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经常听到一个词,“仁义”。在苏北方言里,这两个字的发音带着乡土的韵味,小时候我并不知道它们的具体写法,只知道村里人夸一个人大方、讲义气时,总会说:“这人真仁义。”
我妈,就是一个非常仁义的人。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四五岁时,县广播里播过我妈的故事,在我们十里八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她是村小的一名语文老师,班里有个姓史的孩子,父母因癌症相继去世,只剩他和哥哥相依为命。妈妈心疼这兄弟俩,经常把他们接到家里吃住,还帮他们买衣服、书本和食物。那时,农村老师工资低得可怜,妈妈还要下地干农活,才能勉强维持家用。即便如此,她仍尽己所能帮助这两个孩子。这件事后来被县里知道了,才有了广播里的表扬。
妈妈教了一辈子小学。刚开始是在农村,我十岁那年,她进修拿到了大学文凭,才调到县城小学,直到退休。
我印象中,小时候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满是来补习的学生。他们有些还吃住在我们家。那时可没有“补课费”一说,妈妈纯粹出于责任心,免费教孩子们。那个时代,读书确实可以改变命运,让孩子好好读书,可能是改变他们家庭的唯一途径。许多孩子因为她的帮助,考上重点中学,后来又走进大学。
妈妈是一个心善的人。八十年代,社会上还有很多乞丐讨饭。看到这些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的人,我们小孩子总是害怕得躲开,妈妈却会拿出馒头或者给他们的碗里盛上饭,并热情送他们离开。
她心大,不计较,人缘好。在我们县城的街上,走几步就有人跟她打招呼。
2009年,妈妈因病去世,时年未满60岁。她的葬礼上,不少当年的学生从外地赶来吊唁,送她最后一程。她的一生不算很长,而且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却被许多人记住和怀念。
妈妈很爱学习。因为时代原因,她看了很多旧书。我家里多的是像杨家将、呼家将、《三侠五义》、《隋唐演义》这类书。八十年代没有别的娱乐,这些旧书也成了童年时我的精神食粮。这些传统故事,让我对侠义精神有了最初的理解。后来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妈很早就学会了用电脑发邮件和写作。她喜欢在网上看新闻,关注时事,关心社会。如果她能活到今天,可能会对当下的一些现象感到迷惑和失望,但我相信,她仍会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做“仁义”的事。
昨天,看到凤凰网一篇文章,讲的是不少地方出现了“对无收入者免单”的餐厅。看完后,我不由想起了妈妈。如果她开餐厅,她肯定也会这样做。因为善良、仁义,是她一生的底色。
妈妈去世15年了,我从未认真写过她,或许是害怕触碰记忆的禁区。今天提起她,除了怀念,也多了一份反思。作为她的儿子,我在很多方面远不如她,但毫无疑问,她的仁义深深影响了我。
进入媒体行业至今,我坚持的理由,很大程度上源于妈妈的这种精神传承。
这些年,转做自媒体之后,压力大、收入低,文章还常被外星人劫持,但一篇抨击时弊、为弱者发声的文章,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它可能不如一碗免费牛肉面那样直接暖人心胃,但却是另一种“仁义”的表达。我想,如果妈妈天上有知,看到这些,应该也会欣慰的。
不再碎碎念这些了。
这些为无收入者免单的餐厅,是从疫情之后多起来的。从一线的北京、上海、广州,到二线的天津、成都、重庆、郑州、杭州,以及四五线线的银川、菏泽、赤壁等,都有这样的餐厅。一个城市出现一两家后,很快会有餐厅效仿加入,其中有连锁餐饮,但更多是个体小店。
还有的店主是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跟着加入的。天津津南区一个叫“聚鑫源”烧烤摊的老板宋浩,去年刷到一家烤鱼店老板的视频,后者站在贴出的免费吃饭海报前对网友说,如果你很困难,可以来找我,说“来一份江湖套餐”,我可以帮助你。宋浩打印了同样的海报,还在原有内容上加了一句话:希望你以后坚定信念,努力生活。
为保护处境艰难者的自尊心,很多店设置了“暗号”——来求助的人,不必讲原因,只要报上暗号,就能获得一份免费餐。
这些暗号,有的叫“1号牛肉面”,有的叫“告诉董事长,来碗肉汤饭”,还有的叫“江湖套餐”。不管暗号叫什么,它们对应的都是一份量大质优的饭菜。
还有的店,连暗号都不需要。有两个店主说他们是被美国“墙上咖啡”故事打动和启发的。两人曾刷到同一个视频,讲的是美国有一家咖啡小店,有人进店会点两杯咖啡但只喝一杯,多的一杯是捐赠的,服务员会把对应的“咖啡一杯”标签贴到墙上,有喝不起咖啡的人进店就可以取下标签,换一杯咖啡。
现在,顾客在他们的店里捐出1元或者任意金额,都可以领到一个爱心贴,贴在墙上。困难者进店后,只需要揭下一个爱心贴,就可以去换一碗面。
有顾客在爱心贴上写下鼓励:
“吃饱饭,不想家。”
“早日度过难关!”
“困难有时,希望有时。”
“会好起来的,加油。”
有的店主会专门培训服务员,比如成都一家叫“正反面”面馆的老板张平就定下四个“不要”:不要盯着求助者看;不要指指点点;不要问人家为什么吃不上饭;说话声音不要太大;“把他当普通客人正常服务就好”,唯一的区别是,要过去问一下“用不用再添点什么”。
很多提供免费餐的小店,也同时给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骑手提供价格优惠的爱心餐和免费水。
这些为无收入者提供免费餐的店主们,多数经济并不宽裕。有的家人生病,有的债务缠身,有的是“房奴”。其中好几位说,自己属于“穷人”和“底层”。
感慨呀。仗义每多屠狗辈,说的就是这些底层的仁义之人。用一句这几年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说,因为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伞。他们受过苦,所以更能体谅苦难中的人。
这两年多是年轻人来吃免费饭,特别是今年,绝大多数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一个小伙子吃了好几顿免费面之后,再不好意思来了,怕煮面的大姐认出他,给他脸色看。后来他告诉店主,自己失业了,交完房租身上就没钱了,连吃饭都成问题,还曾去寺庙要吃的。
另一个二十多岁,两广一带的年轻人,在天津一家面馆狼吞虎咽吃完后,提出干活抵账。
他不愿白吃这碗面。
很多打暑期工失败的在校大学生,也是来吃免费饭的主要群体。有个姑娘拿着家里给的一千多元出来打工,钱花完了,工作也没找到,又不想这么回去,就来吃免费餐。
来吃免费餐的也有落魄的中年人。
一个两天没吃饭的四十多岁男士,不好意思在店里吃,希望打包带走。店里给他装面时,用了最大的塑料圆盒,还加了两个鸡蛋。煮面过程中,男士不停鞠躬,以及说“谢谢”。
你看,店主仁义,来吃的人也感恩。
感谢凤凰网告诉我们有一群这么仁义的店主,有这么一些虽然吃饭都成问题但努力保持体面并心存感激的困难人群。现在国内还有一家依然关注民生、关注底层的媒体,是非常非常难能可贵的。
我喜欢这些故事,它们不宏大,却真实动人,充满温度。 这些细微而感人的片段,描绘的是无数普通人之间的善意与情义。 我们为什么爱中国? 我们所爱的,并不是抽象的国界、概念,而是这些有血有肉、鲜活善良的人。从古到今, 这个国家从不缺有情有义的人。 他们用日复一日的朴素善良,让这个国家的形象具象且生动,让中国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无限牵挂。
我认为,这样的助人接力赛,不能仅仅在底层人群中传递。这样的善意不应该局限于底层,它需要传递得更广更高。那些更有能力、更有资源的人,更应该接过这根接力棒。他们的“能力圈”更大,能够带来的改变也更为深远。
凛冬将至,我们不能任由同胞冻饿而死。富人出钱,穷人出力,一起把这个社会托举起来。
这些天,社会上戾气横生,让人忧虑不安。这样的情绪背后,或许正是因为许多人未能感受到足够的善意与温暖。假如那些迷失的心灵,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收到一碗热汤面、一次温柔的鼓励,也许就不会再被绝望吞噬;那些车也许就不会横冲直撞,那些锋利的刀具或许会被放下,归回它们该待的地方。
所以,这盏灯,不仅仅是为他们而点燃,也是为我们。
的是什么
繁花》,怀念的是90年代的遍地机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