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这座曾经被誉为多元文化与繁荣象征的城市,如今却戴上了一个沉重的“王冠”——全国儿童贫困之都!听到这个称呼,难免让人感慨万千:城市天际线的璀璨灯光,似乎再也掩盖不住士嘉堡等区域孩子们的无奈和辛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个数据,多伦多有25.3%的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什么概念?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在为下一顿饭发愁。士嘉堡的情况尤为严峻,像Scarborough-Guildwood这样的选区,儿童贫困率居然高达34.1%,接近三分之一。你说这不是“贫困集中营”,还能叫什么?

有人可能会想,2015年到2019年不是通过加拿大儿童福利金(CCB)搞了一波猛操作,贫困率降了不少嘛?确实,那几年多伦多儿童贫困率从29.1%降到22.7%,一度让人以为好日子就快来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疫情后补助一撤,政策一转,贫困的雪球越滚越大,硬生生回到了2019年甚至更差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点是,这事绝不仅仅是疫情的锅。疫情确实让社会分配的不平等像放大镜一样暴露了出来,但问题的根源其实是政策的短视和执行力的缺失。《2000行动》提到的边缘化群体问题就是典型例子——系统性的边缘化让这些孩子和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死循环”。

更让人气愤的是,多伦多这座城市的贫困地图,几乎清晰到可以直接标注:市中心、内郊区、西北角,还有士嘉堡!这绝不是随机分布,而是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不均的铁证。比如士嘉堡这样的区域,缺医疗、少资源、就业机会又不多,孩子们的命运仿佛从出生那刻起就被“钉死”在贫困线上。

说到这里,其实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政府到底在干什么?联邦贫困减少战略,听起来头头是道,结果实际操作下来,目标不仅没达成,反而让问题更加突出。疫情期间加点福利金,就能显著降低贫困率;疫情一过,福利一撤,贫困率立马反弹,甚至反噬。这样的政策,是治标不治本的最好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无语的是,数据背后的真实故事往往更让人心酸。想象一下,一个士嘉堡的小学生,家里没网络,功课没法完成;父母一天三份工作还填不饱肚子;冬天来了,连一件厚外套都成了奢侈品。这些孩子,凭什么要承受政策失误的代价?

当然,抱怨归抱怨,问题还得解决。《2000行动》的报告提了个关键点:政策要真正触及边缘化群体的痛点。这就需要政府在资源分配、社区支持、教育机会等方面动真格的,而不是靠一两波“救急式”的补助聊以充数。比如,为什么不针对贫困集中的地区提供长期的住房补贴?为什么不在低收入家庭中推行更广泛的免费学前教育?这些措施虽然不见得能立竿见影,但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那么写到这里我想问:面对这些令人心酸的数字和故事,我们能接受“儿童贫困之都”这个称呼成为多伦多的代名词吗?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快来分享你的看法!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留言和我聊聊吧。