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9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交流—— “十二木卡姆地心之旅”来到静安区文化馆,这标志着沪上行首站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

来自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非遗传承团队带来十二木卡姆的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非遗传承团队带来十二木卡姆的表演

来自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非遗传承团队为广大市民朋友们带来了木卡姆音乐的原始韵律,使人从中感受到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然的敬畏,直击一种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的心灵能量。

新疆十二木卡姆非遗团队沪上行:市民现场一道跳起来,维吾尔大叔说“上海侬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新疆十二木卡姆非遗团队沪上行:市民现场一道跳起来,维吾尔大叔说“上海侬好”

视频节目

据介绍,十二木卡姆,作为维吾尔族的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形式,将歌唱、诗歌、乐器演奏、舞蹈、吟唱和演奏融为一体,可谓是多维度、立体化的“史诗级”艺术巨作。它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无愧于“中华瑰宝”、“丝路明珠”的赞誉担当。

2006年,十二木卡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莎车县作为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当天活动现场,十二木卡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于苏甫·托合提老师带领团队,献上《纳瓦木卡姆》节选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起为观众带来了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导赏演出。他们的弹唱承载着沙漠的粗犷与绿洲的温柔,使得市民足不出沪即可窥见盛开在新疆沙漠戈壁的玫瑰。

市民朋友受邀一道加入现场的舞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朋友受邀一道加入现场的舞蹈

演出临近尾声时,在场的观众们也被深深感染,几位市民朋友受邀一道加入现场的舞蹈之中,闹猛(沪语:热闹)的气氛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而在经过短暂的上海话学习之后,苏甫·托合提老师和他的老伙伴们已经能用简短有力的“上海侬好”向市民致敬。

非遗传承团队用“上海侬好”向市民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传承团队用“上海侬好”向市民致敬

在演出结束之后,主持人向记者介绍了四种乐器,它们分别是都塔尔、萨塔尔、弹拔尔和热瓦普。其中,都塔尔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弹弦乐器,是两条弦的乐器,而萨塔尔是弓拉弦鸣乐器,外形与弹拔尔相似,音色明亮,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演唱十二木卡姆伴奏。

据悉,接下来的一周里,“十二木卡姆地心之旅”还将在虹口、静安等区继续为大家献上精彩的呈现,文艺爱好者们可以有更多机会一饱耳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木卡姆使用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