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抗战胜利后,一个叫陈掖贤的年轻人,陪着父亲去看新上映的电影《赵一曼》,这时的他还在苦苦寻找母亲的下落,并不知道电影里的故事,就是根据母亲的故事改编的。
看到动人处,父亲对儿子说:“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就是这些英雄们用鲜血趟出来的。你的母亲,估计也牺牲了,可惜没有他的消息。”
几年过去,赵一曼的烈士证书送到这对父子面前。
他们才知道,苦苦寻找多年的妻子和母亲,当初到东北后,为了革命,改名赵一曼,于1936年8月2日牺牲,年仅31岁。
陈达邦和儿子陈掖贤的合照
1
1905年10月25日,四川宜宾县白羊嘴村的李家,迎来了第7个孩子。
这时的赵一曼叫李坤泰,父亲为她取这个名,应该是希望她顺遂一生。
同时李坤泰还有个乳名淑端,大概是还希望她长大后,是一个端庄的女子。
但从小受大姐夫郑佑之(中共早期50名党员之一)进步思想的影响,这个女孩注定不一样。
1923年的冬天,19岁的赵一曼在家乡成立团支部,紧接着又组织成立妇女解放同盟会,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盟会的会员很快就发展到了180个。
在哥哥嫂嫂眼里,妹妹这样是属于大逆不道的。
为了阻止赵一曼参加活动,哥嫂决定把她嫁出去。
不过幸好家里还有人支持自己,1926年,快22岁的赵一曼,在大姐夫郑佑之的帮助下,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学习。
入学后的赵一曼,先后被推选为支部委员和学生会常委,并作为学生代表,带领学生们参加爱国运动。
1926年,赵一曼在带领学生阻止载有洋油的轮船靠岸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暑假过去,赵一曼回到学校。
刚进校门,就看到了学校开除她的通告。
就在赵一曼为不能继续读书失落时,郑佑之再次为她带来了希望。
由他参与创办的川南中山中学,欢迎因参加爱国运动被开除的学生入学,就这样,赵一曼进入中山中学,得以继续上学。
而她的革命道路,也迎来了转折点。
2
同年10月,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收女生,赵一曼得到消息后,立即报名,并于11月份顺利通过考试。
12底,赵一曼和四川被录取的游曦、陈德芸等在重庆集合,登上了去武汉的轮船。
途中,轮船停在涪陵江心一晚上不动,赵一曼她们发现,一大伙鸦片贩子正往船上运送鸦片。
这害人不浅的东西,不能让它上船!
赵一曼和游曦以及男同学罗瑞卿找船长理论,并堵严跳板和船仓口,把烟贩们赶下了船。
在军校,不仅要学习,还得要训练,时间怎样安排,都有严格的规定。
赵一曼身体不好,仍然坚持像男生一样一天三操两练。
她是党员,为人低调谦和,女兵们都很信任她。
在军校期间,赵一曼参加学校宣传队,和同学们一起到处宣传革命,力求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
1927年,军校师生改编为中央独立师,配合叶挺部队南下。
此时赵一曼正因肺病,一听到消息,随即随军出征。
她参加的是宣传队,战斗间隙,宣传队的战友们和赵一曼一起,走家串户,深入穷乡僻壤宣传革命精神。
到仙桃时,赵一曼因过度劳累,再次病倒,不得不和其他伤员一起先行回汉。
3
在武汉身体稍好的情况下,赵一曼联系了组织,希望尽快投入工作。
此时的武汉,对于赵一曼来说,也是险象环生,因为有人在抓带有四川口音的黄埔学员。
1927年8月,赵一曼根据组织的指示,和另外47个共产党员坐上了开往苏联的轮船。
他们10个人编为一组,赵一曼所在组的组长叫陈达邦,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6期学员。
轮船在行驶过程中,很是颠簸,赵一曼晕船,不时呕吐,陈达邦每天为她送饭,关怀备至。
到了苏联,两人一起入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但不同班。
赵一曼没有学习过外语,很多课听不懂,陈达邦又在学习中尽力帮助她。
两人日久生情,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于1928年4月结婚。
婚后不久,赵一曼怀孕。
莫斯科气候严寒,赵一曼本就有肺病,加上怀孕,无法坚持上课了,只得停课在家。
陈达邦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也放弃学习,赵一曼怕耽误他学习,暗中向组织申请回国。
陈达邦知道后,想让赵一曼生下孩子后,两人再带着孩子一起回去。
赵一曼劝说:“我们来这儿,是来学本事的,到时候本事没学到手,又要一起回去,不是辜负了组织对我们的信任?”
于是陈达邦留了下来,赵一曼提前回国。
一直到赵一曼牺牲,二人再没有见过一面。
电影《赵一曼》
4
回国后的赵一曼拖着笨重的身子,独自来到湖北宜昌,租下了一间木板屋安顿下来。
恰逢春节,临近分娩,房东老太太对赵一曼说,她们这个地方有个习俗,不能让外人在家里生孩子,否则会倒八辈子血霉。
赵一曼再三恳求,还是被房东老太太拒绝,她只得离开家,另找住处。
后幸得一对夫妻帮助,赵一曼顺利产子,并为儿子取名“宁儿”,希望他一生平安顺遂。
1929年12月初,赵一曼为躲避国民党的追捕,带着未满周岁的儿子,经过20多天的长途跋涉,来到江西九江,见到了陈达邦的妹妹陈琮英和妹夫任粥时。
之后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赵一曼带着宁儿,留在上海中央机关工作。
这700多个日夜,是母子俩唯一在一起的时光,但对于尚小的宁儿来说,留不下任何记忆,即使他的母亲非常爱他。
一天,赵一曼精心打扮,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和鞋子,带着宁儿照了一张相。
此时赵一曼的心里已经做好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了让日子尽快安定下来,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的环境,她必须去努力。
母子俩注定要分开一段不短的时间,赵一曼带儿子拍这张照片,也许是为了让儿子长大后知道,自己的母亲长什么样,也许是通过相片告诉儿子,自己很爱他。
赵一曼和儿子的合照
拍完照片后不久,赵一曼把宁儿托付给陈琮英和任粥时,根据上级组织的安排,前往东北开展工作。
5
到达东北后,为了安全起见,她才把名字从当时的李一超,改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哈尔滨领导工人运动。
1935年,来到东北已经快4年的赵一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轮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领部队和日军进行战斗。
赵一曼在战场上骑白马,持双枪,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身影。
1935年11月赵一曼在一场枪战中,不幸中弹被捕。
1936年6月28日,赵一曼在警察董晓勋和护士韩尚义的帮助下,深夜出逃。
但追捕的人从司机那儿得到了线索,6月30日清晨,赵一曼不幸再次落入敌人的魔掌。
敌人用尽所有手段,也没让赵一曼开口,最后只能威胁她,不说出他们想要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赵一曼没在怕的,或许几年前的她还会害怕,但现在的她,有什么好怕的呢。
她还记得,几年前还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时候。恽代英问她们:“艰苦比死,何者更难受?”
当时的赵一曼站起来铿锵有力地回答:“死更难受!”
恽代英扫了全场一眼,严肃地说:
“不对。艰苦比死更难受。死只是瞬间的事,而艰苦则是长期的,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如果你们能战胜艰苦,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呢! ”
赵一曼久久回味着他说的话,受益匪浅
在押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问警察要了纸笔,给远在他乡的儿子,写下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写下遗书的这一天,赵一曼牺牲,年仅31岁。
18年过去,在赵一曼家人,中央和地方的努力下,她的真实身份才得以曝光。
原来这位“白马红枪女政委”,来自四川宜宾,原名李坤泰,有一个儿子,叫宁儿,也叫陈掖贤。
1957年,长大成人的宁儿来到东北烈士馆,看到母亲写给自己的遗书,哭得不能自已。
缺席了二十余载的母爱,突然间跨过时光,跨过河山,扎根在了他心里,一生都不会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