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包括在校学习期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以及自己所安排的各种学习活动,但对学习这件事情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总是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常能沉浸于学习中;有的人一谈及学习就头疼,一拿起书本就犯困……
虽然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采取的具体行动,但学习这件事情还是比较复杂的,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效,需要教师或专家予以实践指导。《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从学习科学到高效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深入剖析了学习的本质,着力探索如何将学习科学转化为教师可直接应用的课堂实践,书中引导读者学习和思考的有效学习原理和学习策略,对提升教学效果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颇有裨益。
1 学习是碰运气还是靠设计?
在本书的开端,作者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值得每个教师深思的问题:学习是碰运气还是靠设计?所谓碰运气,意味着学习的环境、学习的进程以及学习之后的收获等,都是难以控制的,最终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测的;与之相对应,学习靠设计,意味着学习活动有明晰的目标导向、有流程的设计、有结果的预期和思维的积极参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就是如此执行的。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成长特点,总能在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给他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也有的家长,给孩子购买一堆的玩具和读物,看他喜欢什么就玩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后一种类型的家长会更多一些,他们都属于“学习靠碰运气”的家长。
教师的教学也有这样的情况。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教材文本的研读上,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有怎样的特点。之所以经常出现自以为课备得很精彩,但课堂上学生反应平平,甚至连教师自己都感到沉闷难耐的境况,与此事有很大关系。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教师不懂得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策略,不善于将其融入到备课活动和教学设计中,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那必然导致“学习靠碰运气”的结果。
如果教师对学习理论比较熟悉,还会进一步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和抽象化的理论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都知道,有三种非常重要且熟悉的学习理论: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将刺激因素与人的具体反应联系起来的,就像课间操出操要排队入场,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排队的行为就得到了强化;二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解码和储存记忆的信息,通过对信息主动的加工和处理来开展学习;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把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进行互动,从而建立起个人对世界的认知。
那么学生会循着怎样的学习理论开展学习呢?如果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很难将学生的学习框定为行为的、认知的或建构的,学习是高度情境化的,学习在什么地方进行、在什么时间开展,教师提供了怎样的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中环境的因素,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感受,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
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更需要基于自己的课堂为学生定义学习,促进学习的有效发生。
2 促进有效学习的7条原理
知识有三种类型:一是陈述性知识,是学科中那些重要的事实、数字和细节,像概念、原理、模型、结构、要素等都属于此类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概念、模型、原理等陈述性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或联系的知识,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步骤,要求学生知道何时应用特定的技能、过程和算法。三是条件性知识,是关于为何使用以及何时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何时将这些知识带入到新的学习中的知识。比如,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就是陈述性知识;会分析计算原子中质子、中子的数量,就是程序性知识;知道原子如何参与化学键、亚原子粒子的排列和数量对原子特性的影响,就是条件性知识。
学习是一个过程,无论是哪类知识的学习,都会经历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储存知识这三个环节。获取知识的过程总在发生,当然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也有通过精心设计来获取的。即便教师对教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挑战,比如学生的思维定式、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不足、学生对特定概念或术语的误解、工作记忆的容量、学生学习的注意程度、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等。巩固知识需要时间来保证,但并非花的时间越多,知识的巩固效果就越好。长时间在一个知识方面做练习,没有间隔练习效果好;间隔练习还需要和睡眠时间有效链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如学生自我检测;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架,对巩固知识也是很有帮助的。储存知识指的是将所学知识内容、技能和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以便自己提取或迁移到新的环境之中。知识的储存需要了解大脑工作记忆的特征,需要知道海马体的工作原理,需要掌握间隔练习的频度,这里面也有很多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究的知识。
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作者梳理了7条有效学习原理,包括激发动机、集中注意、精细编码、提取和练习、认知负荷、积极困境和及时反馈,这些原理旨在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者。
这些原理中的大多数教师都比较熟悉,我这里重点探讨其中的一个原理——精细编码。教师所设计的不同学习任务,引发的学生思维是不一样的。书中有这样一个来自小学数学课堂的案例:
第一组练习,完成下列算式:
6+10= ;7+9= ;
8+8= ;9+7= ;
10+6= 。
第二组练习,完成以下内容:
1.选择2到9之间的任意数字。
2.将你选择的数字加上它本身,写出等式并求解。
3.把你选择的数字加1,得到一个新数字;再把你选择的数字减1,得到另一个新数字。
4.将第3步得到的两个新数字相加。
5.再重复这个过程几次,你注意到了什么?
所谓精细编码,就是通过将新的学习内容、技能和理解与已有知识、背景知识和以往的经验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这是一个知识生成的过程,学生会主动参与到文本中去,通过对知识的深度加工,更好地获取、巩固和储存知识。上述的第二组练习,就属于精细编码。精细编码包括三个支撑深度加工的要素:一是激发动机;二是用多种形式呈现内容、策略和理解;三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索和知识迁移。
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能注意引导学生自我提问,用自己的话语总结学习,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展示思维过程和结果,则会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成效。
3 切实可行的6个学习策略
在探讨学习原理的同时,本书还向读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学习策略,包括确立目标、整合旧知、总结归纳、绘制图示、自我检测和精细询问等。
确立目标强调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更有方向地进行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动机;整合旧知重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联系,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稳固的知识体系,促进深度理解;总结归纳重在引导平时勤于总结,在总结和归纳时能够提炼关键信息,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绘制图示提醒学生使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可以帮助自己以直观的方式组织和记忆信息;定期进行自我检测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改进;所谓精细询问,指的是鼓励学生提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教育专家的认可,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们通过将这些策略融入课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记忆与理解知识,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从学习科学到高效教学》与一般的专业类教育图书的最大区别,在于书中介绍的学习的原理和策略,不是平铺直叙地将历年来学习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推送给读者学习,而是采取了让读者共同来创建本书内容的方式,让阅读的过程变成读者和作者共同生成图书文本的过程。书中的每一个模块都有大量的空白表格,让读者写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己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对一些环节的处置办法,自己对学习理论或学习策略的认识……然后作者引导读者从学习科学的视角,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剖析,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原理和策略的认识。那些将书中的各种图表认真填写完成的读者,才算是和作者共同完成这本书的创作。这样的学习是不是也是一种新的策略?这样的学习是否收获会更多?我想读者亲自阅读之后,会有更多的体验和感悟。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0日 第09版
作者:常生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