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走进尾声,演出市场在年末的辞旧迎新之际,如约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收关季。过去一年,演出剧目供给量稳步增长,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回升。演出人用自己的匠心,潜心耕耘着舞台上的一方天地。北京商报记者走进剧场、走近演出人,听他们讲述2024年的收获与成长。

2024年对于保利剧院而言是创新与突破的一年。这一年,保利剧院不仅推出"娱伯牙戏剧评价体系",以期通过相对客观、多维度的评价推动戏剧市场的良性发展,还不断提升剧目整体质量,以完全市场化的形式实现将中国戏剧产品推向国际舞台。同时,保利剧院也逐步培育线上云剧院品牌,积极筹备智慧剧院项目,不断增强自身数字化服务水平。面对行业剧变、消费市场的迭代升级,在保利剧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姚睿看来,戏剧市场进行供给侧改革,不应盲目地迎合市场、追求规模效应,而是要注重提升戏剧的质量,吸引更多人将戏剧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剧评价需要相对客观、多角度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监测和调研测算,2024年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7.33万场,同比增长16.27%;票房收入208.1亿元,同比增长41.1%;观众人数5736.65万人次,同比增长17.51%。

宏观市场的回暖也刺激着戏剧市场头部企业择时做出一些创新性调整。

据悉,作为保利文化集团旗下演艺与剧院管理板块的核心企业,保利剧院坚持以推动演出行业的良性发展为己任,全力打造了深度剧目内容品牌"娱伯牙"。

对于将深度剧目内容品牌命名为"娱伯牙"的原因,姚睿谈道:"好的戏剧、好的音乐需要知音来欣赏。我们希望大家走进剧场看戏,既需要对艺术怀有像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这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感,更要保持愉快、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这些艺术。因此,我们用谐音的方式,将内容品牌命名为‘娱’伯牙"。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娱伯牙"深度剧目内容品牌涵盖了"娱伯牙戏剧评价体系"、"娱伯牙观剧"、"娱伯牙盛典"三部分内容。其中"娱伯牙戏剧评价体系"作为保利剧院10月17日上线试运营的互联网剧目评价体系,依托保利票务平台,能够通过相对客观、多角度的评价反映戏剧的质量。

"现有的评价平台太市场化、商业化了,普通观众通常只是站在个人的喜好上去对戏剧做出评价。但是,戏剧不能因为某个人、某个群体认为好,就代表是好的。完全的迎合,不利于戏剧市场良性的发展。"姚睿表示,为保证能够更加真实、多维度的去反映一部剧的情况,娱伯牙戏剧评价体系坚持采用五个不同维度的评论者—行业中专业的专家、学者;剧场经理、艺术总监、营销经理等专业观众;通过大数据筛选,每年观看戏剧超过6次的演出爱好者;媒体的专业记者,以及其他所有完成购票观演的观众。

"说白了就是做戏的人、看戏的人、喜欢戏的人、关注戏剧发展的人等不同的群体都可以在这里评戏。"姚睿总结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商报记者还了解到,除了上述维度外,娱伯牙剧目评价体系还会根据不同戏剧演出的场次数量及上座率对其评分进行加权,以期让优秀的戏剧能得到更多演出的机会。此外,在娱伯牙戏剧评价体系下一阶段的升级中,保利还会把单场票房收入与总票房收入也加入其中。"这些也是我们基于对这个行业认识的基础,设置的有利于推动演出行业发展的指标。"姚睿谈道。

引领市场比迎合市场更重要

当谈到构建"娱伯牙"深度剧目内容品牌更深层次的意义时,姚睿指出:"良性的创作是要追求利润,但不是以完全的趋利为目的。我们搞文化,既得要迎合市场,更重要的还是要引领市场。"

姚睿认为,戏剧之所以能有魅力,就是因为演员通过演绎让观众共情故事中的情感。如果戏剧不能使观众产生共情,就无法真正地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就会导致戏剧市场无法实现良性发展。

推动戏剧行业的创作的发展,根据真正的市场端的反应去推动戏剧的创作,让大众对戏剧的审美评价与专家对戏剧审美评价的趋同,便是保利剧院构建"娱伯牙"第二个层次目的。"为此,保利在‘娱伯牙’中设立了‘娱伯牙观剧’这个栏目,定期组织专家、专业观众、主创团队、主演团队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我们希望大家在这种不断的‘碰撞’中实现对戏剧的认识趋同。"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保利剧院构建"娱伯牙"还有第三个更重要的层次——树立中国自己在戏剧行业,在演艺行业的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文明的延续,戏剧是一个重要的载体。现在,我们都在盲目地追求西方的评奖体系、认同以西方的审美体系所设立的奖项。"姚睿谈道:"我希望做一个能把线上线下打通的戏剧盛典,逐渐树立中国自己在戏剧行业、演艺行业中的话语权,遵循中国的审美标准、中国的文化脉络来搭建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文化安全、文化自信的体现。"

竞争的核心是提升质量

回顾今年,保利剧院在提升剧目整体质量、扩宽剧目演出国内外市场、增强数字化服务水平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收获。

具体来看,今年,保利剧院不仅上演了包括《战争与和平》、斯坦尼《天鹅湖》、《黑神话:悟空》交响音乐会等系列高质量演出作品,还以完全市场化的形式实现将中国戏剧产品推向国际舞台。同时,保利剧院也与国外联合投资、联合制作了第一部国际巡演大戏《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

在数字化方面,在推出"娱伯牙"之外,保利剧院也在逐步培育线上云剧院品牌。同时,保利剧院针对B端市场打造的智慧剧院项目目前也正在筹备当中。

"不过,目前演出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姚睿指出,一方面,戏剧的市场容量需要逐渐培育,现阶段市场的容量仍然不够充足。另一方面,伴随国外市场逐渐开放,加之国内各地都将文化作为产业调整的重要方向,当前演出的市场供给量正在不断加大。然而,市场供给量的增加与演出质量的提升并未成正比。反而导致了成本的不断增长,市场收入的降低。

"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获利的空间其实越来越小。"姚睿直言。"市场本来是希望拉动消费的,结果市场却疲软了,就造成了当前市场无法良性发展的现象。所以,实际上戏剧市场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戏剧生产的量要跟演艺市场的发展的速度匹配。"姚睿指出,只有让戏剧的发展回归到正常,才能让戏剧今后回归到生活,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当谈及2025年演出市场的关键词,姚睿表示,重点在于提升演出市场整体的"质量"。

"在当前受众群体的发展速度不够快的情况下,无限制地提供更大的供给,是对整个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姚睿进一步指出,提高质量主要在于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提高剧目的质量,把更多更好的剧投放到市场;另一方面是要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给观众创造更好的观影体验;还有一方面就是要提高剧目的宣发质量,因为剧目的宣发直接关系到戏剧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总而言之,我认为不能盲目的追求规模效应,而是要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提升质量,从而确保市场的良性发展。"姚睿谈道。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王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