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一个北方大汉站在中南海的警卫室门前,面红耳赤地表喊道:“我见毛主席还需要先联系?我叫李德才,来找毛主席要水泥!”
早在1952年,李德才就肩负起保定军分区司令员的重任。这对他来说,既是荣耀,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深知,作为司令员,必须以身作则,为军区的战士们树立榜样。因此,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尽职尽责,将保定军分区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
李德才经常深入基层,与战士们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日复一日的紧张训练中,他敏锐地察觉到战士们缺乏合适的活动场所来放松身心。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修建一个篮球场,让战士们能够在闲暇之余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同时也在运动中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然而,修建篮球场并非易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水泥成为了修建篮球场的最大瓶颈。李德才四处奔走,四处求援,但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水泥来源。
他深知,如果不能解决水泥的问题,修建篮球场的计划将只能停留在纸面之上。
面对困难,李德才并未退缩。他毅然决定前往北京,向毛主席寻求帮助。
在他心中,毛主席是人民的领袖,是国家的核心,他一定会支持这个有利于战士们的项目。然而,当他抵达中南海时,却被告知需要提前联系中央办公厅才能见到毛主席。
李德才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他并未放弃。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幸运的是,他在中南海附近遇到了一位中央首长的儿子。这位小男孩认出了李德才,并主动提出帮助他见到毛主席。
在小男孩的帮助下,李德才终于见到了毛主席。见到毛主席后,李德才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拘谨,反而像个小孩子一样顽皮。
他向毛主席询问是否吃了什么好东西,导致身体发胖。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与李德才聊起了家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李德才向毛主席汇报了保定军分区的情况,并恳请支持修建篮球场的水泥需求。
毛主席听完李德才的汇报后,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当即让周总理过问此事。在周总理的关心下,修建篮球场的水泥需求得到了批准。
李德才激动不已,他深知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保定军分区战士们的关爱和支持。
离开中南海时,李德才还向毛主席索要了一些纪念品。毛主席慷慨地送给他了自己使用多年的钢笔和一条皮带。
这些纪念品不仅代表了毛主席对李德才的认可和鼓励,也见证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回到保定后,李德才立即着手修建篮球场。他亲自监督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篮球场终于建成了。
战士们纷纷来到篮球场进行体育锻炼,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军区。
此外,李德才还将多余的水泥捐出,用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他深知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因此希望能够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一善举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和感谢。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篮球场建成两年后的夏天,李德才因病离世。
他为人民造福却早早离世的事迹让人深感悲痛。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保定军分区的战士们和当地人民,让他们铭记这位英雄的事迹,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