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清晨,天还未亮,南宁市飞凤菜市经营猪肉生意的雷姐,早早便来到屠宰场,精心挑选待宰的生猪。

由于出售的猪肉品质佳、价格实在,小小的猪肉摊,生意一直不错。

晌午时分,开设在南宁市各城区的复记老友粉店,顾客络绎不绝,酸辣鲜香的老友粉,赢得无数食客的喜爱和赞誉。

每家粉店门面不大,背后却有着逐渐成型的供应链。

傍晚,华灯初上,各地夜市热闹起来,熙熙攘攘的人群涌进街道,品美食、赏民俗。小摊小贩们数十年的用心经营,带旺了一片夜间经济。

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其活跃度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成色。

当前,广西正汇集各方力量,持续实施“育苗扶壮”工程,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助力一个个“小个体”成长壮大。

统计显示,目前,全区个体工商户总量达313.9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近71%,带动就业875万余人,占全区城镇就业人口近六成,发挥了促进就业“稳定器”、共同富裕“生力军”的积极作用。

真金白银扶持

11月16日,钦州市民张先生到南宁高峰林场走访亲戚,午饭就安排在附近的甘家界牌柠檬鸭总店。

时隔多年,他发现这家饭店已不是印象中简陋的模样,舒适的环境让他用餐心情大好。

甘家界牌柠檬鸭作为南宁知名餐饮品牌,虽已开设多家分店,但这家老店仍是不少南宁人的味蕾记忆。但多年不变的店内环境,让很多想来就餐的顾客打起了“退堂鼓”。

“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原来店内只有几台电扇,顾客常常吃得满头大汗。”张先生回忆道。

久而久之,老店的生意逐渐冷清。

“去年我们决定对老店进行升级改造,可资金却成了问题。”甘家界柠檬鸭店长黄炳利说,就在大家为改造资金发愁时,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告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简称个私主题银行)可以帮忙。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黄炳利走进个私主题银行。工作人员在了解了资金需求和用途后,很快就批复了50万元贷款。

如今,老店的就餐环境焕然一新,生意越来越红火,去年营业额超出预期近100万元。

如果说大型企业是经济海洋中的“巨轮”,那么个体工商户就是“小船”。

虽说“船小好调头”,但也意味着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低。“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个私主题银行服务点,就是为了帮助个体工商户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军告诉记者。

去年首批个私主题银行服务点揭牌以来,全区已设立73个个私主题银行服务点,累计助力3.67万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获得贷款295亿元。

同时,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对全区个体工商户进行“全景画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网格化授信服务,实现“应授尽授”“应贷尽贷”,全区超过220万户个体工商户得到了金融机构的授信,授信总金额超3540亿元。

除融资外,广西还通过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帮扶。据广西税务局总审计师龙文权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共有134.6万户个体工商户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优惠,减免税费68.04亿元。

精准分类帮扶

打开酱料包,倒入锅中简单加热出味,然后加入清水和包装内备好的酸笋、米粉,约2分钟后,一碗酸辣可口的老友粉便做好了。11月17日,在位于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广西复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生产复记老友粉速食产品。

目前,复记老友粉已建成调味料生产线、包装生产线,主要产品有老友粉、老友风味酱,日最高产能达6万包。

“预包装老友粉每月在电商平台的销售额约为四五十万元。”广西南宁复记老友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宇告诉记者。

从多年前的一家小门店,到如今在两广地区拥有80多家门店;从以往人工制作,到如今工厂化生产;从依靠工人技术决定口味,到如今依靠标准保障品质……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如今已发展出餐饮管理、老友风味食品研发等多家公司。

“我们很早就有工业化生产的想法,但受资金、资质等限制,一直无法实现。”黄宇说,南宁市打造老友粉产业园的规划,为复记老友粉实现发展愿景提供了契机。

根据《促进南宁老友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南宁市对入驻老友粉产业园的品牌给予标准厂房装修补贴、租赁补贴、投资奖励和研发奖励等。

今年,在南宁市市场监管和工信部门的帮助下,复记老友粉不但成功入驻产业园,安装了崭新的生产设备,还获得了700万元的“桂惠贷”。

“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我们布设生产车间,非常贴心。”黄宇介绍,有了政府的扶持和资金的注入,他们加大了研发力度,在生产工艺上取得巨大进展,一套内部标准让工厂生产的复记老友酱料还原度能达到95%以上。

标准厂房建成后,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黄宇的公司很快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预包装老友粉得以上马生产。

秤砣虽小压千斤。近几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

如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对于个体工商户来说极为重要。

“我们在对个体工商户的帮扶措施上进行了细致研究。”刘军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联合14个部门出台了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政策,将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种类型,并在分型基础上,进一步划定“知名、特色、优质、新兴”四类,针对不同类型进行精准帮扶。

记者了解,对于复记老友粉这类“发展型”“知名”类个体工商户,政府部门的帮扶侧重于提升质量,引导增强合规管理水平,强化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截至目前,全区共认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373户。

梧州市长洲区双贯六堡茶店入库为“特色”类个体工商户。店老板李金妃告诉记者,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打造的六堡茶产业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该店拥有了“茶立人”六堡茶品牌,获得了香港优质“正”印认证,所经营的六堡茶产品在香港市场打开了销路。

得益于政策“组合拳”和政府部门的大力帮扶,广西个体工商户市场信心和预期持续恢复,并且有了抢占更大市场的底气。

量身定制政策

夜幕降临,南宁市青秀区建政路南二里,人潮涌动。

一个卖肉夹馍的摊位前早早排起了长队。小摊老板莫女士在家闲了一年多后,毅然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在手机上注册就可以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很方便。”莫女士说,开办餐饮店被列入了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行列,包括户外招牌设置、允许使用燃气等都一次办成,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如今,有着大学学历且头脑灵活的她,已彻底融入这片烟火气中。

肉夹馍生意走上正轨后,莫女士又盘下一家奶茶店。记者询问她每月收入时,她笑而不答,只说:“现在雇了七八名员工,每月工资支出都要三四万元。”

“自从附近的实验电影院改造升级后,人流量更大了。”莫女士说,这条街起码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问题,一个小摊可能就是一家人的生计。

个体工商户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重要的就业创业源头和“蓄水池”,具有显著的便民利民和共富共享效应。

为此,广西通过便利市场准入和退出、加强资金和财税支持、增加经营场所供给、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等17条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给予个体工商户实实在在的帮扶。

“人社部门通过打好‘降、返、补、提’等政策组合拳,全力促进广西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乐永红说。

面广量大的个体工商户是畅通经济循环、促进供需匹配的“尖兵”,叠加国内大市场特有的“大海效应”,正形成扎根本土、富有韧性、浪潮澎湃的增长动能。

浸泡、落料、加热、蒸煮……在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凤珍蓝靛染布坊内,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黎凤珍站在两个大染缸前,重复着染布的动作,房前挂满了晾晒的布料。

从单打独斗到如今带领154名白裤瑶妇女脱贫致富,黎凤珍凭借着精湛的技艺,把坐落在乡村里的小作坊发展为南丹县凤珍蓝靛染布坊、南丹县朵努手工坊、白裤瑶染坊3个就业车间。

黎凤珍的女儿黎秋亿告诉记者,手工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白裤瑶服饰、手工艺品销往区内外。

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在非遗文化知识产权传承保护和标准化制定等方面,对作坊给予了帮扶指导,帮助手工坊快速走上了市场化、规模化发展之路。目前,该作坊年营业收入超200万元。

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广西对个体工商户分别减征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25.97亿元、8.15亿元,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41万人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65亿元,同比增长150%。

在持续政策供给和政府帮扶下,广西300多万“小个体”蓬勃发展,加快成长壮大,为“大经济”活力无限注入更强动能。(记者赵超 见习记者田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