴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存精寓赏,岂徒然与?(孙过庭《书谱》)
“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这里的前提是君子之道。中国传统的书画等艺术,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了人生而艺术,也可以说是为了修身明道。一笔一画,都指向心性。
其实,对于动笔写文,偶尔也会想一下,为何而写?不在乎答案是什么。我在乎的是,写作时的那种真切、鲜活的东西还在不在,这是我在乎的。
杨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
杨雄说:“诗赋不过是些小技艺,大丈夫是不会去做的。更何况是那些沉溺于思考细微之处,埋头于笔墨之间的人呢!”
当代杨雄所谓的“”壮夫不多了,能踏踏实实搞“小道”的也不多了。什么来钱快就搞什么。踏踏实实搞艺术的,搞学问的,很小众,变成非主流。
“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这样琢磨钻研书法的,还有多少?不过,真正进入这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的状态里,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不管世易时移,总归有那么一群人做这样的事情。有些事,是超越时代的。
这是对每一个搞艺术创作人的提醒。
我喜欢研读、琢磨经典,就是这种超越性,我这几年的写作,都是在经典这个范畴内,做生命的学问。
夫潜神对奕,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讵若功定礼乐,妙拟神仙,犹埏埴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
潜心下棋,尚且能获得“坐隐”的美名;以垂钓为乐,依然能体会出仕与隐居的乐趣。而这些又怎比得上书法能起宣扬礼乐教化的功用,并具有神仙般的妙术,如同陶工揉和瓷土塑造器皿一般变化无穷,又像工匠操作熔炉铸锻机具那样大显技艺!酷好崇异尚奇的人,能够欣赏玩味字书体态和意韵气势的多种变化;善于精研探求的人,可以从中得到潜移转换与推陈出新的幽深奥秘。
这里开始谈到书法的好处。传统文化首要在化人。学记讲:“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化民成俗,就是调理天下的风俗,让民众安居乐业,幸福安乐。书法,能起到这个作用?
书法是当时读书人的基本功,读书人就是化民成俗的主力,如果通过书法,能够提升读书人的精神境界,德性修养,那就是可以起到如礼乐一样的化民成俗。
不过,现在的书法专业,重在书写技巧和投展,重在进书协与作品拍卖,大体是两个路子。古时是入仕需求,当今是市场需求,时代使然。
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存精寓赏,岂徒然与?
撰写书论文章的人,往往择取接受前人的糟粕;真正精于鉴赏的人,方能得到内涵的精华。经义与哲理本可溶为一体,贤德和通达自然可以兼善。汲取书艺精华借以寄托赏识情致,难道能说是徒劳的吗?
“存精寓赏”,借由书法艺术的技艺精华的传习,来陶冶情志,变化气质,这就是传统的游艺修身之道。
研习书法,乃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不仅仅是碎银几两或入展入会,乃当下之得与生命境界的提升。这就回到前面的“君子立身,务修其本”。
书法传习,所谓何事?这是我们在日常的临创、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时反思的。
好,到这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