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苏杭,北有临张”;
“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
“临清的砖,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临清。”
这些流传在大运河两岸的俗语,无不形象的说明了临清历史上的商业的繁荣,文运的昌盛。
临清是西汉建县的千年古县,兴盛于元代会通河开凿后的漕运,尤其是明清达到了鼎盛,临清的繁华落幕于清末漕运转战海上,前后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大运河上北方最大的商埠码头城市。
岁月沧桑,今日临清既没有了漕运的码头,也不是现代交通网络上的枢纽,甚至于一度都没有高速通过。被人遗忘的临清,却保留下来了千里大运河上漕运的荣光与印记,中州古城内星罗密布的街巷、鳌头矶、元代运河、会通闸、运河钞关……成了千年古县临清最好的历史见证者。
临清最具特色的老街就是考棚街了,在400米左右的街道之上,不仅保留着县治遗址、考棚街黉门等文物古迹,还保留着上世纪初的老街民宅、民俗风貌,临清新十景中的中州寻幽、县治遗风、黉门文光也在这条街上。
考棚街,顾名思义,是古代考秀才的地方,因为考试在考棚内举行。考棚街北临元代运河,东接明运河,西为漳卫运河,三河环绕,是中州古城上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临清古城,行走在明运河的柳荫里,就可以看到一座四柱牌坊,中间额书红底金字“考棚街”,这儿就是中州古城的标志性老街了。老街是临清重点保护的古城街区,依然保持着上世纪的风貌,古朴厚重,以及被岁月侵蚀的痕迹,街巷连着街巷,四通八达。房屋多为红砖红瓦典型的北方建筑。沿街的民居有许多开着商铺,小巷里、老街上的市民缓缓走来,处处显示着老街悠闲而古老的韵味。
考棚街黉门
考棚街中段路北,是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中学的大门就是古朴而华丽的考棚街黉门了。
黉门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三间,青砖黛瓦硬山式建筑,长10.8米,进深5.5米,正间4.3米,东西侧间2.9米,通高6米,垂脊饰以仙人走兽。前后檐柱,斗拱望板明柱,雀替施以彩绘。左右抱柱楹联“书院荷香名校芳远传天下、考棚韵久俊杰辈出报中华”。
门前蹲立石狮子一对,东侧有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碑。
黉门前身为明代永乐初年的“工部营缮分司”,专门督理烧造、解运贡砖。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为考棚置考院,夏津、武城、邱县等考生均需在此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废除后,这里一直是学府或学堂所在,臧克家、赵望云等名家曾在此执教。张自忠、黑伯理、黑伯龙、张彦青等英贤曾先后求学于此。
县治遗址
黉门西边不远,路北一座青砖黛瓦的阁门屹立在与考棚街相连的巷口(纸马巷),这就是临清县治遗址,为明初临清县治所(衙门)的南门阁楼,又称“文昌阁”。阁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卷棚顶,抬梁式木构梁架,简瓦覆顶,飞檐四挑。阁楼南北向辟券洞门贯通街巷,是临清历史沿革的重要实物资料。
中州风韵
考棚街西与锅市街相交,街口曾经是商铺林立,四角都是典型的上世纪中叶的建筑,如果你见过六七十年代的供销社,那么恭喜你,这里可能勾起了你最原始的记忆。
街口是商业街最繁华的地方,至今依然有商贩在此营商,来来往往的居民不慌不忙的购买着所需的生活用品,哪怕你来自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看到这样返璞归真的小城,却没有一丝丝的违和感。
大宁寺大雄宝殿
锅市街西是大寺街,虽然换了一个名字,其实它与考棚街是相接的,实际上是一条路。
大寺街因街上有好几座寺庙而得名,如今唯有留下了大宁寺大雄宝殿,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宁寺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年(1522—1566)、万历四十七年(1619)及清乾隆年间曾多次重修。原有山门、钟鼓楼、佛殿、戏楼、大雄宝殿、迦蓝殿等,现仅存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单檐硬山布瓦顶。建筑面积440平方米 。明、次间前后建有四柱三楹檐廊,檐廊硬山卷棚顶与主殿相连,成勾连搭式。殿中原塑有释迦牟尼佛像,还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佛像。
千年古县临清,大运河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文昌商隆,考棚街则是这颗明珠上最耀眼的光芒。无论是中州古城原滋原味的风貌,还是黉门记忆的科举文化,斑驳的青砖,沧桑的小巷,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与大运河上的帆船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