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8月的一个深夜,黑龙江省东宁县,中苏边境的乌苏里江畔突然响起一阵阵"八个呀路"的叫骂声和密集的枪声。数十个身影在漆黑的夜色中奔跑,他们朝着江的方向拼命狂奔,身后是穷追不舍的日本关东军士兵。
为首的那个人名叫赵清彦,是一名1933年就加入红军、参加过万里长征的老革命。1943年时,他已是八路军冀南军区的军械股长兼军械厂厂长。在一次日寇的"清乡扫荡"中,赵清彦不幸被俘,沦为日军在东北的劳工。
赵清彦隐瞒了自己的八路军干部身份,一边干活,一边暗中观察地形,伺机而动。他的计划是逃往苏联,然后取道西伯利亚回到新疆,再返回陕北与部队会合。
逃亡的机会终于来了。这天夜里,赵清彦带领几个志同道合的战友,趁日军稍一疏忽,夺路狂奔。乌苏里江近在咫尺,自由和希望唾手可得。
然而日军很快发现了异常,立刻组织人马追击。子弹呼啸而至,将逃亡者们的生死线拉得岌岌可危。有人中弹倒下,有人带伤跳入江中。
"不能放跑这些支那人,给我射!"日军军官歇斯底里地嘶吼着。
一排机枪对准江面扫射,水花四溅,尖啸不绝。赵清彦咬紧牙关, 奋力游向对岸。他心中默念:只要上岸,就能活着回去,回到八路军战士的队伍中去。
历经九死一生,赵清彦和4名同伴终于爬上了江的另一岸。他们浑身湿透,大口喘着粗气。然而,迎接他们的并非热情的拥抱,而是苏联边防军冰冷的枪口。
"不许动!把手举起来!"红军用俄语呵斥着。
赵清彦急切地比划着,用蹩脚的俄语解释自己的身份:"同志,我们也是红军,是来自中国的战友啊!"
由于语言不通,红军对这些从日军阵营逃出的亚洲面孔充满戒备。加之战事紧张,红军只好要求赵清彦交出证明身份的文件。
"文件都被江水冲走了,同志!我们真的是八路军,是来投奔你们的!"赵清彦急得满头大汗。
苏联人无法分辨这些难民的身份,为防止间谍混入,他们当即以"非法越境"的罪名,将赵清彦等人收监。
赵清彦万万没想到,投奔苏联不仅没能尽快回国,反而落入监牢,被判刑一年半。
虽身陷囹圄,但赵清彦从未放弃希望。他知道,只要活着,总有回到战友身边的一天。哪怕路再漫长,只要向着理想前行,慢慢地也能到达。
绽放战火中的爱情
1945年2月,赵清彦终于走出监狱的大门,重见天日。他没有忘记狱中老农的话,决定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碰碰运气。彼时,日寇虽已败局已定,但东北仍在其魔掌之中。赵清彦无法穿越回国,唯有暂且就近谋生。
与赵清彦一同越狱逃生的还有4名难友。他们结伴而行,互帮互助,一路向西,走走停停。风餐露宿、受尽折磨的流浪生活并没有击垮这些男儿们的意志。他们仍秉持着那个约定——绕道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个俄语意为"红色之城"的地方,是他们流亡路上的一个驿站。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不少同胞。大家都是被战火逼到异国的难民,彼此怜悯,互通有无。
得知赵清彦等人的遭遇后,当地的中国商人们慷慨解囊,赠送粮食、衣物,让他们得以渡过难关。
在同乡们的帮助下,赵清彦重拾昔日的本领,和男友们一起承包了20多公顷的土地开始种菜。他们辛勤劳作、精耕细作,很快就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有一天,一个身材高挑、容貌秀丽的姑娘吸引了赵清彦的注意。她羞怯地站在人群外,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提着蔬菜回家。赵清彦看出了她眼底的向往和无奈。他挑了一包最新鲜的菜,递到姑娘手中:。
姑娘感激地接过菜,报以腼腆的微笑。就这样,两人开始熟络起来。姑娘名叫瓦里,是当地一家纺织厂的女工。每到赵清彦卖菜的时候,她都会来帮忙。
渐渐地,一个汉子和一个洋妞朝夕相处,感情升温,产生了好感。
看着赵清彦诚恳的眼神,小伙子冷哼一声,甩手离去了。而这一幕,恰好被瓦里撞见。她被赵清彦的风度和善良打动了。
"阿廖沙,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的心意不会变。"瓦里握着赵清彦的手,一字一句地说。
就这样,一个彼此懂得、彼此欣赏的有情人,携手走到了一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跨越国界、肤色的爱情,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悄然绽放。这对有志青年,将共同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爱妻慨然随夫还乡
1955年,赵清彦和瓦里结婚已有8个年头。在瓦里的鼓励下,赵清彦重拾中文,开始给家里写信。他寄出了人生第一封家书,内心满怀憧憬,盼望着家人的回音。
家书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又是一年过去,赵清彦再次提笔。这一次,命运之神终于眷顾了这个思乡心切的游子。
那是一个平凡的早晨,邮差照例来到赵清彦家,看到信封上熟悉的中文字,赵清彦的心狂跳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双手微微颤抖。
读着读着,赵清彦再也控制不住泪水,他从信上得知母亲已于几年前去世,年仅17岁的幼弟也在朝鲜战场牺牲。年迈的父亲独自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对远在异乡的赵清彦念兹在兹。
瓦里紧紧抱住丈夫,她从没见过赵清彦如此悲伤、如此脆弱。她能理解他的心情,也理解这封家书的分量。
"阿廖沙,我知道,你该回去了。祖国在召唤你,你的父亲在等你。我也该跟你回去,一起照顾老人,安抚你的心。"瓦里柔声说道,眼中也闪着泪光。
既感动又内疚,赵清彦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他知道,这个女人所付出的,远比常人想象的多得多。
回国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漫漫归乡路
1956年初春,赵清彦终于回到阔别30年的家乡天津。当他和瓦里手拉手走出车站时,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
瓦里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眶也泛起了泪花。虽然听不懂两人的对话,但她能感受到浓浓的父子亲情。她想:从今往后,自己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了。要好好侍奉父亲,让他晚年幸福。
赵清彦擦去泪水,搀起父亲,又将瓦里拉到身边。他郑重其事地说:"爹,来,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您的俄罗斯儿媳妇,瓦莲京娜。这些年,都是她在照顾我,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老人打量着瓦里,目光慈祥而好奇。他抚摸着瓦里的手,感叹道:"我的儿媳妇啊!长得真标致!从今后,你就是我的闺女了。咱们一家人,要好好过日子!"
瓦里虽听不懂,但通过翻译,也领会到了公公的心意。她动情地说:"爸爸,我会像照顾阿廖沙一样照顾您,让您安享晚年。做您的儿媳,是我的荣幸!"
赵清彦和瓦里紧紧相拥。这一刻,跨越万水千山、历经沧桑的小两口,终于找到了心灵的港湾。新的生活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在伟大祖国的怀抱里,他们将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两次返乡探亲
瓦里对故乡的思念从未减弱,尤其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之后,回苏联探亲的希望几乎成了奢望。尽管她已在中国扎下了根,但对于远在苏联的家人,尤其是弟弟妹妹,她的心中始终有一份无法言说的牵挂。那时,她每天都在乡村的小院里照料着丈夫赵青彦,生活平静却充满思念。
1989年中苏关系恢复正常,终于迎来了转机。瓦里赶紧准备行囊,决心回苏联看看家人。亲人们都期盼着瓦里留下,和他们共享天伦之乐。
但瓦里依然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她们的邀请,她淡然地告诉亲人:“我的丈夫身体不好,他仍然需要我的照顾,我必须留在他的身边。”那一刻,瓦里心中明了:尽管苏联的亲人呼唤着她,但她不能抛下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也不能抛下那个已经渐渐老去、需要她陪伴的丈夫。
1991年,苏联解体。瓦里与赵青彦生活在县里的小镇上,日子过得恬淡且温馨。赵青彦曾是老红军,瓦里是外国友人,地方政府对他们夫妻的照顾也特别周到。县里的奶牛厂知道瓦里喜欢喝牛奶,特意每月送上几次新鲜的牛奶,政府每月还发给她117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在当时,这是相当丰厚的数目。
1995年,赵青彦因病离世。即使如此,瓦里依然没能彻底与故乡断开联系。1998年,她决定再次回到苏联探亲。然而,迎接她的却是家族的富贵与新生的经济机遇。
妹妹和侄子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成功地渡过了经济低谷,成为了当地的富豪。尽管亲人们再次邀请她留下,但瓦里的心依然坚定:“我不能离开中国,这里是我的家。”
回到四川后,瓦里开始致力于中俄之间的商业往来,帮助商人们搭建沟通的桥梁,活跃市场。她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两国经济互动的纽带之一。
2019年,瓦里安详地离世,享年96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